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原來是我離不開你
心 / 里 / 有 / 束 / 光 眼 / 里 / 有 / 片 / 海
文 | 魚爸 來源公號 |
養育男孩(ID:breedboy)
強烈推薦此音樂,一定要聽
NLP心靈治療師創始人劉小峰老師的個人微信公號
長按二維碼可關注
1
「寶貝,爸爸媽媽要上班了。」
我想這是很多孩子不想聽到的一句話。
特別是父母要去遠方工作的孩子,更會如此。
「相見時難別亦難」,何嘗是戀人難捨難分。
父母與年幼的子女在春節後往往也是這般情景。
昨天,我跟兒子說「爸爸去上班了啊,你就留在奶奶家。」
「好啊好啊!」
沒想到臭小子這麼爽快地就答應了,有點小失落。
「那你就見不到爸爸啦」
「沒事,你下次放假回來啊,我給你打電話。」
奶奶家的寵溺更舒服,所以他巴不得留下呢。
晚上睡覺,摟著他說「你真的不跟爸爸回去啊」
「不想」
「但是爸爸捨不得你,你還是陪爸爸一起吧」
「有媽媽陪你啊」
「我喜歡你們兩個人都陪著我,臭小子,來撓一個」
「好吧,爸爸,停!不要撓痒痒了」
我發現:
孩子慢慢地長大,就離我越來越遠了。
每次他看到小夥伴,眼睛都直了,一玩起來就不要爹媽。
我就只能在一旁看著,操著心。
就這樣陪著、看著、走著。
一天又一天,
長大了……
2
我們擁有孩子的哪些歲月?
其實屈指可數。
3歲,當孩子去了幼兒園,看著那小小的堅強的背影,哪個父母心中不是憂喜交加呢。
歡喜孩子邁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開始上學了,會有自己的夥伴,第一次跟父母分離。
卻又擔憂孩子適應不了新的環境,跟人打架怎麼辦?摔著了怎麼辦?不喜歡老師怎麼辦?
當漫長的一天過去了,看到孩子興奮地跟自己講幼兒園的故事,撲到懷裡,跟你說:「我想你了,媽媽。」那一刻,我想每個母親的感覺就像抱著整個世界一樣。
7歲了,當孩子進入小學,那是多麼重要的一步呀!
只是孩子從此離我們又遠了。
而且孩子會開始習慣分離,他們會說著父母聽不懂的話,心裡藏著自己的小秘密。
他們開始變得有自己的想法,曾經那些哄騙孩子聽話的小方法都不再好使。
孩子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
甚至會跟你說:「今天我晚點回家,去同學家聚會。」
13歲了,孩子進入中學,即將開始寄宿生活,一個月或幾個月才回一次家,見上一次面。這個時候的孩子,更加的獨立,已經變成了小小男子漢或者大姑娘了。
你的囑咐被當做嘮叨,你的關心被當做干涉。
甚至你的問候都被忽視。
這時的孩子,充滿了青春期的朝氣,但也帶著青春的叛逆——獨立而衝動。
你會想:
「孩子是不是不需要我了?」
「我該怎麼跟孩子溝通?」
總之一切都變化巨大,如同不知何時,孩子的嘴上長出了濃密的小鬍鬚?
後來,孩子去了大學,長大成人了。
每年回來的日子屈指可數。
照面也忙著自己的事,和同學、朋友聚會去了。
這時,就會聽到的一句話:「我不回家吃飯了,你們自己吃吧。」
再後來,我們的孩子參加工作了,結婚了。
這時的我們,應該變成了如今父母的模樣。
生命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輪迴。
3
為人父母,到了最終都明白了:
這世間,唯有這親子之愛終將指向別離。
詩人紀伯倫在《論孩子》中,給所有父母闡明了這種偉大的愛。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每次讀這首詩,我都會有新的感觸。
生命就是如此:生來獨立而自由。
父母對待孩子,就要好好保護孩子的獨立和自由。
孩子有著自己的思想,而這些思想中,不乏閃光點。
特別是青春期的叛逆更多也是源於孩子對「獨立人格」的覺醒。
儘管我們最終仍會分開,親子之愛終將指向別離。
但我還是想在分開前,好好愛你。
因為對3歲前的孩子來說,父母的愛就是一切。
記得那時候抓住兒子那小小的手,走在路上,或者將他背在背上,四處晃蕩的時候,心裡十分愉悅,感覺一個真真切切的人兒,在我身邊陪伴,看著他長大,挺幸福的。
每次看著這個小生命慢慢長大,就覺得看到了過去的自己。
第一次歡呼:
爸爸,我認識這個字。
爸爸,我自己能穿好衣服了!
