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熊廷弼不是死於首鼠兩端,而是禍起蕭牆,是強明不敵弱清的致命穴

熊廷弼不是死於首鼠兩端,而是禍起蕭牆,是強明不敵弱清的致命穴

向敬之

1

明天啟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書生報國的熊廷弼死了。富有策略抗金的熊廷弼死了。但是,為了將熊廷弼死於叛國大罪,魏閹一黨繼續做足他的所謂罪狀。

御史梁夢環說他侵盜軍費十七萬兩;御史劉徽說他有家產值百萬兩銀子,應該沒收了充作軍費。魏忠賢矯詔命令嚴加追贓,熊家全部資財不夠,連親戚、本家都被查抄。馮銓暗設圈套,將熊廷弼的姻親、御史吳裕中杖斃。

熊廷弼不是死於首鼠兩端,而是禍起蕭牆,是強明不敵弱清的致命穴

《江山風雨情》陳道明版明熹宗與李丁版魏忠賢

江夏知縣王爾玉不以從江夏走出的熊廷弼遭受巨大冤屈,抱不平,懷同情,而是趁機向熊家索要珍玩,逼得熊家長子熊兆珪自殺身亡。熊兆珪的母親喊冤,王爾玉將其兩個丫鬟脫去衣服,杖打四十大板,以示最大的羞辱。脫光了衣服打丫鬟,打的還是熊廷弼的老妻。《明史·熊廷弼傳》對熊案慘況說:「遠近莫不嗟憤!」

崇禎帝上台後,屢有朝臣為熊廷弼之死鳴冤,熊家兒子上書要為亡父收葬,但思宗並沒同意。直至崇禎二年正月,首輔韓爌等向思宗說:「廷弼不取一金錢,不通一饋問,焦脣敝舌,爭言大計。魏忠賢盜竊威福,士大夫靡然從風。廷弼以長系待決之人,屈曲則生,抗違則死,乃終不改其強直自遂之性,致獨膺顯戮,慷慨赴市,耿耿剛腸猶未盡泯。」(《明史·熊廷弼傳》)韓氏極力證明,熊實由魏忠賢冤殺,並株連其妻和兒女,乃一件極大冤案。明思宗才頒旨,允許熊廷弼的兒子拿他的首級取回去安葬。

雖然崇禎帝追謚熊廷弼為襄愍,但並沒有正式為之平反昭雪。熊廷弼墓前有碑,上書「明兵部尚書遼東經略謚襄愍熊廷弼之墓」,為清代所刻。清乾隆帝曾有論熊廷弼和熊廷弼傳略碑文。

2

對於熊廷弼之死,《明史·熊廷弼傳》說:「惜乎廷弼以蓋世之材,褊性取忌,功名顯於遼,亦隳於遼。假使廷弼效死邊城,義不反顧,豈不毅然節烈丈夫哉!廣寧之失,罪由化貞,乃以門戶曲殺廷弼,化貞稽誅者且數年。」廣寧之敗,敗於王化貞,而王氏於崇禎五年才被論罪誅殺。熊廷弼作為明駐遼東主帥,雖非犯了嚴重的指揮大錯,但他督戰不力,加平時脾氣火爆,稟性剛直,喜歡罵人,導致了部眾離心離德,最後諸將紛紛投敵。他不甘謙恭下人,因而輿論對他不太推許,給他在朝廷的政敵們留下了群起攻之的口實。

熊廷弼死於廣寧大敗,雖屬被牽連,但最後與副手兼政敵王化貞一起犯了逃跑主義,也是明顯有過,但從其三次督戰遼東而言,整體上他都是有功之臣。計六奇在《明季北略》中說:「自遼事者,所用人鮮有勝任者。當時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若明朝廷能長期信任地重任熊廷弼,或許後來也不會有孫承宗、袁崇煥等經略遼東。

