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歷史上最有實力和爭議之人 ,皇帝都拿他沒辦法

明朝歷史上最有實力和爭議之人 ,皇帝都拿他沒辦法

如果要舉辦個明朝牛人評選活動,相信張居正肯定是穩穩的位居前三之列,這位內閣首輔秉政十年,實施了影響頗為深遠的「一條鞭法」,給當時已經積重難返、內憂外患的大明王朝續了命。

也讓他成為中國二千多年歷史上三大著名的改革家之一!(另兩位是商鞅和王安石)

本文試圖還原這位生前無限榮耀、死後一度備受哀榮的名臣的首輔上位史,希望能給身在在職場中的讀者以啟發和思考!

明朝歷史上最有實力和爭議之人 ,皇帝都拿他沒辦法

.

1

拜超級猛人朱元璋所賜,實行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到他手上被徹底廢除,不過畢竟後世裡面像他這樣精力無比旺盛、折磨人的意志無比強大的皇帝還是不多。

治理偌大的帝國,肯定需要顧問和幫手,因此原先皇帝的秘書班子「內閣大學士」便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雖然內閣大學士真實的品級只有正五品,但是由於入閣的大學士本身都是有高品級官職或者有高級別的虛銜的朝廷重臣。

因此到了明朝中葉,內閣成為事實上的國家處理政務的最高行政機構,而排序第一的內閣首席大學士便有了內閣首輔的稱謂,成了事實上的「宰相」。

明朝也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比較規範的處理政務的流程:大臣們的奏章送達內閣之後,內閣大學士便會將處理意見貼在奏章上面,這便是「票擬」。

奏章轉到御前時,皇帝會根據內閣「票擬」意見做進一步的批示,這便是「批紅」。

由於明宣宗時期,太監開始讀書識字,此後,但凡遇到懶惰一點的皇帝,「批紅」都由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根據皇帝的意見代筆操作,故而司禮監掌印太監也是所有太監中權勢最為煊赫的職務,如劉瑾、馮保、魏忠賢等都曾經擔任此職。

當然,如果遇到嘉靖皇帝那樣智商極高、喜歡耍人的皇帝,這些太監只能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做個奴才,掀不起什麼風浪來。

明朝歷史上最有實力和爭議之人 ,皇帝都拿他沒辦法

(圖)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

由於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時,小皇帝年幼,事事都由張居正做主,他和掌印太監馮保關係又非常密切,因此張居正可以控制「票擬」和「批紅」兩項大權。

成了明朝歷史上權力最大、威名最著的內閣首輔,他的實際權力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漢、唐時期的宰相。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張居正在當政的十年里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 財政上重新丈量田地,推行「一條鞭法」,賦稅、雜役等皆用白銀繳納,「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

  • 吏治方面,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大大的提升了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 軍事方面,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守北邊,維持了邊境的安定,又啟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優秀將領平定了西南方面的叛亂。

《韓非子?顯學》中提到「猛將必發於卒伍、 宰相必起於州郡」,漢唐時期的宰相許多人都有過主政一方、從地方到中央的仕途經歷。

而明朝的內閣成員中了進士之後,基本都在京城做官,在翰林院、國子監等部門擔任清貴職務。

通過工作年限的積累以及自己座師的賞識,逐步成為六部的中青年官員,進而主政六部。

最終依靠自己多年在京城織就的盤根錯雜的關係網和皇帝的器重得以進入內閣。

張居正的入閣歷程也不例外,他23歲便高中進士,被授以翰林院中的庶吉士。

從明英宗之後便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因此可見這一職位的重要性。

此時擔任翰林院教習的便有重臣徐階,由於有了這層師生關係,才幹出眾、儀錶不俗的張居正逐漸得到徐階的信任和栽培,後來更是舉薦其擔任裕王即後來的明穆宗朱載垕的侍講侍讀,和未來天子建立了深情厚誼。

此後他又擔任國子監司業和掌翰林院事等要職,大大的積累了自己在官場上的人脈資源,為以後入閣拜相奠定了非常雄厚的基礎。

明朝歷史上最有實力和爭議之人 ,皇帝都拿他沒辦法

(圖)高拱,中國明代嘉靖、隆慶時大臣。

公元1567年(隆慶元年),四十三歲的張居正被提拔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從此進入內閣,參與朝政。

同年四月,又改任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正式在內閣這一權力中樞站穩了腳跟。

當然,也僅是跟在首輔後面辦事,離真正的執掌中樞、權傾朝野還差的很遠。

此後數年,徐階、李春芳、高拱等人先後擔任內閣首輔,值得一提的是重臣高珙,他是隆慶皇帝在潛邸時期的仕講學士,不管是位次還是和隆慶皇帝的關係,都在張居正之上。

並且他同樣是一名能臣,在擔任首輔的幾年間,政績卓著,頗有建樹,但是他性格急躁、不能容人,動輒對同僚或下級官員怒目相向、言語呵斥,因此也最終釀就了他被放逐的悲劇。

高拱和張居正是國子監時候的同事,兩人都是一時人傑,彼此間一度惺惺相惜,並相約以後一起入閣拜相、匡扶社稷。

不過,卻因為一件事起了齷齪,嘉靖皇帝駕崩時,當時的內閣首輔徐階只召了自己的門生張居正共同起草大行皇帝遺詔,而將同樣是內閣成員的高拱棄之一旁,這讓心高氣傲的高拱如何能接受?