爸爸,我把這隻恐龍打敗了!
……
我總是祈求時光慢點,再慢點……
4
既然分離不可避免,那就將愛留下。
「我的家庭就是這樣,沒有紅,沒有綠,眼前只有一片灰黃」。一名留守女生在作文中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一片灰黃」成為刺痛內心深處最蒼白的聲音。
春天來了,留守兒童家庭的冬天才剛剛開始……
跟很多的人一樣,我也是跟著奶奶一起長大的。
那時候每年母親只有過年才回來陪我一次。
匆匆幾日後就要分離。
去鎮上說給我買禮物,我每次都會去書店買一本書。
那時候只覺得難受,覺得母親太狠心。
後來才知道,每次母親也是一個人背過去偷偷地抹眼淚。
只是不想讓我知道,也不能讓自己心軟。
不過過了幾日,我的心情又好了,跟夥伴們開開心心地玩耍上學。
但是母親可要難受很久很久。
很多年後,我自己做了爸爸,才明白這種感受。
其實並不是孩子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離不開孩子。
所以,我明白母親那些年為離別流了多少淚。
心裡又是多大的苦啊。
我想,只有做了父母,才能讀懂龍應台《目送》中的這段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所以,抹一抹眼淚。
目送離開,將愛留下。
有些離別是為了更好的團圓,
有些離別是為了新的開始,
只要有愛,就會與幸福相遇。
當然,能夠陪伴在一起,那就珍惜這份上天賜予的福。
用心陪伴成長。
不能在一起,那想辦法留父母中的一個人在孩子身邊也是好的。
記得常常聯繫孩子,每天打一個電話,在電話里講講故事。
經常給孩子補充豐富的書,讓他看看有益的課外書,看看外邊的世界,增長見識,快遞能送到家就好。因為書本會陪伴孩子成長,也能教會孩子很多的道理,讓教養不缺失。
我想說:孩子,我愛你。
多少次說你很小,離不開我。
其實是我離不開你。
-END-
作者簡介:
魚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後奶爸,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
公眾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一個最有愛的公眾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原創分享親子養育常識、親子閱讀推廣、家庭關係建造知識,以男孩養育為切入點,分享有趣、有愛、有信的內容!)。
特別推薦
關注自在堂主
找到屬於自己心靈的自由,找到心靈的美,走向覺醒
長按二維碼可關注
喜歡請點贊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哪種高潮讓我愛上你?
※家有男孩的爸媽一定要看過來:男孩成長的三個階段
※有沒有嫁對人,一眼就可以看清楚
TAG:NLP心靈治療師 |
※你還是你,練過瑜伽後,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我
※原來我不是猴子變的啊
※原來你一直說的「我們」,不是我和你!
※好吧,我承認,原來我有這麼多地方不如我的孩子
※你還是你,練過瑜伽後,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我……
※原來我們從未長大,原來我們都是倔強的孩子
※原來燙髮是這麼燙的,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村裡的醜女有了我的孩子,但我從未碰過她,原來這竟是個鬼胎!
※你知道我的底褲在哪,卻不知道我的底線在哪?——原來他不夠愛我
※你的孩子是不是一直長不高?原來是因為這個!
※孩子哭鬧不上學 原來竟是它惹的禍
※原來姑娘都被她給掰彎了,怪不得我沒有女朋友…
※你還記得他原來的樣子嗎?違和君你去那了,你快回來
※原來她才是宮崎駿想拍卻拍不到的那個女孩,於是他把她的家鄉狠狠畫進作品裡!
※你一直是我心中夢一般的存在,可是原來你
※趙子龍原來是死在自己老婆手裡,兇器你一定想不到!
※原來想生女孩,是吃出來的,你知道么?
※她原來不是單親媽媽,只是太要強了
※我一直以為我喜歡的是女人,後來才發現原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