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若能保住此地,那天下還有曹操的事嗎?

劉備若能保住此地,那天下還有曹操的事嗎?

中國自秦朝開始,走出封建割據,成為真正的統一國家,在其後的歷史進展中,雖然出現多次分裂的政治局面,但統一是主要方面,分裂只是短期的;即使在分裂時,割據的政權也要并吞其他勢力,極力企圖統一全國:這是中國歷史的特點。


漢末「三國鼎立」的政治形勢就是如此,無論曹魏、孫吳、劉蜀,各自都有統一「天下」的志願和「宏偉」的戰略。


漢末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是在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以後形成的,赤壁之戰的焦點是爭奪荊州,荊州是關係到能否統一中國的戰略要地,在此發生過著名的「赤壁之戰」。

這場戰局雖以曹操失敗,其主力退回北方而告終,劉備得意地據有荊州江南四郡,孫權則所得無幾。


然而整個荊州的歸屬問題,乃孫權與劉備相互關係發展前景的關鍵,孫、劉兩大集團為荊州展開了長期的鬥爭。


劉備要佔有荊州,是諸葛亮在其著名的《隆中對》里作為十分重要的戰略方針提出的,也是在他的輔助下取得的。


13年後即建安二十四年(219),又因諸葛亮的錯誤而失和於孫吳,丟失了荊州,並導致關羽被殺,劉備的帝業終成泡影。

可說是「成也諸葛,敗也諸葛」,為後世所嘆息。成敗之源在於對荊州戰略價值的認識。



劉備若能保住此地,那天下還有曹操的事嗎?



(圖)赤壁之戰形勢圖


荊州位於中國中部,長江中游,主要包括今兩湖地區及河南南部,是中國的核心地帶,據漢沔而北通趙燕,南盡閩粵,沿長江東下吳越,西上巴蜀,「有江、漢山川之險」,乃四戰之地。

先秦時代位於荊山的楚國人,以「篳路藍縷以處草莽」「以啟山林」的精神大力開拓發展。


正如三國時周瑜所說的那樣:「昔楚國初封於荊山之側,不滿百里之地,繼嗣賢能,廣土開境,立基於郢,遂據荊揚,至於南海,傳業延祚,九百餘年。」


楚國的首都雖有多次沿長江流域遷移,而大部分時間還是在荊州,也就是位於現在荊州城郊的紀南城,楚謂郢都。


荊州地域廣闊,東漢時分為七郡,長江南四郡,即長沙、武陵、桂陽、零陵;江北三郡,即江夏、南郡、南陽。


在漢代以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重心在北方。

在近代工業興起之前的農本時代,人口增長能標誌社會經濟的發達狀況。


西漢王朝的行政區劃,全國包括司隸(京畿)在內共14州,從戶口數量來看,梁方仲教授據《漢書》和《後漢書》統計,最大的州郡,人戶在100萬以上、人口在500萬以上者,都是位於中國北部的五州郡,即司隸、豫州、冀州、兗州、徐州。


其後,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東漢晚期,上列北方5州,除豫州(今河南省地區)外,其餘4州人戶大為減少,而南方的荊州、揚州、益州則戶口大增。漢順帝永和五年(140),荊州從西漢668597戶升至1399394戶,從3597258口升至6265952口,較西漢戶口幾增一倍,僅次於益州。


劉備若能保住此地,那天下還有曹操的事嗎?



(圖)東漢末年


漢末黃巾軍起義之後,接著地方割據軍閥相互兼并廝殺,北方社會動蕩不安,而此時南方相對而言比較安寧。


北方士民紛紛南逃避難,其中眾多來到荊州,不少有識之士聚集於襄陽。


曹魏的衛覬書與荀彧說:「關中(陝西地區)膏腴之地,頃遭荒亂,人民流入荊州者,十萬餘家。」於是荊州地區的經濟文化更加發達起來。


東漢末漢獻帝初平元年(190),荊州刺史王叡為長沙太守孫堅所殺。漢獻帝以劉表為荊州刺史,後又加為鎮南將軍,封成武侯。


劉表山陽高平(今山東西南)人,當時政壇對他的評價不高,曹操說他「自以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觀世事」。東吳的甘寧則認為劉表是個沒有遠慮的人。這些評論都不確切。


