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會感染sk5病毒?假的啦!
(專家:紀光偉,武鋼二醫院外科主任醫師、普外科主任,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外科學兼職教授,湖北省體育科學學會健康科普宣講專家,科普中國微平台原創首發)
圖片來自網路
近日,在網路上、朋友圈甚至是市場上,都盛傳著這麼一條不能吃魚的消息:三名男女生感染sk5病毒死亡,暫時別吃魚、涼皮、冷麵類、酸菜,特別是草魚、酸菜魚、水煮魚。暴雨水污染嚴重,少買魚吃。這是真的嗎?到底是真相還是謠言?
圖片來自網路
早在去年就有人在網上爆料,全國多地因為吃魚感染SB250病毒死亡的消息,或許是SB250病毒這個名字太低級了,這次再興起的謠言索性把病毒的名字改為了SK5,其他的內容基本一樣,同樣也是全國多地的醫院紛紛中招。
其實,多地的有關部門多次出面闢謠,甚至刑拘了造謠者,但為什麼這些消息還在傳播呢?
這是造謠者利用了人們關注健康,對目前食品安全擔憂的心態,達到了造謠的目的。其實,我們稍微動一下腦筋,就知道這是一個謠言了:
第一,如果發生了疫情,衛生防疫部門會立即發布通告,控制疾病蔓延,如目前國內出現了禽流感,市場上就開始禁止活禽的出售,這是控制疫情的最有效的方法。那麼,魚的病毒「流行」了兩年了,沒有見到政府部門的通告,也沒有限制魚類的出售,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第二,大多數病毒是耐冷不耐熱的,當病毒離開肌體後,在室溫中只能存活幾個小時,在50度的溫度下,30分鐘就會滅火,在100度的高溫下,數分鐘就可以滅火,因此,吃酸菜魚,水煮魚常常是有火煮的,沸騰後的溫度就達到了100度,因此,吃酸菜魚,水煮魚感染病毒更是不靠譜的。
第三,關於國內外的病毒命名的資料,並沒有找到「SK5病毒」,這完全是一個杜撰出來的病毒名稱。
在網路時代,我們怎麼面對和識別眾多的科學或偽科學的信息,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食品衛生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就去聽信謠言,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害人害己。只要我們用科學的頭腦來分析問題,我們就不會上謠言的當了。
編輯:紀阿黎

※左先生和右先生選哪個?別傻傻做夢了!
※如何從一個人的穿衣喜好窺探他的性格?
※聽說謝霆鋒做飯做出「手筋膜炎」,這到底是啥病?
※趣味科學:影視劇中常見的「隱形密信」,你也可以自己做!
※太空中的人造衛星墜落下來的幾率有多大?
TAG:科普中國 |
※氣泡病是啥?我的魚會咋樣?
※鯊魚會打噴嚏嗎?
※航泰水族:氣泡病是啥?我的魚會咋樣?
※嚇人的魔鬼魚會吃人嗎
※魚會放屁嗎?
※透明魚,你見過嗎?這種魚會隱身,現在已經消失了!
※胃袋是什麼?為什麼龍魚會吐胃袋?
※為什麼晚飯吃三文魚會降低得癌症的風險
※吃這種魚會走霉運,可要當心!
※為什麼魚會死不瞑目?
※都說吃魚會聰明,果真如此嗎?
※為了吞咽食物,某些鯊魚會聳肩
※金魚會把自己撐死嗎?
※航泰水族:吃這種魚會走霉運,可要當心!
※為什麼那麼多人做魚會有腥味?最後放點它,魚保證不腥,超新鮮!
※那麼熱的天,我的魚會不會中暑?
※變色龍站在鱷魚身上捕獵,脾氣暴躁的鱷魚會怎麼做?
※為什麼魚會突然停口?你要的答案在這裡!
※養了這麼多年魚,你家魚會噓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