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學家發明出比頭髮絲還細的纖維探針,可向大腦傳輸信號

科學家發明出比頭髮絲還細的纖維探針,可向大腦傳輸信號

2月20日,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報道了光遺傳學研究領域的一項重大進展:科學家開發出一種不及人類頭髮絲粗細的多功能柔性聚合物纖維探針,能夠將傳統需要三種分離裝置進行多步操作才能實現的過程,簡化為「一步到位」的操作——能夠一次性同時實現光學、電學以及化學組合信號向大腦的傳輸。


該想法最初於兩年前提出,而這是首次在實踐上實現。未來,通過進一步調整並提升該新型探針的生物兼容性,這種新型技術有望更好地研究不同大腦區域的功能性及相互連接性。這種新型聚合物纖維探針是由一組材料科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等通力合作而開發出來的。



科學家發明出比頭髮絲還細的纖維探針,可向大腦傳輸信號


在設計上,研究者盡量使纖維探針能夠模擬大腦組織的柔軟性及柔韌性。相比於傳統的剛性金屬探針,這將極大地有利於將其植入大腦適當位置並長時間保持功能性,從而能夠進行更廣泛的大腦數據收集。


例如,在針對實驗室小鼠的測試中,研究人員能夠通過光纖兩個流體通道之一向小鼠大腦注射攜帶視蛋白(opsins)基因的病毒載體,該蛋白基因能使神經元細胞具備光敏感性。待視蛋白基因生效後,研究者通過光纖中心的光波導向大腦發送一個光脈衝,然後記錄所得到的神經元活動,並使用其上的六個電極精確定位具體的神經反應。以上所有這一切都是通過單根橫截面僅200微米——相當於人類頭髮絲的寬度——的柔性纖維探針實現的。


先前的神經科學研究通常依賴於分離的不同裝置,包括用於實現光遺傳學功能而注射病毒載體的微針陣列、負責光傳播的光纖以及用於記錄的電極陣列,這極大地增加了系統複雜性。此外,還增加了不同裝置之間棘手的對準步驟,而這種對準在實踐上可以說是「憑運氣」。Anikeeva說:「如果有一個全功能(do-it-all)裝置能夠將所有這一切全權代勞,那真是太好了。」

經過多年的努力,該團隊終於成功開發出這種全能(do-it-all)裝置。Anikeeva說:「它(纖維探針)能將載有視蛋白的病毒直接遞送至細胞,然後施加刺激並記錄其反應活性,並且因其足夠小的尺寸以及生物兼容性,還能夠保留很長時間」。


研究者稱:「鑒於每根纖維尺寸都很微小,所以我們有可能使用多根纖維來觀察大腦活動的不同區域。」初步測試中,研究人員同時在兩個不同的大腦區域放置纖維探針(根據不同的實驗改變放置的區域),並測量大腦活動響應從一個區域傳輸到另一個區域需要耗費多長時間。



科學家發明出比頭髮絲還細的纖維探針,可向大腦傳輸信號



(a)石墨(graphite)/導電聚乙烯(CPE)複合電極(gCPE)製作過程示意圖。(b)多功能柔性聚合物纖維探針組裝過程:包括石墨/導電聚乙烯(gCPE)複合電極、聚碳酸酯(PC)波導芯層、環烯烴共聚物(COC)鍍層、中空流體通道等。(c)纖維製作過程。圖片來源:Nature Neuroscience (2017)doi:10.1038/nn.4510

這種多功能纖維探針的製作關鍵在於開發一種既能保持柔性又能傳輸電信號的導電線。經過大量的研究,該團隊設計出一種摻雜石墨鱗片的導電聚乙烯(polyethylene)複合材料:首先將聚乙烯製成層狀,撒上石墨鱗片,然後將兩層相對壓合在一起;然後在加入另外一對壓合層,再次壓合;不斷重複上述過程直到獲得最佳導電線。


該團隊成員之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本傑明·格雷諾(Benjamin Grena)將這個過程稱為製作「千層酥」(又稱拿破崙酥)。該方法將聚乙烯這種聚合物的導電性提升了4到5倍。Park稱,「反之,這同樣也會使電極的尺寸減小至原來的1/4~1/5。」


這種纖維探針當下就能解決的一個問題是:注入熒光蛋白遺傳物質後,神經元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變成光敏感?這在之前只能通過粗略的近似估計測算,但現在通過這種纖維探針可以更精準的測量。結果表明,該團隊初始實驗中所使用的增敏劑大約在11天後開始產生光敏效果。


該團隊力圖進一步減小纖維探針的寬度,使其更接近於神經組織的性能。Park說:「接下來的工程性挑戰就是使用更柔軟的材料,使其真正匹配鄰近的組織。」當然,世界各地早已有數十個研究團隊在追尋這類新纖維以用於各自的研究中進行測試。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髮 的精彩文章:

這樣梳頭髮,十級大風也不怕!
因為頭髮剪壞了,理髮師賠了8萬塊
頭髮少的女生適合的丸子頭盤發,非常百搭的髮型!
春季出遊扎這樣的頭髮去走出去玩,讓老公倍有面子!
最新的丸子頭髮型圖解,甜美中略帶幾分洒脫感!

TAG:頭髮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家發現腸道細菌與大腦血管畸形相關,可誘發腦卒中和癲癇!
腸道細菌還會影響人的情緒,科學家發現強大的「第二大腦」
科學家掃描獨臂人的腦部後發現我們對大腦的理解可能是錯的
腸道細菌竟會影響人的情緒,科學家發現強大的「第二大腦」
不用眼睛也看得見?科學家發明微型晶片,可將影像直接傳送到大腦
神經技術:探索大腦引發的變革
哈佛科學家發現大腦意識源頭
科學家掃描單手人的腦部後發現我們對大腦的理解可能都是錯的!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大腦保存完好的的「木乃伊狗」
鮮奶中缺乏腦發育所需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將不利於大腦的發育
科學家發現了控制老化的大腦細胞
物理學家的怪異想法,宇宙或存在空洞大腦「玻耳茲曼的大腦」
嘿嘿,科學家發現「大腦訓練」遊戲並不比電腦遊戲好
神經科學家指出禁食帶給你大腦的影響,而為什麼藥廠不願研究它
乳牙幹細胞「變身」微型大腦,可揭示大腦發育與社交能力間關係
科學家證實霧霾會進入腦子? 大腦鐵磁納米粒子來自大氣污染
大腦兩扇門,與智力、精神、情緒、發育有關的都可以用到它們
探秘:大腦的力量,我們開發的還太少!
科學家造出「殭屍」小鼠:打開大腦里的「殺手」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