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年後回來,不妨科學的嘗試「輕斷食」來恢復體重

年後回來,不妨科學的嘗試「輕斷食」來恢復體重

點擊上方「話食」可以訂閱哦

年後回來,不妨科學的嘗試「輕斷食」來恢復體重


話食 百科


挑選有趣的「」品問題


以專業、靠譜、通俗的答案


」給大家聽

年後回來,不妨科學的嘗試「輕斷食」來恢復體重


本期作者:趙力超 | 美編:陳敏樺、趙力超

年後回來,不妨科學的嘗試「輕斷食」來恢復體重



大魚大肉的節後

想必很多人在體重秤上痛不欲生


在身體已經失去節制


膀大腰圓


往高血脂、脂肪肝奔去的當口


不妨科學的嘗試

輕斷食


來恢復健康身材

年後回來,不妨科學的嘗試「輕斷食」來恢復體重


什麼是輕斷食?


輕斷食並非有些人理解的禁食、長期斷食,是指在1周內相對正常飲食5天與節食2天相互交替進行。最早由英國醫學博士Dr. Michael Mosley提出發起,中國也有類似一說——辟穀,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


輕斷食可靠么?


先聽聽專家怎麼說: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認為,如果平日大魚大肉,可以用這個飲食方法。如果平日就吃得不多,肉蛋奶不足,怕涼怕冷,消化不良,營養不良,那就盡量不要採納。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應鐵進教授認為,以能量平衡的角度來看,需要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攝入的平衡。依靠「輕斷食」,可以讓總熱量降低,對控制體重有一定的幫助。


美國國立衛生院衰老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NIA)指出,間歇性斷食對人類健康和壽命的影響都是尚不明確的(currently unclear);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NHS)網站認為,隨著BBC節目而走紅的間隔斷食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證據都很有限;美國糖尿病學會也指出,現在斷食的益處還有待長期研究驗證,並著重強調它的安全性問題值得警惕。


鏈接: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807/

年後回來,不妨科學的嘗試「輕斷食」來恢復體重



話食君總結:


現在過年,基本沒有吃不飽,大多數都是吃飽了撐的要死,而且又以大魚大肉居多。這種情況下,嘗試一個月的輕斷食,對身體健康的恢復是非常有幫助的。請注意,恢復健康就好,連續幾個月的過度輕斷食,往往會造成低血糖和飲養不良。


而且,並非人人使用輕斷食都安全有效,本身患有慢性病、體弱的人士不可輕易嘗試輕斷食,就算剛過完年。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飲食不規律會引起更大的危害。


又而且,如果您是體育愛好者愛好者,輕斷食也要慎重。過完年只要按以前規律回復體育運動,自然就會恢復健康。


怎麼輕斷食?


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黃英提出,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一周時間內間隔選擇兩天,如周一和周四或者周二和周五等。在總量一定的情況下,粗糧、水果、蔬菜可以根據喜好自己選擇,自行搭配。


例如:5天相對正常飲食,全天食物包括:主食175克(約含粗糧一半),脫脂奶或者無糖豆漿250ml,總肉類100克(以白肉為主),葉菜和瓜類菜600克,一個200克左右的水果,油20ml,鹽5克,水大概2000ml,同時每天鍛煉約半個小時;2天低熱量飲食約500kcal/天,全天食物包括:主食50克、雞蛋1個、肉類50克、蔬菜250克、水果200克、脫脂奶250ml。


資料來源:


http://news.163.com/15/1106/07/B7NJ3I9100014AED.html

年後回來,不妨科學的嘗試「輕斷食」來恢復體重



此外,還要注意:


選擇自己容易控制的日子進行斷食


進行斷食時應循序漸進,無論是斷食時間還是對熱量的控制量,都宜慢慢增加,當出現低血糖癥狀時,應及時補充糖分,並隨時終止斷食。


斷食期間的勞動或運動量不宜過大。


斷食期間應注意多補充水分,並且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複合維生素、蛋白質等的補充。


在非斷食期間,應保證飲食多樣化和營養充足,如有充足的全穀物、蔬菜水果、魚蝦畜禽蛋瘦肉、奶製品、大豆及堅果等。


斷食結束後應盡量避免暴飲暴食來獎勵自己。。。。


資料來源:


http://www.chunyuyisheng.com/webapp/news/83090/detail/

年後回來,不妨科學的嘗試「輕斷食」來恢復體重



已閱留爪 (?′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話食公益科普 的精彩文章:

SCI重磅,肆虐全國讓孩子備受痛苦的諾如病毒有望被攻克
銅綠假單胞菌是飲料重災,食藥局近期通告50批次食品不合格
食物過敏:你以為是吃錯東西了,想不到竟是腸道菌群在作祟
SCI告訴您掉在地上的食物過多久撿起還可以吃
儘管同是立冬,進補還應因地而異

TAG:話食公益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飲食+適度運動,讓我成功瘦下來了,沒有反彈
搞懂這些終於可以科學的瘦下來了
這不科學啊,我吃的少了,體重反而增加?
媽的不科學,試了一下,根本尿不出來!
聽起來很假但其實是真的科學知識, 原來你可以用冰來起火
科學家說,糞便可能是未來的燃料
百年難遇的五穀雜糧養生小偏方,看起來不科學但是最真實!
產後科學的恢復身材這樣做就可以了
科學家提出多重互動世界理論,或可讓你回到過去,但只能看或拍照
如何科學的來減少體脂率?
分享自己科學備孕成功的經驗,想要寶寶的可以來看看
這張光合作用能量轉移的動圖,終結了科學家幾十年來的爭論
斷奶最佳季節來了,這份科學離乳手冊給需要的你!
科學看待體重與身材的關係,體重並不是越輕越好
得了腎臟病,還在被這些不靠譜的忌口方式「蠱惑」?科學飲食吃起來!
科學家們終於找到讓乳頭硬起來的神經了
科學界無法解釋的「死亡幽潭」,卻引來眾人爭先恐後跳進去
他在太空生活一年,回到地球後,身體的變化,讓科學家都震撼
漲姿勢了,原來我們常說的「一孕傻三年」能用科學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