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獨家】專訪姚明:人生「下半場」要開始了

【獨家】專訪姚明:人生「下半場」要開始了



2月4日,大年初八。


2米26的姚明抬起頭,11號,火箭隊球衣,冉冉升起,懸掛在了豐田中心的上空。他拿出了一張紙,那是早已備好的演講草稿,在這之前,他已經背誦了好多次,確保萬無一失,但在這個時刻,他又低頭看了看草稿。「當我走進球館,看到上方懸掛著我的球衣時,就知道我的第一個新年願望已經落空了。因為我本來許願,自己還能獲得一份十天短合同的」。



所有人都笑了,這是我們熟悉的姚明,幽默、輕鬆。


但在這個夜晚,這個姚明感謝所有人,所有人也感謝姚明的夜晚,他不全是輕鬆。因為,這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之後,他徹底告別球員時代,走向人生的「下半場」,更艱難,意義也更重大的「下半場」。
姚明的老前輩、前男籃國手張衛平代表騰訊體育向姚明提出了一個問題:「你的運動員之門關上了,下一扇門你準備怎麼推開?」
他想了想,抬起頭,「怎麼說呢?先得找到一扇門吧。」



01

/他的過去,讓人無可挑剔



你在NBA找不到另一個人像姚一樣,無論隊友、教練、對手還是球迷,都不會說他一句壞話。


姚明接受騰訊體育專訪,是在休斯敦火箭主場豐田中心的一個包廂裡面。

這個包廂,現在已經被詹姆斯-哈登的媽媽常年租了下來,但它一面牆上通體所貼的巨幅壁紙,依然是姚明作為球員時期的幾張賽場照片,沒有因為任何人的離去與到來而改變。那面牆上的姚明,一臉的青春朝氣,一身堅硬的肌肉線條。他用雙手將皮球高高舉起,側身看向籃筐,眼神堅定。


這是他留給火箭,留給休斯敦,留給全世界的記憶。



2月4日,姚明球衣在豐田中心退役2月4日,姚明球衣在豐田中心退役
「如果我讓你在此刻,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去最後一次的重新回顧你作為球員時代的自己,你會怎麼說?」


聽到了騰訊體育記者的問題,姚明低頭想了許久,他說:「你知道,我剛開始來的時候,把大郅當標杆。覺得他就是我來到NBA的榜樣。三四年後,我偶爾開始注意看著球館上空的那些球衣,覺得自己到了把他們作為奮鬥目標的時候了……」

之後的姚明,完成了一個中國球員可以在NBA里觸及到的最高成就。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8次全明星首發陣容,在整個486場職業生涯的常規賽中場均得到19分,9.2個籃板和1.9次助攻。


他用日復一日的訓練和比賽,將自己的天賦,優秀,努力,聰明和幽默帶到了大洋彼岸。打破了人們對於這個東方古國的慣有思維和意識偏見。現在這個網路時代,什麼時候都講求關係,推崇連接。而他卻早就用自己的身體和大腦,將幾十億的人群里那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文化和意識形態聯繫到了一起。


傑夫-范甘迪,2003-07賽季火箭隊的主教練,姚明在NBA的第二任教練,接受騰訊體育採訪時一再強調,「姚是一個優秀的人,你越接近他,越能發現他的優秀」。范甘迪說:「我看到了他的工作熱情,十分刻苦,全神貫注,言出必行,絕對地服從教練的安排……我總是欣賞他在打不好的情況下是怎樣表現的,他從不責備隊友和教練,總是尋找自身的問題,並找出需要改進的方向。」


他又說:「你在NBA找不到另一個人像姚一樣,無論隊友、教練、對手還是球迷,都不會說他一句壞話。」

太美好的東西卻來得總是短暫,一切都結束得太過突然。


2010年11月12日,姚明突然倒下在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514場比賽之中。那之後,他再也沒能回來。「要不是那些傷病,姚明的職業生涯可能會很久很久。我們可能拿到很多總冠軍了。」 曾經姚明身邊的那個小鋼炮洛瑞傷感地對騰訊體育記者說。


雖然他不能去現場為姚明見證最後的一刻。但是洛瑞卻將姚明球衣退役的這一天緊緊牢記。甚至火箭隊突然改了時間,他都是比誰都清楚。洛瑞還告訴記者,每次他叫姚明的名字,那個大個子因為左耳的聽力問題,總是要躬著腰,歪著腦袋轉向他,微笑著回應,「我一直在等待與他再一次見面。」