熊廷弼從八股科場走出來的進士,但身高七尺,有膽量,曉軍事,擅左右開弓。最初出任遼東巡撫,他一路招集流民,修整防守戰具,分派兵馬駐紮,將當地軍心民心重新穩定下來。萬曆四十七年,經略楊鎬率十二萬大軍,在薩爾滸之戰慘敗,戰後廷議,擢升熊廷弼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升任遼東經略。熊氏並未因明軍衰敗、丟城失地,而喪失重整軍隊的鬥志。他前番為遼地巡按時就主張防守,到這時更加堅決地主張拒敵守城。

大有作為連著事功順風順水,不免招來紅眼兔的群起攻擊。沒過多久,朝臣紛紛彈劾熊氏,各種各樣的罪名紛至沓來,御史馮三元彈劾廷弼八件沒有謀略的表現,三件欺瞞皇帝的事,說不把他罷免,遼地終究無法保有。天啟帝決定以袁應泰替代熊廷弼。

熊廷弼不是死於首鼠兩端,而是禍起蕭牆,是強明不敵弱清的致命穴

熊廷弼

熊廷弼不斷上書,請求派人調查,與馮三元、魏應嘉、張修德等在天啟帝那裡打起了筆墨官司。一邊是邊地主帥,一邊是督察大員,最後天啟帝聽從熊氏建議,準備派馮三元等三人來核實。御史吳應奇、給事中楊漣等堅決認為不可以,於是改派兵科給事中朱童蒙前去。

朱童蒙回奏:「臣入遼時,士民垂泣而道,謂數十萬生靈皆廷弼一人所留,其罪何可輕議?獨是廷弼受知最深,蒲河之役,敵攻瀋陽,策馬趨救,何其壯也!及見官兵駑弱,遽爾乞骸以歸,將置君恩何地?廷弼功在存遼,微勞雖有可紀;罪在負君,大義實無所逃。此則罪浮於功者矣。」(《明史·熊廷弼傳》)朱童蒙說了實話。熊廷弼鎮守遼東的功勞苦勞,當地數十萬軍民有目共睹。而今被迫欲以告老還鄉,來遠離權力場的激烈爭鬥,但天啟帝並未允准。

3

不到一年,遼東重鎮瀋陽、遼東首府遼陽相繼失陷,袁應泰畏罪自殺,遼河以東全部淪為後金所有。朝廷又想起了賦閑在家的熊廷弼,於是,天啟帝對馮三元、張修德、魏應嘉等各貶三級,或徹底罷免,下詔起用熊廷弼再任遼東經略,並且提拔王化貞為巡撫。

此時,魏忠賢雖勢力坐大,黨徒圖謀要依靠他排擠東林黨,但葉向高、韓爌正在輔政,鄒元標、趙南星、王紀、高攀龍等都官居高位,左光斗、魏大中、黃遵素等人在言路,他們都全力主持清議,天啟帝再任熊廷弼,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駐守山海關,經略遼東軍務。熊廷弼請尚方寶劍,請調兵二十餘萬,以兵馬、糧草、器械之類責成戶、兵、工三部,得到了天啟帝同意,這是受了東林黨人的影響。熊廷弼啟程時,天啟帝特賜他一身麒麟服,四枚彩幣,設宴於郊外,派文武大臣為他陪酒、餞行,又派用五千名京營選鋒護送他赴任。這是當時隆重罕見的壯行禮。

熊廷弼上任後,卻與王化貞發生激烈的矛盾。熊廷弼在王氏不諳軍事亂搞軍事建設遭指責、推卸責任給他的情勢下,請朝廷警告王化貞,不得借口有人節制,坐失戰機,後來在如何利用遼人的策略上發生了嚴重衝突。熊廷弼主張防禦,認為遼地人不可信用,蒙古人不可憑仗,李永芳不可相信,廣寧有很多間諜讓人擔心。王化貞則一切相反,絕口不提防禦,說明軍一渡河,河東人必為內應。經撫不和,戰守相爭,導致最後發生了廣寧巨變。

