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根這味葯,用對了真是了不得
筆者發現,蘆根是治療熱病療效最好、應用最廣泛的一味葯。
蘆根甘寒,教科書言其歸肺、胃經,其實不止肺胃,心、小腸、大腸、腎、膀胱皆可治及。
說到蘆根的功效,廣泛的很。《別錄》雲其「主消渴客熱」,就是清熱生津,這是由其甘寒之性決定的,對熱病津傷尤其是肺胃燥熱很有效。因為既清又潤,所以對肺胃痰熱者,也是清、潤、化並俱。
加之蘆根體輕而中空,所以它又有宣透鬱熱之功,清中有透,對風熱郁肺、肺氣不宣尤為適宜,溫病名方桑菊飲、銀翹散均有此君,正緣於此。需要指出的是,桑菊飲、銀翹散的主要功效是宣透風熱或溫熱,但宣透需要充足的津液作保障,因此,除用蘆根的宣透作用外,還以之甘寒生津,一補耗損,二作保障。
如此,蘆根清、潤、化、透兼俱,所以於肺腸熱癰腐膿之證則具清熱散癰、化腐透膿之功,仲師之葦莖湯中所用即其莖管耳。
因為蘆根中空而為根,所以又有利尿作用,其實是其透竅之功的一種體現。《本草圖經》說:「蘆根清瀉肺熱,兼能利尿,可導熱毒從小便出,故可治肺熱咳嗽痰稠及肺癰咳吐膿血。」可見蘆根既能宣上竅,又可透下竅,故不但對肺郁肺熱、痰濁阻遏者可清宣利導,而且對三焦熱郁(包括胃熱津燥、熱移小腸、熱郁膀胱、熱傷腎燥等)而氣化不暢、邪濁留戀者甚合,臨床驗之,亦屢試不爽。
此外,蘆根更有止嘔之功,有人喻之為胃熱嘔吐之優品。余曾以之加味(如竹茹麥冬等)治療一例胃津枯耗、虛火炎炎、食飲即吐之晚期胃癌患者,殊有良功。
蘆根不僅對胃腑濁熱、痰熱,或胃津有傷所致胃氣上逆而嘔吐者,而且還對上焦肺熱不肅、下焦熱濁上犯所致胃氣不降而嘔吐者皆見佳效。由此而言,蘆根又有清潤化濁降逆之功。據此,余臨床用於肺胃熱郁津氣不降或津傷不降所致腸燥便秘者,亦獲好效。
因為蘆根清中有透,故對鬱熱擾於神竅而心煩者,有清心透竅除煩之效,這是蘆根輕清透竅之功的又一體現。不管對上焦心肺鬱熱還是中下焦熱濁上沖所致者皆有良效。於清透除煩而言,蘆根和石膏、豆豉可為「三劍客」,然從質氣輕重言,石膏為重,豆豉為中,蘆根為輕。
蘆根體輕氣味俱薄,雖為涼寒之品但輕清不傷正氣,這一點大家可能有所共識。
蘆根之用,以鮮者療效為佳,量宜大。由於條件所限,余用鮮品經驗不多。干品之用量,輕宣鬱熱、清透除煩,量可小,常用12g。而清熱生津、化痰透膿、降逆止嘔、利尿排濁等,則量宜大;根據病機輕重深淺和患者體質,餘一般用36克及以上40、60克不等。
總之,蘆根可直清內熱,可生津潤燥,可宣散風熱(或鬱熱),可降逆止嘔,可透熱除煩,可利尿排濁,可化痰排膿,集「清、潤、宣、降、透、利、化、排」於一身,上中下三焦兼治,普遍適合風熱或溫熱、熱毒等溫病範疇各個病變過程和病理機轉。故可隨手而用,且其涼而不凝,潤而不膩,輕清味淡,宣利不耗氣陰。
由於蘆根的上述功效,如再配伍一味人蔘(或党參或太子參),就是活脫脫一劑竹葉石膏湯之輕劑。如溫熱病後期氣津兩傷、餘熱尚留而有低熱乏力、痰少咳逆、口渴心煩、乾嘔欲吐、小便少而黃、舌紅而脈虛數或浮數者,余常以蘆根12g、人蔘5g(或党參5g或太子參5g)兩味開水泡茶,時時飲之,效果真不錯。
蘆根一味雖好,但畢竟勢單力薄,於急病重病者需配入方中相須為用,方為穩妥。
友情提示:文章或作者來源於中醫古籍APP,希望獲得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偏方,進入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古籍」下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尿臭尿濁怎麼辦?一味中藥即可搞定
※日本大量購買中醫古籍,保護中醫古籍刻不容緩
※治盜汗的「聖葯」,當歸六黃湯
※學會這些中醫古籍小技巧,讀書更方便
TAG:神黃中醫智庫 |
※蘆根這味葯,了不得
※有味中藥,在水一方——蘆根這樣用,美味又健康
※「春飲蘆根水,百病不上身」,蘆根真有如此神效?
※能治肺癰的蘆根,您不一定認識它!
※春天喝「蘆根水」,小病不上身,蘆根水還有去除口臭的妙用?
※蘆根能夠治療口臭嗎 一起看看怎麼用
※春天常喝「蘆根水」不僅防感冒 還能降壓降糖
※既能清熱瀉火,又能生津止渴,身邊的食藥材——蘆根
※夏季易上火小便發黃不暢快,買蘆根泡水喝可改善
※鼻出血用藕節蘆根飲
※魚腥草蘆根湯幫助你清痰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蘆根
※清熱除煩鮮蘆根粥
※聖善合作社推出自然食療2樂壽蘆根
※五葉蘆根湯醫案:27歲教師登山游賞,乘興用山水淋頭 ,悲哀了
※旗黃百草蘆根炮製技藝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