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讓腦洞大開的「液態網路」

讓腦洞大開的「液態網路」

點擊上方關注設計思維的閱讀平台


文 李蘇萍 田陽

讓腦洞大開的「液態網路」


攝影 | 田陽


隨著知識型和創意型工作


成為常態

具有「液態網路」性質的


工作環境更能吸引人


它是一種「平衡的混沌」


想法在其中


產生,流動,漫溢

連接,保留,積累


沒有盡端


網路自身並不聰明


是個人通過連接到了網路


而變得更聰明

不少人預測未來的很多工作,特別是任務型的工作,很有可能被人工智慧接管,留給人的更多是那些創意型的工作。那麼這對工作環境的要求有什麼不同呢?


好想法似乎總是可遇而不可求。那種豁然開朗恍然大悟矛塞頓開文思泉湧的狀態有規律可循嗎?外在環境會有怎樣的作用?


1


想法的產生是件複雜的事兒。儘管很多關於重大發明的故事都強調是當事人靈光乍現,例如被蘋果砸著頭就忽然悟了,但實際上好的想法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如果只關注個人的腦洞,就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了

這裡的「森林」是指廣義的外在環境。在腦洞和這些環境之間有層層相連遞進的網路,從個人的大腦、人與人間的直接交互、工作環境、城市環境.......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陷入在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相互作用的網路中,想法從中產生


2


Steven Johnson認為只有當內在和外在環境都呈現出「液態網路」(liquid network)的屬性,才能更好地激發思維活躍的狀態,產生創新的想法。液態網路是彈性的,能夠不斷地擴張改變,處於平衡的混沌狀態。


比如生命起源環境就是「液態」的。因為「氣態」環境密度不夠,也太過活躍和紊亂,雖然元素間相互碰撞、形成新聯繫的可能,但不穩定;而「固態」環境中的關係太過靜態,無法產生新的相遇與變化。只有在位於兩者之間的液態有足夠的流動性和穩定性,讓新事物得以產生,並進一步保持和拓展。


社會環境也有相似的特徵。比如在西方,遠古狩獵時代可以說是氣態的,人口密度低,並無秩序,人們在彼此之間也沒什麼聯繫,非常偶然遇在一起,想法很難傳播或者保留。中世紀是固態的,信息和想法都掌握在少數的僧侶和修道院手中,宗教教條使得各種想法寸步難行。而文藝復興時期是典型的液態網路。城市的繁榮、思想的開放、經濟的發展都使得人們彼此之間的聯繫以多種形式得以強化,新的想法得以產生、傳播和發展。


3


很長一段時間,相關研究都認為好的想法依賴於內在的頭腦,對外在的環境並沒有太多探討。然而,正是外在環境,也就是「樹木」所在的「森林」,提供了促進連接與活躍度的條件。


1990年代初,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一位心理學家Kevin Durbar做了一個實驗,觀察科學家的工作過程。其研究成果最讓人出乎意料的是,科學家們大部分「頓悟」的突破點不是在個人實驗室里,而是在定期聚會或非正式地討論彼此研究的時候「一個人的推理結果形成另一個人的推理開端.......造成研究方法在各方面的重大改變」。好想法青睞那些相互連接的頭腦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把人聚在一起就齊活了。「產生好想法的不是群眾的智慧,而是在一群人里的某些人的智慧。網路自身並不聰明,是個人通過連接到了網路而變得更聰明」。


4


針對當代越來越多的知識型和創意型工作,且在工作中非正式學習和終身學習成為基本態,具有液態網路性質的工作環境才更加吸引人。在這種「平衡的混沌」狀態中,「想法產生、流動、漫溢、連接、保留、積累,沒有盡端」。


這裡的「平衡」就是要在正式與非正式、私密和開放、共享與私人的辦公空間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以及在使用中提供很好的維護與服務。而「混沌」則更注重使用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重新構築微環境。這個平衡點對於不同的產業、不同性質、規模的公司、不同的組織結構和公司文化都是不同的。


具有液態網路性質的工作環境有多種工作方式可供選擇,可以隨時隨地輔助交流與討論,有高度的靈活性,可以多用途。就像谷歌新園區的設計師所說,「我們的設計的一部分是要嘗試找到一些方式去創造那些你願意到那兒去並坐下來交談,去愉悅地散散步,選擇去度個周末的地方......我們渴望的是嘗試營造你能夠以多種不同方式來工作的環境。」


信息的豐富導致空間的豐富。如今有關空間的信息極易獲取,不論是親臨還是虛擬,人們在任何角落都有「在場」的可能,因此面臨對空間的多元選擇。要想讓自己的時間變得更有質量,人們需要選擇具有液態網路性質的空間,無論是實體的、還是虛擬的,才能在不變的時間總量中有更好的體驗,產生更多的好想法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子建築 的精彩文章:

TAG:果子建築 |

您可能感興趣

加拿大公司推出「液態網路」項目,比特幣擴容的新出路
一條巨大的液態鐵「噴射流」 在地球內部發現
地球內部的液態鐵和氣體滋養出巨大鑽石
可能生存於大氣與湖海,介於固態與液態之間
土衛六發現有液體流動的大峽谷 液態水真的存在?
新發現,新的液態金屬可能解開地球磁場的奧秘
男人三態:固態、液態、氣態
罈子里藏著的「液態榴槤」,聞著臭,吃了能通氣
打碎電燈放入到液態氮中,打開電源發出耀眼的紅光
天氣太熱把小動物們都熱化啦!乍一看以為是固態變液態了呢!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但是已經乾涸了
火星遠古火山噴發 表面液態水奇蹟形成
太陽系水藍色行星出現洋流現象,科學家發現其上流淌液態鑽石海洋
火星遠古冰蓋火山噴發促使表面液態水形成
NASA重大發現透露:火星竟存在液態水?
NASA重大發現透露:火星竟存在液態水?
西醫說的盆腔積液;在中醫看來,是下焦堆積的是液態的痰濕居多
NASA大新聞!發現7顆地球大小系外行星,還有液態水!
「好奇」號發現:古代火星條件難存液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