熊廷弼不是死於首鼠兩端,而是禍起蕭牆,是強明不敵弱清的致命穴

《大明天下》魏忠賢走狗崔呈秀去給熊廷弼傳旨

熊廷弼無論是前次巡撫遼東,還是後來兩次次經略遼東,面對長於野戰而短於攻堅的努爾哈赤的八旗軍隊,制定的策略都是以守為主、反對浪戰。他督造軍器,修繕城堡,調兵遣將扼守各衝要地點,互為應援,守備大固,還親巡瀋陽、撫順,相度形勢,召置流移,安定民心。單論此策,有利於明軍聯合朝鮮牽制後金,卓有成效,使後金軍一年多內不敢輕進。曾任天啟初期首輔的劉一燝曾說:「廷弼守遼一年,奴酋未得大志。」(《明熹宗實錄》)袁應泰代熊廷弼經略遼東,接連失地,畏罪自殺,河西軍民全都奔逃而去,自塔山到閭陽方圓二百餘里,荒無人煙,朝野震驚。劉一燝說:「使廷弼在遼,當不至此。」(《明史·熊廷弼傳》)

雖然也有部分東林黨人認為熊廷弼,死於主張綏靖,首鼠兩端,沒有及時以進取之策打擊女真後金繼續入侵、以大規模軍事行動收復遼東。就是高攀龍、楊漣等東林黨領袖人物,也因對遼東前線戰爭形勢全然不明而對熊廷弼堅守抗敵,視為一種怯弱的賣國。但是,熊廷弼以蓋世之才督師遼東,堅守以待恃強衝鋒的努爾哈赤的數萬軍隊。努爾哈赤欲向明擴張,也受了不少女真貴族只盯著搶過奴隸、財物、牲畜等而不願加緊攻明的內部制約。熊廷弼嚴陣以待強敵,無疑是一直為上策的戰略思想。然而明朝內部傾軋爭權,將帥衝突矛盾,皇帝優柔寡斷,而導致帝權旁落於清流與閹黨的爭鬥之中,最後能有大作為的良將受盡了掣肘。假若明朝廷上下一心,讓熊廷弼以及後來的孫承宗、袁崇煥能久在其位,又「何患乎滿洲?廷弼可殺,承宗可罷,鎮遼無人,滿軍自乘間而入。明之禍,滿洲之福也。雖曰天命,寧非人事?」(蔡東藩語)起於一個小部落的建州女真,之所以能夠在數十年間不斷充實擴張,統一遼東,越過長城,入主中原,取代曾為女真先人敬畏並效命的「天皇帝」的明朝成為新朝,明朝內部禍起蕭牆也是一個致命死穴。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明末抗金名將熊廷弼,因一次戰敗牽連,被魏忠賢砍下腦袋傳示九邊
從邊地的窮小知縣,到康熙的封疆大吏,于成龍如何創造廉能第一?
馮夢龍大張情教理論,在「三言」中突破找尋女權平等
范文程為多爾袞治國獻策不阿附,影響順治改祖制,康熙贊元輔高風
明秀才成皇太極首輔,為清廷入主中原建籌劃首功,卻險被多鐸奪妻

TAG:以禮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攤上一個最愛的首輔首鼠兩端,本可不上吊的崇禎帝不免一死
戰必輸,攻必敗,首鼠兩端的降將何以位居第一功臣
被李鴻章溺死的美國人——首鼠兩端,投靠太平軍失敗後被處死!
該國的「小動作」其實一直都沒有停止,首鼠兩端實在不值得信任
一國總統居然稱自己言論五分之二「是真的」,首鼠兩端不值得信任
明末軍閥,三姓家奴,從義士到鷹犬的西北王,首鼠兩端終被誅
中國想與這個國家結盟,但是該國不僅首鼠兩端,還打中國領土主意
首鼠兩端的英國人脫歐不算什麼,當年日本人玩得更絕
吳用真心叛宋降遼 宋江首鼠兩端問前程 被公孫勝的師父一言拍滅
首鼠兩端,割據皖北——誘捕英王陳玉成的清末軍閥苗沛霖
夷性狡獪——對大清朝首鼠兩端的阿睦爾撒納
240億美元也無法買到這個國家的「忠誠」,首鼠兩端不值得信任
首鼠兩端,割據皖北---誘捕英王陳玉成的清末軍閥苗沛霖
君子報仇12年不晚,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抨擊默克爾對美國首鼠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