02

/該翻篇的,是時候翻篇了



該過去的總會過去。該翻篇的也要翻篇。再多的遺憾,現在提來也都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姚明的記憶並不只有美好。




「當年我們的球隊實力開始提升了,可是我卻開始受傷。等我再回來,沒過多久就徹底退役了。我最大的遺憾就是無緣總決賽。我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每次姚明提起內心的遺憾時,總是蜻蜓點水一般。他不願意多說那些如果。儘管這個問題總是無數次的縈繞在自己的腦海之中。



「我總在想,如果那年(與湖人)搶七,如果我再努力那麼一點點,是不是結果就會不同?我是不是還做的不夠?」



這就是為什麼當老闆亞歷山大告訴姚明,他將要在2017年的2月份退役11號的球衣時,後者的反應卻是驚訝不已。「我是很吃驚,我覺得自己沒有做到像那些球員(摩西-馬龍,奧拉朱旺,德雷克斯勒等等)那樣的貢獻。」




姚明仍然有些遺憾,未能在搶七大戰率火箭擊敗湖人姚明仍然有些遺憾,未能在搶七大戰率火箭擊敗湖人



但他身邊的人,都認為他配得上這份榮耀。麥格雷迪、路易斯-斯科拉、阿隆-布魯克斯……這些熟悉的名字,談到姚明球衣退役,異口同聲,「這是他應得的」。





與此同時,他們也同樣感覺到了,球衣退役,意味著姚明的球員人生徹底結束了。




姚明的好友,曾經在休斯敦陪伴他整個職業生涯的安迪(姚安鴻)特地從台灣飛了過來,目的就是為了陪著自己的好友,走完作為球員的最後一程。每次回來,他們只要都在這個城市,就一定會聚一聚。但是安迪感覺到了這次的姚明有些不同:「你能感覺到那些談話里更有感覺,更有感慨。因為這是他最後一次以球員的身份出席的活動。這之後,就再也不是了。」




接受騰訊體育採訪時,姚明沒有沉醉在回憶之中,突然,他停頓了一下,將傷感摒棄。「該過去的總會過去。該翻篇的也要翻篇。再多的遺憾,現在提來也都沒有太多的意義了,」姚明說。




隨著球衣升空的那一刻,姚明正式和過去那8年的自己說再見。他的奮鬥,他的成功,他的志願和他的遺憾都將永久塵封,深埋在他的內心深處。




「你知道,當我回憶過去的球員生涯時,它不是一部戰爭片,而像是一部生活片。就跟我在下午喝了一杯茶看書沒有任何區別。走過了的時候,就會平淡一點,輕鬆一點。」這句話時,姚明充滿了愜意和釋懷。



03

?

/

?

他的夢想,已經徹底改變



無論這些是不是我所喜歡的。我都要去了解和接受。



潘克倫,姚明在火箭前兩個賽季的翻譯,如今在NBA中國工作,他們經常聯繫。他眼裡的姚明,始終沒有太大變化,他和騰訊體育記者開了個玩笑,「如果說姚明變了,那就是他胖了」。




但姚明的變化實實在在地出現了。




2004年,姚明在自傳《我的世界我的夢》談到了退役後的夢想,「我想要在夏威夷買一棟房子,然後隱居一段時間去獲得夢寐以求的徹底的寧靜。我想要去探險,成為一個探險家。以及我應該不會去像其他球星那樣在退役之後去買下一支球隊。因為那牽扯了太多的商業和利益,還有太多的政治和黑暗面。而這些都是我不喜歡的。」




現在,他與十三年前的「夢想」背道而馳。




2016年,姚明參加全國政協會議2016年,姚明參加全國政協會議




他沒有獲得夢寐以求的徹底的平靜,他沒有去任何一個國家探險。他買下了母隊上海大鯊魚,主動牽扯進了他不喜歡的商業和利益,他還和其他CBA球隊一起,試圖推動CBA管辦分離。體育總局高層領導也從姚明身上看到了更多可能性,將他列入中國籃協主席的候選人名單。




去年9月的名人堂,當騰訊記者問起每當姚明做出任何選擇時,他的初衷是什麼?他說:「我漸漸意識到,在我的字典里,沒有喜歡或者不喜歡。就像是我剛來美國之後,我要去不停的適應和調整中美之間的差別。無論這些是不是我所喜歡的。我都要去了解和接受。」




「人總會長大,長大以後才知道了要承擔責任,以及責任的重要性。上了年紀,才知道該做的事情是什麼。」姚明笑著說他當年年少,所以才會書寫那樣浪漫的夢想。可當自己一步步成長,一步步走入人生的成熟階段之後才知道,那些曾經為之避恐不及的卻恰恰是他命中注定要去面對的事情。