的確,劉表沒有像曹操、孫權、劉備等一班政治野心家那樣,有并吞全中國之心,而是固守疆土,保境安民,致力於本州內的建設發展,使百姓安居樂業。在此社會動蕩不安的時期,以這樣的方針來治理社會,應該是無可非議的。


劉表就任之初,荊州境內也不寧靜,「時寇賊縱橫,道路梗塞」。劉表任用蒯良、蒯越、蔡瑁等謀士,聽取他們的治政之道。


蒯越說:「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兵不在多,在先得人也。」


「君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君盛德,必襁負而至矣。」


劉表採納這樣的意見,行仁義之道,獲得成功,並把治所(首府)由江南武陵郡的漢壽(今屬湖南)遷到江北南陽郡的襄陽。


建安三年(198),「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三郡畔表,表遣兵攻圍,破羨,平之」。


劉表在荊州為時18年(190—208),政績卓著。史載他「開土遂廣,南接五嶺,北據漢川,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



劉備若能保住此地,那天下還有曹操的事嗎?



(圖)赤壁之戰


初,荊州人情好擾,加四方駭震,寇賊相扇,處處麋沸。表招誘有方,威懷兼恰,其姦猾宿賊更為效用,萬里肅清,大小咸悅而服之。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表安慰賑贍,皆得資全。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母闓、宋忠等撰立《五經章句》,謂之後定。愛民養士,從容自保」。


禰衡是當時的一介名士,不為曹操所重視,橫遭侮辱。


禰衡至荊州,「劉表及荊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賓禮之,文章言議,非衡不定。表嘗與諸文人共草章奏,並極其才思。時衡出,還見之,開省未周,因毀以抵(擲)地。表憮然為駭。衡乃從求筆札,須臾立成,辭義可觀。表大悅,益重之」。


劉表不是貪財之輩,「在荊州幾二十年,家無餘積」。


東漢自靈帝「中平(漢靈帝年號,184—188)以來,荊州獨全,及劉表為牧,民又豐樂」,在劉表的治理下,疆域擴大,吏民安居樂業,人才聚集,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當時就有人(辛毗)說:「荊州豐樂,國未有釁。」南宋葉適讚歎道:「漢之末年,荊、楚甚盛,不惟民戶繁實,地著充滿,而才智勇力之士森然出於其中。」


總之,在當時荊州無疑是全國最好的地方,自然為一些政治風雲人物覬覦垂涎,從而成為軍事上必爭的戰略要地,更是曹操、孫權、劉備三大軍事集團爭奪的焦點。


摘自《逆鱗集續編——歷史科學的使命》薛國中(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合作授權首發稿件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里的一對「小人物」,卻玩轉佛道神三界
扶蘇不反抗選擇聽詔自殺,真相是由這個原因所致
漢族是怎麼來的?未形成漢族前是一個怎樣的狀態?
古代戰爭是這樣子打的,電視劇里的打法純誤導扯蛋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劉備認為自己能夠幹掉曹操和孫權,一統天下,為何有如此底氣呢?
為什麼孫權在劉備與曹操都死了之後,還是只能偏安一隅?
曹操劉備孫權到底強在哪?為什麼他們能三分天下?這是關鍵!
曹操的實力遠勝於劉備和孫權,卻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
劉備,孫權和曹操如果讓你來選,你會跟誰一起打天下
「說曹操,曹操就到」,為什麼不說劉備?史上是這麼來的!
為什麼劉邦可以得天下,而劉備卻不能?
他耗死了曹操、劉備,為什麼沒能統一天下?
諸葛亮既然決定出山,為何不選擇最有前途的曹操,反而是死心塌地跟劉備?
劉備要是能有當時袁紹的實力,他能擊敗曹操,一統天下嗎?
劉禪呆傻無能,這件事卻蓋過曹操孫權,連他爹劉備都不如他
曹操和劉備做過這些「損陰德」的事,所以他們都是短命王朝
此人威震天下,若是他還活著,曹操劉備都會害怕
如果劉備,曹操,孫權坐在一起鬥地主,劉備還會聯吳抗曹嗎?
曹操對劉備那麼好,劉備為什麼還要背叛呢?
曹操為什麼不殺寄他籬下的劉備?
劉備為何敗給曹操,原因到底在哪裡?
卧龍鳳雛都被劉備所用,為何仍然不能一統天下?
此人有勇有謀,倘若還活著,劉備曹操都畏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