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藝術航海:在高速流動的狀態中尋找新商業

藝術航海:在高速流動的狀態中尋找新商業


藝術航海:在高速流動的狀態中尋找新商業



「微信的朋友圈是種隱喻,你在高速的流失中生活,這個流沒有記憶,而且這會成為生活中主要的組成部分。去年剛剛去世的著名社會學家Zygmunt Bauman在講流動性的社會中,人會面對一種永久性的焦慮,這無法克服,而是要接受這種焦慮。美、音樂、藝術,則會變成高度流動性的緩解劑、鎮靜劑。」 單向空間創始人、著名作家許知遠在談到當前的高速流動性社會時,做了如上表述。

2016年8月,ThinkPad與今日美術館聯合發起了「須有作為」藝術航海項目。該項目最早由博伊斯於上世紀70年代發起,邀請藝術家在海上航行。自2013年起,由策展人、倫敦藝術學院副院長Chris Wainwright重啟藝術航海。去年8月的藝術航海,在ThinkPad和哲思藝術家鄒操帶領下,參與嘉賓通過獨立思考以及創作,完成了從企業家或藝術愛好者向藝術家的過渡。


可以說,「藝術航海」既是一場中國企業家的文藝復興,也是中國商界藉由藝術家思維重新審視如何在高流動常態下找到新商業的過程。


第四代「藝術航海」


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在2017年2月12日的分享上介紹,「藝術航海」是由上個世紀歐洲最重要的藝術家博伊斯發起,他曾盛邀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重要藝術家,乘船沿著英格蘭、蘇格蘭以及北極三島開始旅行,從而發現藝術不僅僅是局限在自己的工作室中,更多的應該到社會實踐中去。到如今,這個項目已經經歷了四代人的更迭。

到了近兩年,「藝術航海」項目的發起人Chris Wainwright盛情邀情了中國的藝術家們參與其中。2016年3月,今日美術館與ThinkPad達成了共識,盛邀著名的企業家以及藝術家參與其中並完成了第四次遠洋航行,希望他們成為這個時代的思考者與引領者。此次少數派沙龍是ThinkPad 25周年的一次全新創新,發起方還有今日美術館、《周末畫報》、單向空間。


藝術家鄒操說,博伊斯當年提出最重要的兩個概念:一是社會要素,一是「人人都是藝術家,」即擴大藝術圈。因此,2016年的「藝術航海」不再選擇藝術家,而是選擇圈外人,通過進入項目去了解哲學和藝術。


本質上來說,請圈外人參加「藝術航海」,相當於是社會雕塑。傳統雕塑針對實體材料,社會雕塑強調對人的思想和社會集體進行改造,即當代藝術進入了社會環境中產生的「社會雕塑」行為。人人都是藝術家,就是通過社會雕塑對社會集體進行改造,因此要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成為藝術家。


當然,這樣做有非常大的難度,包括如何召集人、召集來了如何上課等。如果找企業精英的話,他們往往很有主見,可能聽一堂課後就不聽了,而且蘇格蘭航海的前兩天肯定暈船,之後又怎麼上課等等。圈外人參加「藝術航海」,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通過藝術對思想啟蒙

「我初次把參與者召集起來,給大家講這個事,講完之後當時記得有個人說跟你航次海就能成為藝術家了?這是當時很大的疑問。我說你跟我來,先在今日美術館上了六次課。然後從第一次課開始他再也沒有缺過課,一直跟我們不離不棄地走。今天參加這個活動所有的人,只要上了第一次課就沒有離開過,我們一直堅持。」 鄒操回憶說。


參與者之一為華泰保險董事長王梓木,他一向熱愛藝術,力求通過藝術的觀念和形式,思考華泰保險集團20年的經歷和重生的價值取向。經過這次藝術航海,他創作了自己的繪畫處女座「華泰藍」,表達了自己和「華泰保險」沉澱過去、開創未來的寓意,並結合藝術航海的感悟創作了「我愛華泰藍」詩篇。


「我這次參加了『藝術航海』,給自己提出了一個很大的疑問,我到底能不能成為藝術家?」王梓木在前不久參加亞布力企業家年會的時候,創作了一幅作品《亞布力之夜》。每次亞布力年會,企業家都會有捐贈和拍賣,把錢款作為課題研究費用。結果王梓木的畫,以66萬元被一個鋼鐵大王也是當代藝術收藏家拍下。


「這次我參加『藝術航海』,對我來是一次真正的藝術啟蒙,更確切來說是一次思想啟蒙。這次我通過『藝術航海』才知道什麼是啟蒙,啟蒙就是尊重你自己內心的感受和表達,不趨同於任何權威,包括組織權威。這種啟蒙在學習藝術當中,才真正的建立起來。」 王梓木回憶當時的情況,當他拿起筆問老師畫什麼、怎麼畫時,老師說跟從你的內心,喜歡什麼顏色就用什麼顏色、想怎麼表達就怎麼表達,結果王梓木在兩天內畫了15幅作品。