就像是我們這些80後年少的時候總是幻想著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是長大後卻發現沒有哪次,你可以真正做到拎起包來,拍拍屁股就走。因為你已經上有老,小有小。他們每個人都在等待著你的關懷和照料,你要養家糊口,你要風雨兼程。




「沒辦法,因為這些該做的事情,如果他不做就沒有人去做。他有抱負,夢想,尤其是責任。」 他的好友王猛理解這個他眼中的男人多年的不易。




姚明是孤獨的,他幾乎是唯一土生土長的在中國體育大環境的土壤之下成長起來,又能夠影響世界和中國的成功範例。他是那個經歷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後,走出去又走回來的人。他是名片,是標籤,是使者。他的一句話,都可以擁有分量。




他要承擔太多的責任,肩負太多的使命。他是老闆,是商人,是慈善者,是政協委員,是文化傳播者,是中國籃球未來的掌門人。




姚明曾經說,他穿梭在兩個國家,可以用兩種語言做夢。但是現在的他,也做著夢,只不過是很多人的夢。




04

?

?

/

人生轉折,進入困難模式



時代潮流推動著姚明,讓他無法停留,無從歇息




再一次回到休斯敦,姚明有些不適應了。




他和騰訊體育記者吐槽休斯敦炎熱的天氣,還要抽時間去反覆默念和背誦自己的發言稿。他說這麼多年,自己的英文也逐漸生疏了,必須要不停的練習而讓自己的口語變得如從前般的流利。甚至,在出席一個商業的新聞發布會的台上,姚明還在嘴裡默念著演講稿。




2016年,中籃聯正式成立,姚明發表講話2016年,中籃聯正式成立,姚明發表講話



這種不適應很容易讓人想起七年前,從美國回到中國,從NBA回到CBA,他同樣也有著不適應。剛收購上海大鯊魚,與恩師李秋平分道揚鑣,以及後來又沒有與發小劉煒續約,都遭到外界抨擊,在NBA培養的美式思維,與中國國情進行著激烈碰撞;他的精打細算與CBA乃至中國體育的賠本賺吆喝形成鮮明對比。




他用了七年時間努力適應,努力改變,在數個賽季無緣季後賽之後,姚明才讓大鯊魚在2016-17賽季才揚眉吐氣,拿到半程常規賽冠軍。




更重的擔子又壓上來了,而且,他要改變的再不是他個人,又或者身邊的人,而是整個中國籃球的體制。




也許並不是巧合,正趕在他球衣退役的這一年,卸下一份重任的同時,姚明又迎來了新的歷史責任。按照體育總局透露的選拔籃協主席標準,從球員成就、球隊管理者經驗、業內地位、知名度、民眾影響力、國際視野、各方面認可度、利益牽涉最少等方面,就像是為姚明量身定做。




過去的三十年,姚明與他的前輩面臨的難題是「走出去」,從最早的宋濤,到第一個登陸NBA的王治郅,再到如今退役球衣的姚明,三十年來,中國籃球運動員的個人奮鬥目標已經告一段落,現在,是整個中國籃球尋求改變了。




當中國的體育產業未來有可能達到5萬億,中國籃球仍然一潭死水——管辦分離是姚明經常提到的,但也只是第一步,還有各種形形色色的問題,比如各自球隊的經營狀況,CBA何時能夠盈利;比如外援政策是否需要改變,本土年輕人該如何發展;又比如,該怎麼尋找以及培養另一個姚明?




這些問題積累在一起,且到了不得不改,又不知如何去改的時候,前三十年,乃至在中國籃球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姚明,再一次被飛速發展的時代選中,並不讓人意外。




走進人生「下半場」,姚明能否再度成功?走進人生「下半場」,姚明能否再度成功?




一位CBA投資人告訴騰訊體育:「在姚明的身上有很多壓力和責任。有很多前人都沒有做以及不能做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無條理的狀態,制度的缺失,職業化程度的低下,那依舊是計劃經濟和舉國體制遺留下來的問題。所有的問題,姚明都要帶回一種新的思維去進行調整和適應。他自己要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當年做球員是根本無法時去想像的。但是現在一切都擺在了面前。大家都在等著他去想去做,看著他怎麼去做。」


