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

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

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


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


虛雲長老


得守空王法 勿為魔事侵


戒香薰寶座 梵網結珠林

持戒對修行很重要


學佛不論修何法門等,總以持戒為本。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


修學者必須依佛戒,戒為無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則不論參禪、念佛、講經,無一不是佛法;若離佛戒,縱參禪、念佛、講經,亦與佛法相違,入於外道。


用功辦道首要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發慧。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


《楞嚴經》四種清凈明誨,告訴我們:「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亦落邪魔外道。」 可知道持戒的重要。

持戒的人,龍天擁護,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賊,掃其足跡。從前在罽賓國近著僧伽藍的地,有條毒龍時常出來為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羅漢聚在一起,用禪定力去驅逐他,總沒法把他趕跑。後來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禪定,僅對那毒龍說了一句話:「 賢善遠此處去。 」 那毒龍便遠跑了。眾羅漢問那僧人什麼神通把毒龍趕跑?他說: 「 我不以禪定力,直以謹慎於戒,守護輕戒,猶如重禁。 」


我們想想,五百位羅漢的禪定力,也不及一位嚴守禁戒的僧人。或云:六祖說:「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


我請問你的心已平直沒有?有個月里嫦娥赤身露體抱著你,你能不動心嗎?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嗎?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統做得到,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


持戒的用心處


佛雖說種種法門,無論大小乘戒,皆以三歸五戒為根本。務使受持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依之立身齊家治國,則人道主義盡。且苦因既息,苦果自滅,解脫三塗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則學佛主義亦盡。故三歸五戒,是導世之良津,拔苦與樂之妙法。


欲脫生死黏,去煩惱縛,非五戒不為功。故云:「 五戒不持,人天路絕。 」 夫 「 戒 」 者,生善滅惡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聖之工具。以從戒生定,從定發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覺。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曰:「 戒為無上菩提本 」 也。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攝心。妄心若攝,分別不起,愛憎自無。種種惡業,何由而生?故《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從定發慧。」 當知 「 攝心 」 二字具足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貪嗔痴,則諸惡不起,自能眾善奉行。故 「 攝心 」 二字,豈獨挽救人心,維持世道;果能攝心一處,無事不辦,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現在的佛法比較盛行的,是凈土與禪宗。但一般僧眾,都忽略了戒律,這是不合理的。因為佛法的根本要義,乃是「戒、定、慧 」 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這是我們每個學佛的人,應特別注意的。

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



持戒從十善開始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總要步步立穩腳根,遠離妄想執著,便是無上菩提。


古德所謂:「 平常心是道。 」 只如孔子之道,不外 「 中庸 」 。約理邊說:不偏是謂中,不易之謂庸。約事邊說:中者中道,凡事無過無不及。庸者,庸常,遠離怪力亂神,循分做人,別無奇特。


佛法也是一樣,吾人須是從平實處見得親切,從平實處行得親切,才有少分相應,才不至徒託空言。平實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貪、戒嗔、戒痴、戒殺、戒盜、戒淫、戒綺語、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談,可是果能真實踐履,卻是成佛作祖的礎石。亦為世界太平建立人間凈土之機樞。


六祖說:「 心平何勞持戒。 」 是為最上根人說。上根利智一聞道法,行解相應,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善相且無,何有於惡。若是中下根下,常被境風所轉。

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



「心平 」 二字,談何容易?


境風有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名為八風。行人遇著利風,便生貪著;遇著衰風,便生愁懊;遇著毀風,便生嗔恚;遇著譽風,便生歡喜;遇著稱風,居之不疑;遇著譏風,因羞成怒;遇著苦風,喪其所守;遇著樂風,流連忘返。如是八風飄鼓,心逐境遷,生死到來,如何抵敵。


曷若恆時步步為營,從事相體認:舉心動念,當修十善。事相雖末,攝末歸本,疾得菩提。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台彌陀寺 的精彩文章:

大德開示 十念記數念佛
覺悟人生 一碗面的故事
佛法從恭敬中求,以敬信之心聽法
世界第一座素食城市—印度帕利塔納
沒到臨命終時,就一心念佛求往生。是否犯了殺戒?

TAG:東台彌陀寺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生,縱有煩惱無數,不如一笑
縱有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人生感悟:人生,縱有太多不如意,又豈是人情可左右(說得真好)
母乳縱有千般好,但該放棄的時候也不要猶豫!
縱有一身武功,還是不被天下人待見,怎麼辦?
生活縱有千般不易,這些星座甘之如飴
清朝縱有千般不是,這一點卻做得比明朝好太多
縱有三千煩惱,不如拈花一笑
多情自古傷離別,念去去,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他縱有千個優點,但他不愛你
為崽而戰丨縱有千言 就是一拳
「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說法,原來與兩個皇帝有關
縱有萬般煩惱,皆為修一顆心
縱有萬種千姿,不及心靈的發現之美
健身,你縱有千百個理由放棄,也有一個理由堅持下去!
縱有天大的本事,自己也擔不起自己
美文 | 縱有三千煩惱,不如拈花一笑
縱有千言萬語,卻無力訴說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