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我們中國的錢幣種類繁多,版別複雜,有顯著區別者不下千餘種,其中既有當時大量鑄造,現存世較多的常見錢,也有傳世甚少的稀有錢。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一些錢幣因傳世少,收集者眾而價格昂貴,成為罕品或珍品。於是,有市利之徒,見有利可圖,紛紛改刻仿造,以假充真,給收集錢幣帶來許多困難。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我國收集古錢幣的熱潮出現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到清末民初以後,集錢的隊伍更為龐大。原來只值三四十元一枚的古錢,竟抬價到百元、千元,甚至數千元。因此,作偽更為嚴重,其技巧高者,仿製之品幾可亂真。作偽者涉獵的範圍遍及春秋戰國到明清各代。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他們除大量仿製工藝水平較高,被錢幣收藏者重視,在國外享有盛名的錢幣,如刀幣、布幣、環錢以及王莽「一刀平五千」等外,也仿製一些短命王朝的錢幣,鑄量較少的稀有貨幣,以及獲利不大的錢幣。作偽者還迎合一些收藏者和愛好者為古錢幣「配套」的心理,偽造年號錢。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他們按歷代年號排列,歷史上缺什麼年號錢就偽造什麼年號錢,甚至於有的朝代或年號根本沒有鑄錢,也被偽造者們杜撰出某代年號錢。不少集幣者,乃至國家文物部門的專家有時都難識「廬山真面目」,稍不留意,便上當受騙。因而辨偽工作對於貨幣研究者和收藏者來說至為重要。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鑒別錢幣應從了解錢幣制偽方法、錢幣的時代特徵、錢幣的辨銹方法以及掌握相關的知識等入手。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一、看成色


真銀圓的成色一般含銀量都在90%左右,達到此含銀量的銀圓,色澤潤白柔和;擦去污銹後,有很強的光澤。而成色底的銀圓或假銀圓,色澤暗淡,含紅銅的銀圓帶微紅色,含黃銅的銀圓帶微黃色,含白銅的銀圓帶微青色,含鉛的銀圓帶灰黑色,含鋅的銀圓帶青灰色。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二、聽音韻


真銀圓敲擊後發出的聲音純正婉轉、柔和,感覺沉穩。含銅量高的假銀圓,敲擊後發出的聲音尖高,含銅鍍銀的假銀圓聲音尖銳短促,含鋅量高的假銀圓聲音脆而響,夾銅或夾鉛的假銀圓聲音獃滯而沒有轉音,挖補的銀圓聲音低啞或成「啞版」。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三、用比重法測試


白銀的比重10.5克,低於黃金、白金比重,而高於銅、鉛、鋅等其他普通金屬的比重。一枚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的銀圓,一般重量都在25.5克至27克之間,一兩銀圓的重量為36克,真銀圓的誤差不會超過0.4克。而假銀圓的都摻入了較大比例的銅、銀、鋅等其他金屬;知道了不同金屬的比重,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圓與真銀圓比較一下,用手指輕輕一掂,就會發現假銀圓輕,真銀圓重。用天平稱稱,假銀圓比真銀圓輕2至5克。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銅版銀幣:它的形態、大小、圖案完全與真銀幣相似,但它是以銅為主體,圖案粗糙,在石頭上磨一下,即出現銅的本質,敲擊出來的聲音尖亮而有哨聲。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鉛版銀幣:以鉛充銀,是外為銀皮內夾鉛質之銀元。其花紋與正常銀元無異,但聲音較厚、發悶,陰沉而帶嗒音,以火烤之,鉛即流出。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夾版銀幣:它的外層包裹兩層銀皮,銀層較厚,磨擦一下一般不易磨出痕迹。這一種稱夾心銀元,是假銀幣最為常見的一種。內夾銅、鐵、鉛等多種成分,其聲音實短、沉悶且無轉音。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改小銀幣:嚴格說來這一種還不算是假銀幣,只是重量有所減少。這種銀幣是將正常銀元之齒銼平、改小,然後獲取細毫碎銀。一般只要對照一枚足重的真銀元即可判別。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砂版銀幣:這種銀幣表面粗糙,圖像模糊不清,重量在20克以下,系翻砂版,用力向地上一砸,即刻碎裂,碎裂面呈淺灰色。目前市場上見到的假「袁大頭」銀元多數屬於這一種類型。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洗版銀幣:亦稱洗澡版,是將正常銀元以硝酸蝕去一層銀,以此竊去一部分銀質,其特點是圖案模糊或有浮白色,發音微慢,嚴格說來這也不算是真正的假銀幣,但重量有所減少,已不足25克,如作為一枚藏品來說,其品相已不完整,收藏價值也就大打折扣。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私版銀幣:是私人鑄造的銀元。袁大頭幣、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北洋造龍洋幣均有之,這種偽錢主要是從台灣的錢幣市場上販運來的,民國時期在海南島鑄造,因此又稱做瓊版銀幣。其共同特點是,聲音尖高,質量低劣,銀的成色不足80%。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鍍銀銀幣:表面光滑,圖案清晰,精細,成色也逼真,與真銀幣一模一樣,表面鍍銀的,從形象上與成色上看是難以鑒別的。其重量一般是20———22克,雖然精工細做,但金屬的比重無法與真銀平衡,所以只要稱一下重量就能原形畢露。真銀幣雖然在流通過程中有所磨損,但不會低於25克(標準重量是26.6克)。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改版銀幣:這種銀幣一般收藏愛好者無法用肉眼鑒別,無論敲聲或測試銀幣成色,或看包裝均是舊制。唯一方法是依靠高倍放大鏡鑒別,細看每個字體的跡縫,是否留有刀痕迹,如有刻刀痕迹就是改刻的。這種做偽的方法是把真銀幣原有的字體用刀刻或挖掉,然後將特製銀字粘貼上去冒充傳世銀幣,牟取暴利。


