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華人科學家團隊揭開紅細胞的「缺氧記憶」背後的分子機制

華人科學家團隊揭開紅細胞的「缺氧記憶」背後的分子機制

白皚皚的雪山風景賞心悅目,但架不住高海拔地區稀薄的空氣帶來的缺氧就不那麼美好了。不過人體自有其適應能力。總體而言,人類第二次登高時會比第一次更快速地適應高海拔。


根據本周《自然-通訊》發表的研究Erythrocytes retain hypoxic adenosine response for faster acclimatization upon re-ascent,這是因為紅細胞對前一次登高產生了「記憶」。研究人員在小鼠和人類身上發現了參與這種反應的關鍵分子路徑,或許有助於認識可以緩解缺氧有害作用的治療方法。


為了抵抗缺氧,我們的身體會產生適應性反應以促進氧氣傳輸至組織。其中一種反應是釋放一種名為腺苷的化學物質,它可以阻止血管外滲,緩解炎症,引起血管擴張以減少組織損害。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反覆進入高海拔環境能夠更快速地適應低氧環境,但是其中涉及的分子基礎仍不清楚。

華人科學家團隊揭開紅細胞的「缺氧記憶」背後的分子機制



eENT1是消除細胞外腺苷的主要因素。


Songet al.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夏陽及同事報告發現了負責增強腺苷信號傳導的關鍵成分。他們發現,一種名為eENT1的紅細胞蛋白在登高的人類體內和低氧環境中的小鼠體內均降解了。損失這種蛋白讓腺苷可以在血漿內快速聚集,抵抗缺氧性組織損害。人類初次登高引起eENT1水平下降,再次登高後維持了這種狀態,紅細胞的這種「缺氧記憶」使人類能夠更快適應。

華人科學家團隊揭開紅細胞的「缺氧記憶」背後的分子機制



缺氧條件會通過腺苷-ADORA2B-泛素信號下調eENT1水平。


Songet al.

這一研究可能有助於醫學研究。除了登山等環境因素,缺氧在如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疾病,以及貧血等情況下都會出現。作者認為在治療上靶向eENT1蛋白降解路徑或許有助於對抗缺氧的有害作用。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克米倫nature 的精彩文章:

從恐龍到雞:雞喙是如何出現的?
熊貓給你來拜年 咦,為什麼熊貓有6個手指?
成本僅需20美分的手動離心機,會成功嗎?
青藏高原何時開始有人類定居?最新研究認為是7400年前

TAG:麥克米倫nature |

您可能感興趣

美海軍教練機年老缺氧 副總統公子帶頭罷飛
《缺氧》家用型蒸餾器詳解
為何藏族人能在缺氧高原生活?科學家找到驚人原因
令人缺氧的操作
科學家發現瀕死體驗與大腦缺氧有關
胎兒宮內缺氧的信號
「缺氧訓練」使T細胞表現更出色
《缺氧》新版本無黑科技無BUG前期開荒技巧分享
缺氧制氧機怎麼做 電循環制氧機製作教程
美國最先進戰機居然機艙缺氧,一個基地的戰機全部停飛!
騰訊拿下《缺氧》國內代理;怒鳥開發商辦「媽媽遊戲開發大賽」
美國戰機為何總是缺氧,因缺氧飛行員拒絕駕駛全球最先進戰機
裸鼴鼠在缺氧環境下生存的秘密
裸鼴鼠在缺氧環境下生存的秘密
《缺氧》人物選擇科技研究順序及基地布局攻略 缺氧基地怎麼布局
美國最先進戰機居然機艙缺氧,一個基地戰機全部停飛!
研究稱紅矮星的宜居行星可能面臨「缺氧」
鷹醬別管卡達先,你家F35戰機缺氧啦!小夥伴支招多練肺活量
缺氧發酵成型機用法圖文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