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香嚴童子菩薩,是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菩薩之一。曾聞如來教,於清凈室修習禪定,見諸比丘燒沉水香,諦觀此香而悟道,故號香嚴,又因得童真位,故名童子。香嚴童子菩薩因香發智,以智定之香莊嚴法身,觀幻有即空之相悟入藏性,一瓣心香,遍入萬行,滅眾垢染,普利含識。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香嚴體空自圓融,無塵不是解脫門


楞嚴經 · 香嚴童子香塵圓通章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瀋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楞嚴經》中,香嚴童子菩薩因觀香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則香嚴體空,去無所著,來無所從,塵境如如,由是意消發明無漏,由香塵而入圓通。經云: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瀋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經中,香嚴童子自稱得阿羅漢,實則從菩薩受稱,由於文中所敘述的是菩薩昔日所證,初得小果,後於佛所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香嚴童子菩薩觀香塵而入圓通,以塵與法界皆為假名而性空故,一名一切名,一義一切義,直向一塵中辨取,便可入解脫之門。如藕益大師《贈調香居士序》中說:「六塵之體,無非法界。可熏發菩提心者,尤莫若香。然香即法界,何止熏發菩提?直謂菩提可也。又既謂菩提,亦可謂十界染凈百界千如。又既謂百界千如,則不必更謂之香。又不謂香,亦何必謂百界千如?香也,百界千如也,皆名字也。名字性空,一名一切名,一義一切義,何所謂行布,何所謂圓融。而行布圓融二義,不期成而自成。所以總別同異,成壞六相法門,直向一塵中辨取,如一香塵,一切諸塵,一切諸法無不爾,通此可入鬻香長者解脫門矣。」

此即《楞嚴經》中文殊菩薩所言:「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凈。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世間種種妙香,無如戒定慧之真香。戒定慧香,無體本空,無來無去,故曰真香。而真相香種種,無不在人身語意的靈明覺照之中,若一人清凈,則多人清凈,一世界清凈故,多世界清凈。從此一門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門。如《贈調香居士序》云:「十大香王,元未嘗不在娑婆國土,只今現前身口,即戒香種,心知寂然之體,即定香種,覺了靈明之念,即慧香種。戒定慧之種備,則禪教律之本得矣。居士試取而調之,使馨芬郁發,一人清凈故,多人清凈,一世界清凈故,多世界清凈。俾此五濁惡世,人人得無根信,如伊蘭木出栴檀香,誰謂苕水非熙連河,長者非即毗盧遮那法界藏哉?」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昔西域異見王,問波羅提尊者:佛性在何處?尊者答:佛性在作用處。王曰:當作用時,其處有幾?尊者曰:當作用時,其處有八,在胎名身,出胎名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舌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只在一塵。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識者喚作佛性,不識喚作精魂,可知法性無處不周遍,皆是入處。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故《宗鏡錄》云:「香嚴童子因香悟道,乃至虛空藏菩薩因空悟道,則知自性遍一切處,皆是入路,豈局一門,而專以蚊蜹之愚,翻恃鷦鷯之量?且法無遲速,見有淺深,遮障之門,各任輕重。是以文殊菩薩頌云: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妙香供佛無量義,德香濟度阿僧祇


香是諸多供養如來聖眾的善妙供具之一。菩薩以塗香、燒香、燈燭等種種莊嚴供物,於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前、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處,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華嚴經》卷十五還記載了修行者以無量香蓋、無量香幢、無量香幡、無量香宮殿、無量香網、無量香像、無量香光、無量香焰、無量香雲、無量香座、無量香輪、無量香住處、無量香佛世界、無量香須彌山王、無量香海、無量香河、無量香樹、無量香衣、無量香蓮花,如是等無量無數眾香莊嚴,供養如來。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香為佛使,故散之以表三業清凈,感應道交。《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卷六云:「五濁穢世,臭不可聞,當夜暗時,黑不可見,欲求三寶天神,常居於此,護念我等。故常焚妙香,以解其穢。」《僧史略·行香唱導》云:「香也者,解穢流芬,令人樂聞也。原其周人尚臭,冥合西域重香。佛出姬周,遠同符契矣。經中長者請佛,宿夜登樓,手秉香壚,以達信心。明日食時,佛即來至。故知,香為信心之使也。」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佛經中也常用香之芬芳遠聞,來比喻行者之德。智者大師《維摩經略疏》卷十記載:「香是離穢之名,而有宣芬散馥馨香之用,故《無量義經》『道風德香熏一切』,理中無上戒定慧香芬芳叵竭,故名為香。」《楞嚴經》中以「香光莊嚴」比喻念佛人浸潤於如來莊嚴功德,如同制香者染上香氣一般,「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增一阿含經》云:佛言有妙香三種,謂戒香、聞香、施香。此三種逆風順風皆香,最為殊妙,無與等有。今詳戒香為因,能生定、慧二香,解脫、解脫知見二香,即果,從因以名之。世尊從無數阿僧祇劫修鼻神通,悉知分別一切諸香。


