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生物學家鄧濤:我的童年山野夢

古生物學家鄧濤:我的童年山野夢



古生物學家鄧濤:我的童年山野夢


科學隊長,和孩子一起,聽科學家講科學!



古生物學家鄧濤:我的童年山野夢



鄧濤


鄧濤,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主持完成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入選中國科學傑出創新人物、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等榮譽。



我的家鄉在四川宜賓,金沙江從縣城旁流過,兩岸都是山巒。山的那邊是什麼?童年時,好奇心總驅使我和夥伴尋找機會去野炊。雖然那個年代並沒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帶到野外去烹調,我們常常只撿拾一些柴禾煮一鍋麵,但依然樂此不疲,這都是因為假如去野炊,我們就可以走到山的那邊,山更遠的那一邊一直引誘著我,給我再去野炊的念想。


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野外的生活。小時候還沒有電視,更沒有現在小朋友大朋友都非常喜歡的講述探險故事、動物世界的節目。但我至今記得,即使那時的書籍如此貧乏,我還是能找到從小就喜歡的有關大自然的書籍。


我父親曾經在上海外語學院學俄語,所以小時候,我家裡有很多蘇聯出版的書籍。當然,那時候我一點都看不懂這些俄文書,只喜歡翻翻裡面的圖片。我讀幼兒園的時候,最記得的書就是一本俄文書。這本書大概講述了一個小孩跟隨一艘破冰船去北極的故事。我記得書里有很多線描的插圖,特別是各種動物,如北極熊、海豹和燕鷗等,我最喜歡用透明紙蒙在這本書上描圖了。可惜的是,這些書在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紅衛兵拿去當廢紙賣了,所以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這本書的書名。

上小學時,我得到一本小冊子,裡面講了考察隊員在四川西部的群山中為動物園捕捉熊貓的故事。我不記得書名了,但卻非常清楚地記得封面。封面上描繪的是幾個人在樹林中抬著裝熊貓的大木籠子。我實在太羨慕那些考察隊員了,所以那時的夢想就是長大以後到動物園去當熊貓飼養員。


上中學後能自己買書了,我總愛去縣城裡的兩家書店裡逛一逛,見到有動物的書就盡量想辦法買回去看。那時書店裡的書並不多,動物的書就更少了,即使有動物書,通常都是講經濟動物的,也就是農村裡常常飼養的青草鰱鱅、雞鴨鵝鴿、豬牛羊馬,但我看著也覺得挺有趣的。不過後來,我買到一本《化石漫談》。這本書似乎在有意無意間引導了我以後的生活道路,至今還在我的書架上。


高考填報志願時,北京大學的招生簡章上一張古生物專業學生在海濱進行潮間帶生物實習的照片吸引了我。於是,我的第一志願自然填了「生物系」,第二志願就填了地質系的「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最後被錄取到了北京大學地質系。直到在學校念書以後,我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聽當年招生的老師說起,他們把我錄取到古生物專業而不是生物系,是因為我是極少的自願選這個專業的考生。不過,我倒是很滿意這個結果,因為當時的生物系並不是分專業填報的,這樣的話我就不一定能從事野外考察的工作了;而古生物學專業,卻正好滿足了我渴盼投身山野的願望。


果然,在大學期間,我們專業每年都至少有一次野外實習的機會。我還記得,當時第一年的野外實習是在北京郊區,第二年是秦皇島和大連,第三年去江蘇和浙江,最後的畢業實習,我們則遠赴廣西。

從此,我就走上了古生物考察和研究的道路,從此,就開始了在廣袤的大地上尋找遠古生物印記、探索生命演化軌跡、重塑地質時代變遷的工作。從甘肅臨夏盆地的紅粘土堆積到山西榆社盆地的河湖相砂岩,從蒙古高原的中部地區到青藏高原的札達盆地,從山東山旺的暖濕地帶到雲南元謀的乾熱河谷,我在不同的地層中發現了形形色色的哺乳動物化石。同時,我也前往歐亞大陸、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地,考察重要的化石地點,訪問眾多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以便觀察和對比哺乳動物的現生材料和化石標本,為研究工作奠定基礎。


隨著教育條件的提高和信息手段的發展,現在的小朋友們顯然比我的童年時代具有了更豐富的知識,但我們的好奇心是一樣的,而知識也是不斷更新的。因此,當《科學隊長》邀請我來跟孩子們聊一聊生物進化的故事,我覺得非常高興。我將把更多有趣的自然歷史講解給他們,把新近破譯的化石奧秘傳授給他們,幫助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得到新鮮的學習體驗,獲取愉悅的精神享受。


《科學家講給你的生命史:生命是怎麼出現的 》 主講人:鄧濤 劉俊


導 語


趕快加入科考隊,一起來探索生命背後的奧妙吧!