2

隆慶五年,有人彈劾已經退休在家的前首輔徐階的三個兒子在鄉里胡作非為、橫行不法,徐階悄悄派人送了三萬兩銀票給自己的弟子張居正,讓他幫忙平息此事,經過張居正的運作,此事後來不了了之。

此時業已擔任首揆的高拱已經習慣了掌控一切的感覺,知悉內情的他自此對張居正更加不滿。

張居正當然不能坐以待斃,等著高鬍子把他逐出內閣。

他一方面繼續對高拱恭順有加,讓高拱逐漸放鬆對他的警惕。

同時他暗地裡找了一名政治盟友,正是後來與其配合有加的馮保,馮保為什麼要與張居正聯手來對付權傾一時的高拱呢?

原來他和高拱之間早就矛盾重重,矛盾起源於隆慶初年的一次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任命,正好當時這一職位空缺,馮保眼巴巴的等著這個位置,結果被高拱推薦的太監陳洪給截胡了。

陳洪罷職後,馮保又對這個位置虎視眈眈,結果仗著隆慶皇帝撐腰的高拱一向看這個心眼活泛的馮保不對付,他又推薦了掌管尚膳監的太監孟沖接任了這個職位。

一個破廚子都騎到自己頭上來了,真是氣煞人也!

明朝歷史上最有實力和爭議之人 ,皇帝都拿他沒辦法

(圖)明穆宗朱載垕[hòu](公元1537年-1572年),漢族,明朝第十二位皇帝

馮保至此對高拱恨之入骨,兩人也勢同水火、不能相容。(「乃與張居正深相結,謀去之。會居正亦欲去拱專柄,兩人交益固」。)

隆慶皇帝過世後,繼續擔任內閣首輔的高拱受命為顧命大臣(共三人,另外兩人是張居正和高儀),而馮保由於有李太后和萬曆皇帝撐腰,則如願以償當上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務。

兩人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擴大化。

不過首先發難的卻是高拱,他先聲奪人,分列條目奏請萬曆皇帝抑制司禮監的權力,並請求將權力進一步下放給內閣。

與此同時,又命令給事中雒遵、程文一起上書彈劾馮保,他自己則坐鎮內閣指揮,準備一舉將馮保掀下馬來,同時,他也將此事告知張居正,意圖讓其也加入到倒馮的行動中來。

高拱卻不曾料想,正是此舉,讓他最終從內閣首輔的高位上跌落下來,擔任內閣次輔張居正深諳韜光養晦之道,這幾年來雖然表面逢迎高拱,但是實際上內心早就覬覦首輔之位多時。

張居正假裝同意了高拱的計劃,背地裡卻立即將此事通報給了政治盟友馮保(「拱使人報居正,居正陽諾之,而私以語保」)。

得到消息的馮保大驚失色,慌忙問計於張居正,張居正很冷靜的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原來他已經挖了大坑等著高拱來跳。

僅僅數日前,隆慶皇帝剛駕崩時,悲傷不已的高拱曾經在內閣情不自禁的說了一句,「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張居正讓馮保將這話改為「十歲孩童,如何為人主」告知萬曆皇帝生母李太后,(「穆宗崩,拱於閣中大慟曰:『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並且還做了秘密交代。

根據張居正的計策,馮保立即向李太后控訴高拱的「罪行」。(「保譖於後妃曰:『拱斥太子為十歲孩子,如何作人主。』后妃大驚,太子聞之亦色變。(《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三?宦官二》),並且進一步添油加醋,說根據調查,高拱想要廢掉太子之位,聯合朝臣擁立其他成年藩王為帝,聽到這裡,李太后再也坐不住了,官窯燒制的精美瓷器被摔碎了好幾個,大怒不已的她立刻以皇帝的名義召集朝臣。

