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傅山之訓:楷書不知篆隸之變,終是俗格

傅山之訓:楷書不知篆隸之變,終是俗格

2012年,匡時拍賣「明遺民」書畫作品專場中,傅山一絕小楷《金剛經》由1200萬起拍,然後三位買家以百萬元階梯競爭至1700萬,最後以1800萬元落槌被後排買家收入囊中,加上傭金成交價為2070萬元。

傅山之訓:楷書不知篆隸之變,終是俗格


明末清初的傅山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傅山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


說起傅山的書法,人們常常會想到他論書的四寧四毋:「書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的美學觀點,想到他那恣肆飛動的狂草。在他的大幅狂草立軸面前,我們會感受到他那金戈鐵馬、長槍大戟、狂風暴雨般的感情宣洩魅力。

傅山之訓:楷書不知篆隸之變,終是俗格


但是傅山這冊精緻醇雅的小楷《金剛經》卻使我們看到了書法家傅山的另一面。傅山把觀賞者帶到了清靜的佛門聖地,聽他向我們娓娓動聽地朗讀佛家經典,同樣使我們屏住氣息,體會他心靈的震撼。


其實,傅山不但善草書,同時也善楷書,並且對楷書有許多真知灼見,都能鞭辟入裡,發人深省。


傅山說:


楷書不知篆隸之變,任寫到妙境,終是俗格。鐘王之不可測也,全得自阿堵。


這裡的「阿堵」是晉朝時的俗語,即「這個」的意思。這句話說鍾繇、王羲之楷書之所以寫得好,是得自「知篆隸之變」,使用篆隸之法來寫楷書。他還說:

楷書不自篆隸八分來,即奴態不足觀矣。


他反覆強調楷書必須從篆隸中來,寫楷書須先悟篆隸的筆法筆意,不然就是「俗格」、「奴態」,而不足觀。楷書是從篆、隸書演化而來的,寫楷書要了解楷書字的來龍去脈,增加楷書中篆隸的筆意,就可以具有厚重古樸的氣息,避免柔弱飄忽的弊端。


傅山談到寫小楷時還說:


作小楷,須用大力柱筆著紙,如以千斤鐵杖柱地,若謂小字無須重力,可以飄忽點綴而就,便於此技說夢。寫《黃庭》數千過了,用圓鋒筆,香象力(香象:佛教故事中一種大力的象),竭誠運腕,肩臂供筋骨之輸,久久從右天柱湧起,然後可語奇正之變。

傅山之訓:楷書不知篆隸之變,終是俗格

傅山之訓:楷書不知篆隸之變,終是俗格



在這裡,傅山提出了「作小楷須用大力」的概念。他說的力量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如千斤鐵杖柱地」的「香象力」。香象力為佛家語,香象是佛教故事中的一種大力的象,可以打敗敵人的千軍萬馬,香象力比喻非常大的力量。毛筆尖小而軟,要把這麼大的力量集中在小小的筆尖上,寫出有力度的小楷,不經過艱苦的鍛煉功夫是不可能達到的,所以傅山說「寫《黃庭》數千過了」。要臨寫王羲之的《黃庭經》數千遍,這是傅山對後人練習小楷的要求,也是他少年時代苦練小楷的真實寫照,這是何等驚人的功力。

他認為寫小楷不但要「竭誠運腕」,使用指力和腕力細心地書寫筆畫,還要用肩力和臂力做腕力的後盾,可謂用全身之力著於筆尖。這樣寫出字來,怎麼會飄忽、柔弱呢?有了這樣的力度,方可談得上在字法、結構和筆畫上求變化。


這冊小楷《金剛經》5000多字,寫得筆筆精到,一絲不苟。其結體自然,不事安排,活潑生動。左右結構的字任其寬,寫得寬放扁平;上下結構的字任其長,寫得伸展瘦長。其筆畫方圓並用,自然流暢。豎畫較粗,正如他說小楷的「柱筆著紙」一樣,力度很強;橫畫較細,有的微弓,富有彈性。整體上字呈橫式,醇厚朴雅,可以明顯地看出鍾繇、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的影響。

傅山之訓:楷書不知篆隸之變,終是俗格


傅山之訓:楷書不知篆隸之變,終是俗格



楷書這種形式和草書有很大的不同。草書可以盡情外露地抒發書家的情感,張揚放大喜怒哀樂等各種強烈的情緒。讀者可以明顯地從一幅好的草書作品中感覺到書家想要表現的東西。楷書則比較含蓄,但它同樣可以表達書家各種不同的情感信息。同樣是精到的小楷,黃道周就義前所書的《後死吟詩卷》表現出來的倔強不屈的正氣和傅山這卷《金剛經》的醇雅和濃濃的禪意,其中包含的書法家的不同情感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


楷書在表現書家思想感情和藝術風格上顯然比草書困難一些,所以需要書家有更深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力。楷書和其他字體一樣都是中國書法藝術不可缺少的部分。這就是欣賞傅山小楷《金剛經》給我們的啟示。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文化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的起筆角度,很值得一看!
壽山石,又一個即將消亡的珍稀石種!
小楷,世上最靜好的字
國寶級清宮鳥譜圖,太美了,幸虧沒全讓蔣介石帶走!
一幅被譽為「神品」的書法作品

TAG:書畫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傅山:楷書不知篆隸之變,任寫到妙境,終是俗格
傅山:學楷不知篆隸,終落俗境
寫楷書不懂篆隸,終易入俗格
趙之謙:篆隸書專題
傅山:不學篆隸,楷書根本沒法看!
女書家李耘莉,師從叢文俊,篆隸功底深厚,書作清新脫俗逸趣橫生
寫好篆隸有五大難點,你知道么
他是陸儼少的老師,精仕女,擅山水,工行草篆隸,偶刻印
清代著名魏碑書法大師趙之謙,篆隸楷行皆精,獨創魏碑行書
此文將「篆隸楷行草」的區別講明白了!
三國時期的篆隸書,亦篆亦隸,對書法創作有參考價值
叢文俊:如何學習篆隸書
女書家肖麗,師承沈鵬,書作真草篆隸間雜,是率真平實?
于右任:要從篆隸楷書入手,然後進入行草,才有神韻
女書家於立群,專擅篆隸,網友評其書法功底不輸於丈夫郭沫若
鄧石如篆隸,直逼秦漢!
這字似篆似隸、篆隸相兼,被他臨得美死了
能篆隸,擅行草,80後書家謝權熠,書作得古意有元明書法氣象!
林散之代表作《金頂》二字真草篆隸糅合自然,枯、濕、濃、淡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