簡 介


爸爸媽媽,地球上的生命來自深海還是外太空?最早的生物長什麼樣,我們能見到嗎?最早開花的植物是誰,也很漂亮嗎?世界上第一條魚是什麼時候出現的?誰是最早「登陸」的動物英雄呢?想必,這些是每個父母都要回答的問題吧?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就是孩子們對生命的認知,對科學的好奇。


那麼你是怎樣回答孩子的呢?你有明確的答案嗎?你會不會也陷入沉思了呢?


不要著急,科學家鄧濤、劉俊來「解救」你!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38億年之久了,生命不停息地變化、延續、演進,才有了今天多種生命共依共存的世界,


從生命起源至人類文明,期間都經歷了什麼呢?和孩子一起加入科學隊長,


共同剖析生命的意義吧!


節目目錄


1.生命來自深海還是外太空?


2.最早的生物長什麼樣?


3.團結起來更強大:多細胞生物的出現


4.你愛吃的海苔,可是植物祖先的親戚


5.遠古動物稱霸海洋


6.海底的大蟲子,比你見過的蟲子都要大


7.世界上第一條魚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8.「登陸」的動物英雄:兩棲動物


9.爬行時代的到來:爬行動物統治地球


10.植物家族的後起之秀:被子植物


11.飛向藍天的動物


12.哺乳動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適合誰聽


1. 總愛問「為什麼」的好奇寶寶


2. 每個擁有小小科學家夢想的孩子們


3. 珍惜孩子好奇心,想要發掘孩子天分,提升孩子潛能的爸爸媽媽


4. 希望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全面發展孩子各項能力的爸爸媽媽


5. 面對小朋友「十萬個為什麼」卻束手無策的父母,想要科學養育氛圍的家庭


6. 每一個尚未泯滅探索欲和求知慾的你


大咖推薦


讓《科學隊長》所傳遞的科學思維方式陪伴著孩子們認識、探索這個世界,這可能是我能想到的,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北京大學教授、《知識分子》主編


饒毅


在這個迅猛變化的時代,力求獨立思考、求真探索的科學精神尤為重要,《科學隊長》中強調的科學精神,將成為孩子們未來最寶貴的特質。


——清華大學教授、《知識分子》主編


魯白


我希望當今生活在中國的孩子,能通過《科學隊長》從小養成追求知識、科學和真理的習慣,成為未來的設計者和創造者。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知識分子》主編


謝宇


讓《科學隊長》給孩子們塑造一種科學的人生態度,一種更理性的思維方式。我想,這是每個家庭都需要的。


——真格基金創始人


徐小平


製版編輯:姚蘭婷 |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何小剛:評何祚庥院士對中國建設大型對撞機的意見
Nature雜誌科幻小說
周尚意:加拿大少年發現瑪雅遺迹的背後
數十位科學家新春送祝福!說出你的祝福,來搶禮物吧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琥珀中的古鳥 對古生物學家來說意義重大
死神小學生起源?柯南作者:我親戚是科學家和醫生
詩人哲學家李小龍
明末科學家、農學家徐光啟出生
科學家首次拍到幽靈鯊:存世比恐龍還古老的生物
美科學家:宇宙中生命或最早誕生於「鑽石行星」
丹麥生物樣本庫:流行病學家的美夢之地
著名物理學家李蔭遠院士逝世
古生物學家揭秘有羽毛的恐龍是如何生活的!
東晉的道教學者葛洪:中國古代最早的化學家
著名天文學家王思潮先生去世
無聊的我:《海德堡的哲學家小路:今天你哲學了嗎?》
張林琦:全球化時代的科學家
美國科學家稱宇宙中生命或最早誕生於鑽石行星
哲學家的世界:柏拉圖的逃亡
英國科學家認為冥王星潛藏生命
尷尬的「古代科學家」
埃及科學家奧薩馬:我是「中國製造」的科學家
天文學家眼中的星空是什麼樣的?中科院女科學家顛覆你的宇宙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