「藝術今天應該作為一種手段,通過藝術的方式來反思自我、關注社會」,鄒操說。「今天如果說藝術和商業到底有什麼關係,我覺得是好的藝術應該能引導好的商業。」

聯想集團中國區市場戰略與運營總監兼Think業務市場推廣總監劉奚源表示:六百多年前因少數派開始的文藝復興將人從神學中解放出來,成為現實生活的創造者;二百多年前的工業革命在少數派的推動下機器取代人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所謂「少數派」,就是指擁有獨立的高質量思考,同時不斷自覺、不斷自醒、堅持創新,而不是迎合式創新。「藝術航海」恰好就是用藝術家式覺醒,引發商業的獨立思考與堅持創新。


對商業的獨立思考精神


2017年是ThinkPad二十五周年,劉奚源說這25年來大家更多感受到的是產品,但同時也希望把ThinkPad的品牌理念融入到社會中去。其實無論是在科技、藝術還是商業,很多領域或事物都存在共性的。共性就是都需要獨立思考,需要「高質量」的獨立思考,在自我的獨立思考中堅持創新。


青山周平是著名的建築師,1980年出生於日本廣島,2003年以「最佳畢業設計獎」畢業於大阪大學,並獲第十屆UNION造型設計大賽獎二等獎。青山周平自從2005年畢業後就直接來北京工作,在北京的日本的建築師不多,這樣的環境和立場給了青山周平對現代中國不一種的看法和視角。

通過自己的中國長達11年的實踐,青山周平發現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可以實現比較奇怪想法的地方。而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多,很多人有各種想法。在日本,如果有一個很奇怪的想法,可能只5有-10個人認同,因此沒有辦法實現。但如果是在中國,可能認可這個想法會有超過100個人,可以實現的概率就非常高。


青山周平分享了一隻貓的未來感。他養了一隻貓,觀察貓的生活會給青山周平很多未來感。因為貓的生活不像人類那樣,貓沒有卧室、餐廳、廚房、健身房,對貓來說就是一個房間,既卧室、客廳,也是吃飯、睡覺、運動的地方。這種感覺給青山周平很多反思,比如說現在大城市裡年輕人只能買50-60平米房子的時候,就跟貓的視角非常類似。「所以我覺得未來就在我們的身邊,關鍵是怎麼樣發現它。」


許知遠則表示,現在是信息垃圾的時代,帶來了某種秩序失衡。而且現在是傳統、現在和未來完全混合在一起的狀態,時空高度錯亂。「這一刻我在接受巴赫,那一刻就是hiphop,它會同時發生。」因此,人類受不了這種焦慮的話,一定會尋找一種狀況,讓過去的傳統和未來並存在生活中,這樣就會從形成的穩定秩序中,獲得暫時的鎮定。


針對藝術航海對商業的啟示,許知遠認為過去的藝術是傳播高度抽象化、高度概念化,而且整個人類的生活已經變得高度抽象化了。現在人們身上所有的技能就是一個點,去吃個飯點一下手機外賣就來了。因此所有日常的經驗、肢體行為都已經消失很多了,如果能夠使這個經驗重新具體化,可能變成一個非常大的潮流,因為人不可能在經驗中生活,而要讓感覺、觸覺、聽覺非常細微、要具體化。


「面對客戶群,不管是企業還是個體,都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都要有自己獨立的觀點,都要對這個社會產生正向的影響,這才是我們應該創造的品牌內涵。」劉奚源總結說。(文/寧川,公眾號:雲科技時代)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T雲科技時代 的精彩文章:

TAG:CT雲科技時代 |

您可能感興趣

流動在巴黎的藝術盛宴
論區塊鏈商業思維:零邊際成本流動性和開放生態時代
美到爆炸的美甲新潮流:指尖上會流動的璀璨水晶盒
中國「海上流動大學」:三艘船就培養了所有的海軍戰士
美術館也玩「快閃」?互聯網時代的流動藝術空間
科學探秘:地下三千公里快速流動的鐵水河
京杭大運河:財富流動和文化沉澱
疊水景觀 · 流動的藝術
疊水景觀 · 流動的藝術
流動的水 · 躍動的旋律
流淌的陶瓷,流動的刺繡
雅昌流動美術館亮相深圳文博會分會場 感知藝術美、培植藝術心、構築藝術夢
中國風水學:流動的水象徵健康和財富,那趕快買個台式噴泉回家吧
印度經濟(一):「奇葩」的流動性危機
新疆「流動博物館」越來越接地氣
北京流動人口健康教育進「矽谷」
中國流動科技館第二輪全國巡展在孝義市啟動
德國卓越科技的秘密:資金流動+集群炸彈
衛星發現,地球上有流動的「鐵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