時代潮流推動著姚明,讓他無法停留,無從歇息。只是,姚明面臨的形勢,甚至比他成為NBA狀元、球衣退役更加艱難。


現在的姚明,已經無法找到標杆,也無法在一個成熟的系統中拼搏,人生翻篇之後,他成了唯一,所有人都看著他,等著他。他要做的,不再是個人在球場上的榮辱得失,而是中國籃球在全民層面的普及與推廣,中國男女籃國家隊競技水平的提升,CBA整體商業價值的開發,政府、球隊、從業人員等各方面利益分配,CBA球員流動機制的改革,年輕球員留洋深造路徑的開放……


成功,不過是錦上添花;失敗,他很可能會墜入谷底,前三十年積累的名聲、榮譽焚毀殆盡。



但姚明仍然決定去尋找那扇門,然後,推開它。



陪伴姚明多年的好友安迪告訴騰訊體育,「很多人覺得姚明的籃球夢只是在球場上,但是我相信他對籃球的一些理想,一些夢想不止於此」。


過去的十五年,他改變了我們中的很多人,幫助我們實現了很多夢想,但我們仍然希望,在未來的十五年乃至更久,他還能繼續改變更多的人,實現更多的夢想。




結語


說再見的時刻,終於還是要來了。


姚明深吸了一口氣,才抬起了頭。眼中的紅剎那間被冷靜壓制到快速消失。他笑著看著對面的每一個來賓。老闆亞歷山大已經有了老態。 奧拉朱旺也花白了鬍鬚。 麥迪做了解說員後就愛帶個文縐縐的眼鏡。弗老大的臉上寫滿了人事全非。只有巴蒂爾看起來沒有太多的變化。



在那姚明已經背的滾瓜爛熟的演講稿里,提到了那裡的每一個人。他們都在大姚的職業生涯里陪伴著他走過了日日夜夜, 歲歲年年。


「那是我來到美國過的第一個春節。當我走下賽場看到我的隊友和教練拿著紅包在等著我。他們都祝福我春節快樂。我打開紅包裡面有兩塊錢……」那是姚明最珍惜的故事。每當別人問他,他總說自己忘記了很多過往。反倒是15年前的那個瞬間,讓他永遠不忘。


「後來我將那裡的1張紙幣一直帶在身上,跟著我到處去走。我知道不管我走到多遠的地方,只要看到那一張紙幣,我就找到了家。」這是姚明作為球員身份里說的最後的一句話。


語畢,掌聲四起。無論是身穿11號球衣來送別姚明的那些老球迷,還是其他只是來看場球的觀眾。無論是觀眾,還是工作人員。無論是白人,黑人還是黃種人。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掌聲經久不息。


這就是姚明這麼多年都一直在做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他的球衣有資格永久高懸在這座球館上空的原因。


時間終於來到了這裡。全場大喊3,2,1!


蓋在球衣上的黑幕布緩緩拉起。11號這個數字和屬於他主人那有些遺憾,有些短暫但已經做到精彩紛呈的故事永遠定格在了那裡。


姚明人生的下半場哨聲也正式響起…


熱門導讀:



再見青春!姚明火箭球衣正式退役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NBA 的精彩文章:

【預告】6日視頻直播3場精彩比賽 今日綜述:勇士加時惜敗國王
【里程碑】詹姆斯再破科比紀錄 加冕最年輕28000分先生
【解析】拉文受傷反成森林狼利好 轉型第六人是唯一出路

TAG:騰訊NBA |

您可能感興趣

專訪姚明:人生「下半場」要開始了
專訪伊涅斯塔:人生上半場中場大師,下半場酒庄莊主
獨家專訪鄧文迪:「天梯」可以把任何人聯繫在一起
彭博社專訪陳天橋:要和前半生的自己告別
【獨家】專訪庫里:笑到最後 才能笑得最甜
專訪陳赫:今年最開心的事就是我有女兒了!
【獨家】專訪哈登恩師:我是他半個「父親」
【獨家】專訪周琦:和哈登擋拆是球隊戰術 上場就要盡全力
【獨家】專訪詹姆斯:遇見十八歲的自己 就陪他起起落落
專訪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平哥」獨家專訪,新作爆料了!
專訪王子文:今天Dior秀場的所有單品都給我來一打!
【獨家專訪】那位站上今晚蘋果新品發布會舞台的華人,他的名字叫陳星漢
【專訪】陳楚生,一個偏執音樂人的重新開始
專訪黑客楊卿:路上看到一枚有「蒼老師」的U盤,要撿嗎?
【獨家】專訪庫里:誰說我變了?我只做自己
媒探專訪喵星人:我都霸屏了,你居然還沒寫出10W
「星專訪」宣璐:梨渦少女來報道,舞出人生新篇章
全球鋒報負責人專訪:一位從戰場來的視頻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