我們藏友們東西的真假最好是去國家機構去做鑒定,不要去小機構去做,沒那必要!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觀銹色


古錢幣表面上的銹是自然生成的,銹色鮮潤自然,銹質堅硬牢固,不易剔除。偽幣銹色則是鮮艷而疏鬆,用硬物一刮,極易剝落。另外,真幣由於傳世久遠,其表面會生成一種堅硬的黑褐色或古銅色,行話謂之「傳世古」。而偽幣則是通過火燒、冷卻、放入鹽酸中腐蝕月余撈出,此法做出的偽幣色澤淺淡,輕浮不牢,手指搓擦便會掉色。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看銅質


先秦時期的貨幣為青銅鑄制,其色青白;明代以後多用黃銅鑄錢,其色紫紅。因此,掌握錢幣銅質的朝代特徵,也是古錢辨偽的重要證據之一。一些身價不菲的稀珍古幣,往往被造假者鑽空子,如咸豐寶陝當千大錢,乃紅銅鑄制,若見到紫銅此幣,即可斷定為偽幣;浙江大錢絕大部分用青銅鑄制,所以見到黃銅鑄的幣,即可斷為偽幣。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聽聲音


真幣因年代久遠,鑄幣時的「火氣」已消失,所以兩錢相擊,沒有轉音;偽幣因是新鑄的,敲擊時會發出尖脆、響亮的聲音,且有轉音。通俗點說,聲音發鈍的,大多為真幣;聲音發脆的,大多是偽幣。如果把古幣扔在硬石板上,這種辨別效果會更加明顯。



錢幣:錢幣鑒定秘籍



嗅其味


真幣的「火氣」消失殆盡,因此聞上去沒有任何味道,個別鐵幣稍稍會有些鐵鏽味;偽幣則因「出生」不久,聞之異味多多:用火燒、煙熏之法作舊的,則有特殊的火氣和煙味;作假銹的偽幣,會散發出濃重的酸味。近年來,偽幣的「制古」、「作舊」方法層出不窮:翻鑄法、蠟澆法、改制偽造法等,不一而足,因此有些偽幣聞上去還會有松香味、草木灰味、膠水味、油漆味等種種異味。


古玩古董互聯網平台:自己的藏品可以同時進行互聯網線上找買家、線下進行交易,您什麼都不用做,只需提供高清圖片,通過審核者就可以辦理成為會員,就可以擁有屬於您自己的互聯網店鋪了。由公司市場部、營運部、網路部、客服部同時為您服務運作。類似全球連鎖,有團隊,代理,無需租實體店面,可以自己開網店,類似於淘寶網店,您有貨,我有平台,買家有錢,您願意賣就賣,不願意賣就不賣,從不強迫!您諮詢、我回答、這就是我們互聯網平台交易,只要您賣我們就帶買家上門取貨。您看懂了嗎!


實時輸送最專業的古玩鑒定知識,鑒寶,引導你正確收藏


熱線 13655 605107 加 CHZ1768 1180894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古藝術品收藏 的精彩文章:

明代玉器工藝特徵與鑒定
天價袁大頭九成不姓 「袁」悲催的袁世凱
十二字訣試玩古玉,古玉的價值
青銅器的鑒定原則,鑒定了解

TAG:博古藝術品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收藏古錢幣 和鑒別錢幣?
解讀錢幣——方孔錢幣
古錢幣鑒定術語
偽造古錢幣,鑒別古錢幣的詳解
中國古玩錢幣鑒定之偽古錢幣加工痕迹鑒別
鑒定古錢幣有哪些要領 如何鑒定古錢幣的真假?
遼代契丹文錢幣賞析 古錢幣鑒定拍賣估價
特殊古錢幣 半兩錢幣
古錢幣收藏:古錢幣如何命名
揭秘翻砂鑄錢工藝談古錢幣鑒定
典藏錢幣鑒賞
錢幣收藏入門(下)——錢幣瑕疵與損壞的基本認定
古錢幣的幾大鑒定訣竅
古錢幣識綉、辯綉,你收藏的錢幣對嗎
珍稀古錢幣錢幣:陰文「吉」字銀幣
錢幣收藏:了解最新銅幣銀幣古錢幣價值走勢
古錢幣中試鑄幣是假幣嗎?能賣多少錢
為什麼錢幣經過鑒定都成了私鑄幣
古錢幣中豐碑式的錢幣,雙旗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