《菩薩處胎經》卷二記載,三界所有香,不如戒香勝。菩薩證得不退轉果,以涅槃香、德香為至勝。若論佛香,則億百千劫不能盡。經中世尊說頌曰:


「摩伽山所出,花香及栴檀,三界所有香,不如戒香勝。戒香滅眾垢,往來入無間;菩薩不退轉,涅槃香第一。譬如善射人,仰射於虛空;箭勢不盡空,尋復墮於地;德香遠無際,終不有轉還。今說佛身香,戒、定、慧解度,於億百千劫,不能盡佛香;若於千萬劫,佛贊佛功德,大聖不能盡,佛身戒德香。諸佛威儀法,授前補處別,口中五色香,上至忉利天;還來至佛所,繞佛身七匝。諸天散花香,稱嘆未曾有;定香遠流布,濟度阿僧祇。」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佛經中也常以心香供佛來讚歎精誠供養。以心香作供養,佛門中常稱為「心香一瓣」,成為修行者與諸佛菩薩最為深密的默契,如《華嚴經·賢首品》云:


「供養一切大德尊,又放光明未香嚴種種未香聚為帳,普散十方諸國土,供養一切大德尊,據此全賴誠心觀想,以為供養,則一瓣香,遍滿十方,成光明毫,奏天音樂,焚天寶香,呈天餚饍,設天寶衣,演大法義,一一互遍,彼彼無礙。唯誠心觀想所成,如是朝夕進香,如是朝夕課誦,如是念誦禮拜,如是懺悔求願,則三寶天神,感應如響,是以每日,恆用香花燈水,朝夕承事,當極誠敬,其所得福報不可思議。」


以香為佛事,是菩薩悲憫有情、同趣佛智之大行。如《宗鏡錄》卷二十四云:


「香塵為佛事者,即香飯普熏三千大千,及欲色界,諸天聞香入室;又燒香者,謂以智火發輝,萬行普周遍故;塗香者,以性凈水和之飾法身故;粖香者,以金剛智破令無實故;又如慈悲不凈觀等斷諸惡者,如安息香能辟惡邪,正見智能無惡不斷;又十善行等生歡喜香,如沉檀等;即攝根器,行施悅自他。」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燒香是在禪宗叢林的諸多法事中非常重要的儀式,乃遍至法界之義。燒香時如天上樹王之之開敷,香氣隨逆風、順風而自然遍布,又如一一功德由智慧之火所焚,解脫風所吹,能普熏一切。禪林中,燒香侍者是在法會中持香盒者,屬於兩序大眾的西序,是侍寮之首領。如《百丈清規證義記》:


「凡住持說法,如上堂小參等,鳴三陣引磬時,(燒香侍者)出位拈香三瓣,展大具三拜。起具問訊歸位,又上堂、上供、祈禱、掃塔、小參等事。當預燒爐候用,雙手高捧齊眉,在住持前行。」

香塵圓通因香悟道的香嚴童子菩薩



燒香乃遍請十方一切凡聖,表呈福事、要事的儀式。《法苑珠林》卷第四十二載:「《增一阿含經》云:若有設供者,手執香壚,而唱時至,佛言香為佛使,故須燒香,遍請十方。既知燒香本擬請佛,為凡夫心隔,目睹不知,佛令燒香,遍請十方一切凡聖,表呈福事,騰空普赴。」蓮池大師《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二「行上堂召請法事」中記載有一則上香儀軌:


振鈴執爐,述燃香偈咒:


「諦此妙香緣起法,本來無物即真空;太虛周遍盡香雲,即此難思為妙假;非有非空皆絕待,雙遮雙照必亡中;仰憑中觀妙心香,是日殷勤修法供。」


世尊有燃香真言,謹當宣誦:「唵什伐栗多末你,阿缽羅句吒蘇破啰尼,毗迦知,虎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林網 的精彩文章:

立春:祥鹿銜花又一春
明賢法師:兵者不祥之器,和平塑造一國之國格
古人讀的佛經是啥樣的?快來看看金泥寫本《妙法蓮華經》經卷
我們不創造佛法,我們只是佛法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索達吉堪布:感謝揭露你過失的人

TAG:禪林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圓明子道長悟道詩
馬祖道一悟道故事:磨磚作鏡子
尊师悟道灵性通
馬祖道一禪師悟道因緣
尊師悟道靈性通
百丈山懷海禪師悟道因緣
每周一縷書香|悟道靈樞 一針祛疾,上守機神 工獨有之
虛雲老和尚的悟道因緣
為霖道霈禪師悟道因緣
品茶如同悟道
【紅塵悟道】平淡如水
剎那悟道,皆宿世之功
大聖心猿 靈石遇風化心猿猴王悟道求長生
問道、體道、悟道八仙宮
問茶:存茶,悟道
佛陀睹明星悟道 究竟悟到了什麼?
邱漢橋:悟道水墨
老子英雄兒好漢:王陽明父子高潔人士,一個不向宦官劉瑾屈服,一個龍場悟道此心光明
著名畫家邱漢橋:悟道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