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赤壁之戰竟為虛構事件?

三國赤壁之戰竟為虛構事件?

(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但是歷史上真的發生過赤壁之戰嗎?


赤壁之戰,是冷兵器時代一場膾炙人口的戰爭。因為它幾乎包涵了所有戲劇性的元素,比如強弱對比鮮明的軍隊,意志力堅強的統帥,反敗為勝的曲折歷程,還有氣貫長虹的英雄故事。這場被後人認定為意義重大的戰爭,是否真如人們傳統認識的那樣傳奇多姿?是否算得上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歷史上的赤壁之戰究竟是怎樣的?



三國赤壁之戰竟為虛構事件?


「草船借箭」是借來的故事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麼抗曹?「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戰五年後,曹操平定關中,率大軍南下進攻孫吳。孫權領兵迎戰,兩軍戰於長江水入巢湖的濡須口。曹操受挫,堅守營壘以待戰機。一天,孫權借江面有薄霧,乘輕便戰船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營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見江面水霧繚繞,孫軍整肅威嚴,恐怕有詐不敢出戰,下令弓弩齊發,箭射吳船。孫權的船很快便落滿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漸漸傾斜即將翻沉。孫權命令掉轉船頭,讓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穩後,孫權指揮戰船列隊,緩緩離去,曹操才明白上了當。這只是發生在孫權身上的一個故事,起初他沒料到船身會中這麼多箭,使得船要傾覆,僅僅是急中生智之舉罷了。他並沒有計劃「借箭」,史書中也沒說是草船。


自從有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後,人們就以它作為衡量、品評三國人物的標準,多數人只知道有《三國演義》,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諸葛亮。


三國赤壁之戰竟為虛構事件?



「周瑜打黃蓋」子虛烏有


人們通常認為,曹軍將戰船用鐵鏈相連,使得黃蓋的火攻奏效,實際上,曹軍的戰船之間並沒有用鐵鏈相連,只是首尾相連、銜接緊密,看上去好像連成一串。實際上,曹軍的船艦是用木板兩兩釘在一起,這樣船身晃動幅度大大減小,北方兵在船上可保持戰鬥力。同時,兩大船一體,可以即時進行接舷戰的步兵數量增多,特別令江東軍頭疼。江東水軍歷來以接舷戰制勝,如今接舷戰的難度變大,就不得不為此發愁了。


據《三國志·周瑜傳》記載,武鋒校尉黃蓋向周瑜建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在孫劉聯軍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黃蓋提出的火攻的確是上佳的方案。

三國歷史上並沒有黃蓋使用苦肉計,但詐降確有其事。黃蓋為保證無武裝的火船不被截擊而能夠順利地接近曹軍水寨,便向曹操投書詐降。《江表傳》記載了黃蓋的詐降書,他在詐降書里認為以江東地區六個郡的兵力,不能夠抵擋中原的一百多萬兵力,但是孫權、周瑜執迷不悟,妄想抵抗,所以,他為了避免與孫權、周瑜一起被消滅,情願向曹操投降。曹操告訴黃蓋的代表,接受他的投降,叫他於指定的日期帶自己的部隊與兵器糧草,乘船由南岸到北岸來。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為了使得曹操深信黃蓋不是詐降,而是真降,特地行了一番「苦肉計」,先叫黃蓋在舉行軍事會議的時候,公然冒犯周瑜。於是周瑜大怒,叫左右把黃蓋拖下去斬首,眾將領紛紛求情,黃蓋才倖免一死,改打了五十下「脊杖」,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


事實是,黃蓋不曾吃這個苦,也不需要吃這個苦。曹操很容易相信黃蓋的投降是真的,不是假的。第一,他的兵力比孫劉聯軍的兵力多。黃蓋不願與周瑜同歸於盡,是很合乎常理的。第二,曹操所能知道的關於黃蓋的情形是:黃蓋曾經做過孫堅的部下,資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未甘。第三,十幾年來各方的將領背棄原主而投降曹操的太多。曹操受降成習慣,因此對於黃蓋之降,沒有存太多懷疑之心。再說,黃蓋降了之後,落入自己的手心,想處置隨時即可,因此,曹操接受黃蓋投降。



三國赤壁之戰竟為虛構事件?


