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有一種「浴屍」風俗,喝下浴屍水後能避免死者下地獄

明代有一種「浴屍」風俗,喝下浴屍水後能避免死者下地獄

在明代,官員、太監、僧人死後,朝廷予以旌表,甚至由朝廷出資,替他們營葬,這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制度。就是所謂的「賜葬」,也是為人臣者一生最高的榮譽。

明代有一種「浴屍」風俗,喝下浴屍水後能避免死者下地獄

僧人死後賜葬,始於正德年間。正德八年(1513年),大慈報恩寺灌頂大國師也舍窩死後,武宗命工部造塔葬之。當時工科給事中上奏反對,認為按照舊例,沒有為國師營葬之例,工部也據理力勸,但武宗不聽,而且親自下令,以使僧人賜葬成為一種制度。

既然是辦喪事無論官方還是民間,當然得以哀為主。依據傳統喪禮,人死後,喪家當有殮、殯、哭、吊、奠這幾項禮儀。在現在的很多農村裡,還有很多類似的風俗被保留了下來。

所謂殮,即盛殮死者,有「小殮」與「大殮」之別。小殮,在死的第二日舉行。大殮,則在小殮的後一天。殮當根據家財量力而行。

所謂殯,即葬死者於墓,當按時而行。所謂哭,即孝子哀思,當哀而不文。所謂吊,即古代的「知生者吊,知死者哀」。所謂奠,就是設靈堂以安慰超度死者。

明代有一種「浴屍」風俗,喝下浴屍水後能避免死者下地獄

在明代民間,斂前有「浴屍」這一道程序。按照民間的一種說法,如果親子能飲下屍體的洗澡之水,那麼死者就無入地獄之苦。

殮有大、小之分,在一些士大夫家族,除了客死他鄉之外,一般不用殮,只是讓死者手足伸舒,巾服端正,僅此而已。如果時值炎暑,大殮也不拘泥舊禮,一概變通而行。在嘉興、湖州一帶,凡是祖、父客死他鄉,棺柩一般不入室。據說「冷屍入後,人不利也。」

至於殯,多拘於繁縟之習,以奢侈為榮。如在杭州,有一位姓王的富室,替父親舉喪,喪儀繁盛,驚動了整個杭州城。

哭,原是孝子對死者表示哀思,應該是出自內心的真誠,所以明人有「天下哭死皆真」之說。然在嘉興、湖州,哭的時候全都失真,哀痛很少。究其原因,據說「牽扯生人事多」。換句話說,死者去矣,生者卻為爭奪遺產而明爭暗鬥,無心為死者致哀,不過虛於應付而已。

明代有一種「浴屍」風俗,喝下浴屍水後能避免死者下地獄

吊禮在明代民間喪儀中也有變化。按照傳統的禮儀,吊是為了「生者」,而哀才是為了「死者」。在明代,已非沿習古禮,而是一概對死者行拜禮,生者在旁邊答謝。所行吊禮,全施四拜之禮,或者接連叩頭。

奠禮在明代大多過於奢侈。喪家一有喪事,就請客征禮,祭奠之物,有大盤、蜜樓、人物、閣樓、飛走、銘旌之類。更有甚者,喪家還實行「散孝帛孝布」的儀式,給他人送孝帛、孝布一類的「凶物」,讓別人替自己親人掛孝。

按照明代的制度,喪禮一般守孝27個月,算是「三年之期」。湖州人在終制之日,出外還是素青服,而居家則用素服。

明代有一種「浴屍」風俗,喝下浴屍水後能避免死者下地獄

有些號稱「心喪」的孝子,直至守制滿三年,才穿吉服。需要指出的是,明代的士大夫居喪期間,在接待客人之時,大多頭戴蘇巾,身穿深衣,顯然已是俗化的表現,在一些正統的士人看來,顯然也是非禮的行為。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一個中文系博士,論國學功底可能遠遠不及秀才
一個庸臣、叛臣,竟然成了朱棣篡位的「第一功臣」
十三爺允祥的家底深厚,留下的寶貝子孫賣了四十多年
大清做了一件曠古未有的事,歷朝歷代想都不敢想
想在科舉中作弊,似乎太低估了「八股文」的能量了

TAG:左都御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床頭朝向有講究!以下可怕風水格局一定要避免!
橡皮筋加上紙,簡單擺弄一下,還能避免吸入霧霾
雨天走路褲子上總會被濺泥,這樣走能有效避免!
地球有朝一日必滅亡,但唯獨這種不可避免!
尿液呈現這種顏色要警惕,腎炎悄悄上了身,早看避免後悔!
特種兵傘降滲透敵後,如何避免被敵人發現,也避免相撞?
跑步如何避免出現肌肉腿,怎麼才能把脂肪瘦下來?
鞋櫃擺放也有風水之說,這些禁忌避免掉,想不發財都難!
廚房風水如何擺放,知道這些可以避免水火相衝
避免家中出現這種情況,意味著文曲下凡,孩子必然前途無量!
准媽下面出現這些癥狀就是感染臟病!這樣才能避免感染胎兒!
順產這麼做就能避免側切,孕媽快看看!不然這地方白挨一刀太受罪
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這條糖尿病線,你手上有沒有?不花一分錢,避免截肢、失明
產後乳房縮小下垂真的很可怕,如何避免?
如何避免棚室蔬菜澆水後容易發病,這裡有詳細說明
每一個被磨蝕的人,都有抗爭過!如何避免時間慢慢磨蝕了你的銳氣?
懷孕期間不可觸碰的風水禁忌,生男孩避免流產!
打麻將也是有風水禁忌 避免這5個風水禁忌 打麻將才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