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土木堡之變: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土木堡之變: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明正統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向明朝政府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製造釁端。遂於這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



土木堡之變: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元朝末年明朝初年蒙古分裂為兀良哈部、韃靼部、瓦剌部三部。其中,瓦剌經過長期發展,勢力增強,瓦剌首領也先統一蒙古,並有吞併中原之心。


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也先進攻大同的一路,「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明史紀事本末》卷32《土木之變》)。


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於貓兒庄。大同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準備親征。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


7月16日,英宗和王振率50餘萬大軍從北京出發,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隨征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19日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


土木堡之變: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本欲使英宗於退兵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行軍路線屢變。至宣府,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3萬騎兵被「殺掠殆盡」。


13日,狼狽逃到土木堡,瓦剌軍已緊逼明軍。土木堡地高無水,將士饑渴疲勞,倉猝應戰。瓦剌軍四面圍攻,騎兵蹂陣而入,揮長刀砍殺明軍,「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殺」。於是明軍士兵「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朱祁鎮與親兵乘車突圍,不得出,被俘。隨征大軍幾乎全部戰死,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以棰棰死。明50萬大軍,「死傷過半」。這次戰役,明史上稱為「土木之敗」。這次大敗影響深遠,成為明王朝由初期進入中期的轉折點。


此一戰役,明軍死傷數十萬,文武官員亦死傷五十餘人。英宗被俘消息傳來,京城大亂。廷臣為應急,聯合奏請皇太后立郕王即皇帝位。皇太后同意眾議,但郕王卻推辭不就。文武大臣及皇太后正在左右為難之時,英宗秘派使者到來,傳口諭命郕王速即帝位。郝王於九月初六登基,是為景帝,以第二年為景泰元年,奉英宗為太上皇。瓦剌俘虜明英宗,便大舉入侵中原。並以送太上皇為名,令明朝各邊關開啟城門,乘機攻佔城池。十月,攻陷白羊口、紫荊關、居庸關,直逼北京。


土木堡之變: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也先大兵逼近北京城,勢不可 擋,明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提出南遷都城。兵部侍郎于謙極力反對遷都,要求堅守京師,並詔令各地武裝力量勤王救駕。隨後,調河南、山東等地軍隊進京防衛,于謙主持調通州倉庫的糧食入京,京師兵精糧足,人心稍安。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十月初六,也先挾持英宗入犯北京,京城告急,北京保衛戰開始。


明景帝讓于謙全權負責守戰之事。于謙分遣諸將率兵22萬,於京城九門之外列陣,並親自與石亨在德勝門設陣,以阻敵人前鋒。十三日,于謙派騎兵引誘也先,也先率數萬眾至德勝門時,明朝伏兵衝出,神機營火器齊發,將也先兵馬擊潰。也先又轉攻西直門,城上守軍發箭炮反擊,也先又敗。京師之圍解除。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蔣 的精彩文章:

納粹德國那些兇狠惡毒罪行累累的女戰犯
鴉片戰爭最屈辱 盤點那些讓中國歷史轉折的戰役
揭秘被美軍佔領後日本的「戰後新娘」
知己知彼:美國M60系列主戰坦克

TAG:黃蔣 |

您可能感興趣

大明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轉折點居然是于謙?
土木堡之變定策力挽狂瀾 土木堡之變結果驚異
明朝土木堡之變真相,新皇帝為何沒殺明英宗朱祁鎮?
剖析詭異的「土木之變」,一人之私導致明朝衰敗
大明的戰爭之第十章——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中被俘的明英宗,如何躲過「美人計」的逼降?
土木堡之變後最關鍵的四天:挽救大明帝國的紫荊關之戰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武將們策劃的驚天陰謀?
萬里長城竟是明代才成型?「土木堡之變」掀起明帝國邊防建設熱潮
美麗下沙,灘涂之變
奪門之變,最大的勝利者不是複位的明英宗,而是徐友貞
靖康之變和土木堡之變同為華夏恥辱,被俘的兩朝皇帝為何命運不同?
本能寺之變反轉劇情:義昭黑幕說?
靖康之變和土木堡之變同為華夏恥辱,被俘的兩朝皇帝為何命運不同
奪門之變,最大勝利者不是複位的明英宗,而是徐友貞
靖康之變後,宋徽宗跟金朝差點又打了一仗
屈辱的土木堡之變,連皇帝都被活捉了?!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是如何力挽狂瀾守住大明半壁江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