沒有東風,火攻依然可實施


一直以來人們均認定,黃蓋要火攻曹軍沿江停靠的船隊,必須藉助東南風。如果沒有東南風,則黃蓋火攻絕不能成功,得出這個結論是很片面的。


黃蓋在建議長途火攻突襲時,並沒有提及風向問題,而只提到曹軍船隻首尾相連,就可以進行火攻。根據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理事席龍飛的《中國造船史》一書分析,中國風帆技術出現在戰國時期,而到漢代則已經很成熟了。其中以三國東吳萬震所撰寫的《南州異物志》中對帆船技術的記載最為寶貴(《太平御覽·卷七七一》),這裡面就詳細記載了可利用側向風力的用盧頭木葉製成的帆,這種帆可以「其四帆不正前向」。因此,當時東吳水軍戰船裝備有可利用側風的帆是可以確定的。所以,黃蓋的火攻船,並不是必須正好沿風向開進,而可以利用側向風。加之周瑜、黃蓋多次在長江流域進行水戰,周瑜方面已經確認這個季節的風向均可以進行火攻。


退一步說,沒有風力的作用,火攻的計劃依然可以實施。黃蓋完全可以把裝滿了乾草的船,由南岸的上游之處,斜對著北岸的下游之處行駛,倚仗水力,而不是風力。蔡瑁、張允沒有捲入「反間計」。

歷史中的蔣干確系周瑜的同郡,也確實被曹操派去說服周瑜。但並非在赤壁之戰中,裴松之注《三國志》時把它記在赤壁之戰後,並且只有蔣干勸降,沒有中周瑜的反間計。蔣干「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縱然是這樣靈巧的辯士卻無法撼動周瑜的意志,歸來見曹操時蔣干還讚譽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這一段情節旨在為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的胸懷作佐證,但卻成為小說家為赤壁之戰添油加醋的作料。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利用蔣干傳遞了偽造的降書,使得曹操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產生了懷疑,並最終處死了二人,從而為周瑜去掉了一個大隱患,成為赤壁之戰周瑜取勝的關鍵。


事實上,史書上的蔡瑁、張允並沒有被捲入「反間計」之中,他們甚至壓根就不是曹操的水軍都督。《三國志·董二袁劉傳》談及蔡瑁、張允的時候,只論及二人是劉表的次子劉琮的黨羽,在劉表臨終時阻止劉表長子劉琦進見,而極力扶持劉琮上台。隨即曹操南征大軍將至,第一個跳出來勸劉琮投降的卻不是蔡、張二人,而是蒯越、傅巽、韓嵩等一班劉表舊臣。這幾個人共同的特徵都是躲避戰亂、客居荊州的中原人士,相比起蔡瑁、張允等荊州本土人來說,荊州的利益對於他們毫無意義,他們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更有好感,更願意納土歸降以求得一官半爵。因此曹操在得荊州後也大施恩惠,給蒯越等十五人封了侯。但點名的名單里並未出現蔡瑁、張允,可見二人雖然也位列歸降眾臣中,也得到了封賞,卻實屬才智平平,未能得到重用。


至於曹操的水軍都督是誰?史書上沒有記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以曹操用人的習慣而言,不可能用外人指揮這支龐大的水師。而曹操早在年初就在鄴城掘玄武湖操練水師,相信都督水師的人選在那時就已經選定。後來的文學作品出於塑造周瑜角色的需要,虛構了蔡瑁、張允統領水師又被冤殺的情節,也使曹操水軍一擊即潰在理論上趨於合理化。


從讀史的角度看,有關赤壁之戰的諸多細節與人們的傳統認識大有不同。當今學者對1800多年前戰爭真相的探尋能有多大程度的相合,已經無從考證,就算是更為客觀紀實的《三國志》所談及的赤壁之戰,可能也與真實戰役過程大相徑庭。今天留在人們印象中的赤壁之戰,更多的只是揚劉貶曹後一個失真的歷史故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浪漢印象 的精彩文章:

以情抗倭寇的十大名妓之一王翠翹,最終卻已跳海而亡結束人生
英雄無善終,他曾是歷史名將卻死得何其窩囊死於自己兒子箭下
他是清朝的一個傳奇人物,也是唯一一個讓慈禧欲罷不能的男人
年過七十的武媚娘為何永不停歇地尋找愛情?
大明王朝最短命皇帝朱常洛之死真的是因為縱慾嗎?

TAG:流浪漢印象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轉折之戰——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因《三國演義》而失真 曹操究竟是如何敗北的?
歷史上的今天:赤壁之戰因《三國演義》而失真 曹操竟然是這樣敗北的
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的罪魁禍首是誰?赤壁之戰的評價
你想不想了解一點真實的三國歷史?黃巾之亂、董卓專權、官渡之戰、赤壁之戰
《三國志》中,關於赤壁之戰,哪兩處互相矛盾?
三國之謎:赤壁之戰諸葛亮真的能借東風?
赤壁之戰之謎!還原真實的戰場!
歷史上赤壁之戰非諸葛亮之功,竟因為它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赤壁之戰的起因是因為蜀中三人
歷史上的今天:赤壁之戰因《三國演義》失真 曹操敗北的真相是?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的起因是因為蜀中三人
赤壁之戰曹操因何戰敗?
三國演義,為什麼赤壁之戰曹操不帶荀彧呢?
三國真相,赤壁之戰黃蓋大火燒的竟是烏林鎮
赤壁之戰的結局竟是曹操自燒戰船?
赤壁之戰的第一功臣是誰?
赤壁之戰背後隱藏的真相你都知道幾個?
三國管理智慧之孫權與赤壁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