公元1572年,六月十六日,兩宮太后(隆慶皇帝正宮,現在的陳太后;萬曆皇帝生母李太后)和萬曆皇帝召集大臣們進宮議事,宣告詔書。

明朝歷史上最有實力和爭議之人 ,皇帝都拿他沒辦法

(圖)孝定太后(即李太后),明神宗生母。為人十分嚴謹,對於明神宗十分嚴厲

已覺勝券在握的的高拱信心滿滿,他憧憬著放倒權監之後,再大幹個十年,將大明天下治理得更大富庶、繁華,成就自己的不世功勛和千秋英名。

太監讀完詔書後,在場的大臣們傻眼了,他們一起盯著渾如被晴天霹靂擊中的高拱,顧命大臣才幹了十天就被解職,真是一大奇聞(「今有大學士高拱專權擅政,把朝廷威福強奪自專,通不許皇帝主專,不知他要何為?我母子三人驚懼不寧,高拱著回籍閑住,不許停留」)。

史載,高拱頓時「面色如死」,「汗徒下如雨,伏不能起」, 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這位在權力巔峰盤踞了數年之久的名臣始料未及,頓時彷佛蒼老了十歲,連太監宣布退朝的聲音都沒有聽到,整個人如失魂落魄般癱倒在地。

有些於心不忍的張居正將他扶出宮門,臨時雇了一輛破舊的騾車從宣武門送他離開(「居正掖之出,僦騾車出宣武門」),高拱渾然不知他的垮台正是得益於身旁這個面如冠玉、神色從容的中年男子的一手籌劃。

有時候敵人往往就在你的身邊,而你卻錯將敵人當恩人!

演戲演全套,張居正同時上書皇帝挽留高拱,結果如他意料,未獲批准。

此舉也讓高拱對他感激有加。

張居正又請求給予致仕的高拱乘用驛站車馬以便其順利返鄉,猶自怨憤難平的兩宮皇太后及小皇帝萬曆才非常勉強的同意了這個要求。

自此,張居正無可阻擋,一飛衝天,終於登上了他期盼已久的首輔之位,正式邁開了走向偉大改革家的腳步,開始了他轟轟烈烈、震動天下的十年執政生涯。

明朝歷史上最有實力和爭議之人 ,皇帝都拿他沒辦法

(圖)明朝

政治人物的性格歷來是複雜的,不能簡單的以好人,亦或者壞人來區分,《孟子?滕文公下》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當張居正決心孤身一人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時候,他同樣說過類似的話,「知我罪我,在所不計!」

我想,如果讓這位偉大的改革家再活一次的話,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目標,他依然會為形勢所迫,選擇這種爾虞我詐、陰謀詭計的方式來登上這個首輔之位!

正如有人所說,「張居正有著天使與惡魔這兩面。他也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是一個孤獨的英雄。即使是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夠懂他!」

當我們真正讀懂張居正的時候,或許也就能夠真正悟透潛藏在兩千多年歷史深處的政治權力的運行法則以及一個想有所作為的政治人物的上位之道。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天野蒼茫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若林黛玉和薛寶釵穿越來了,誰更適合當老婆?
若秦國沒崛起,哪一國霸主將更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若林黛玉和薛寶釵穿越到現代,誰更適合當老婆?
人類史上最具魔力的飲品,公元前1萬年就已存在並傳至今日
詩詞 | 宋詞里的春天,十種絕美,十種心動!

TAG:歷史大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歷史上最有實力和爭議之人,皇帝都拿他沒辦法
史上他們都有當皇帝的實力,可最終卻沒這麼做,最後一位實在鬱悶
歷史上他們都有當皇帝的實力,可最終卻沒這麼做,最後一位實在鬱悶
海賊中這六人都沒有果實能力,但是他們中最弱的都是准四皇的實力
海賊王中:這六人都沒有果實能力,但是他們中最弱的都是准四皇的實力!
要論軍事實力最強的漢人王朝,漢唐算不得最強
最大的爭議,明哥與克力架誰更強?明哥具備將星實力沒?
真實的謊言還是隱藏巨大的實力?朝鮮半島最強無人機竟是他
《海賊王》他們是四皇最得力的幫手,誰的實力更勝一籌?
超人系惡魔果實中實力最弱的非她莫屬,最弱卻最搶手,四皇都眼饞
明明可以靠顏值,卻要靠實力,被封央視最帥男主播
明明你很有實力,領導為什麼不提拔你?
《龍珠超》孫悟空不再是代表正義,他追求的只有實力
明哥有如此實力,為何不問鼎四皇?真的是實力不足么?
《海賊王》裡面那些沒有果實能力強者,索隆赫然實力依然爆表!
《海賊王》他憑什麼當未來的大將?雖然果實很強,實力卻很弱!
海賊王如今人人都會霸氣,強者靠什麼告訴別人自己有實力!
他曾是「漢武帝」黃曉明跟班,有演技無奈人不紅,真正實力派演員
四皇大媽並不是海賊王中最強的女人,而實力遠不及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