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俾斯麥號」戰艦:首航沉沒的背後

「俾斯麥號」戰艦:首航沉沒的背後

二戰期間,德國戰艦俾斯麥號是最安全的「永不沉沒」號。然而它在正式服役不到兩個星期後即沉入海中,關於它的沉沒原因以及那場激烈的海戰至今還吸引著很多人的好奇心。卡麥隆導演將使用先進的深海探測儀器,重新探訪俾斯麥號,並最終解開它沉沒的謎團。



「俾斯麥號」戰艦:首航沉沒的背後


俾斯麥號戰列艦(Bismarck)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艘聞名於世的德國戰列艦,為俾斯麥級的一號艦。名稱的來源是19世紀的德國鐵血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而俾斯麥號其中一個成名原因是在1941年5月的丹麥海峽海戰中擊沉了被稱為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被時任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點名下達「擊沉俾斯麥號」的命令,及後在皇家海軍的追擊下於3日後被擊沉。


二戰期間,德國戰艦俾斯麥號被認為是當時最具殺傷力的海上死神,也是最安全的「永不沉沒」號。然而它在正式服役不到兩個星期後即沉入海中,關於它的沉沒原因以及那場激烈的海戰至今還吸引著很多人的好奇心。在俾斯麥號戰艦沉入大西洋後的第61個年頭,曾拍攝《泰坦尼克號》電影的詹姆斯·卡麥隆導演將使用先進的深海探測儀器,重新探訪俾斯麥號,並最終解開它沉沒的謎團。


那是1941年,正值二戰,世界上裝備最精良的戰艦俾斯麥號——大多數軍事專家都這麼認為——從挪威的卑爾根港駛向遠海時暴露了目標。英國當時最大的戰艦胡德號加入了追擊的行列,但卻在隨後發生的戰鬥中被俾斯麥號擊沉。英國決意報復,派遣羅德尼號和喬治五世號戰艦,隨同100艘其它艦船向俾斯麥號進發。近2,000英里的追擊後,艦隊在法國布雷斯特以西400英里處趕上了它。俾斯麥號在強大的炮火攻擊下沉入海底,只有一百名海員獲救。


「我希望戰爭永遠消失,」一位在英軍的炮火中倖存下來的德國老兵曾經感慨地說,「對我來講,俾斯麥號就是死神的象徵。」

61年後,幾位倖存下來的二戰老兵又聚在一起。是時間,使他們化敵為友。提起當年的那段往事,這些髦耋老人唏噓不已。


「俾斯麥號是當時最先進的船。第一次登上俾斯麥號的時候,我想,這艘船絕對安全。沒有人相信它會沉沒。」


俾斯麥號在德國漢堡秘密建成,於1939年下水。它是希特勒極度自大的表現,是一架屠殺機器。它的身長達830英尺(約252米),幾乎和泰坦尼克號相當,而且還要寬出30英尺(約9米)。它的裝甲極厚,重量幾乎是泰坦尼克號的兩倍。儘管塊頭很大,但在15萬馬力引擎的推動下,俾斯麥號的航速可達32節(時速59.2公里)。每個炮管口徑15英寸,重25萬磅,能摧毀15英里以外的船隻。側面裝甲厚13英寸(約33厘米),可以抵禦魚雷和最大口徑炮彈的襲擊。當時德國海軍賦予俾斯麥號的任務是,搜尋並摧毀向英國運送食物和補給的北大西洋護航艦隊,以迫使英國投降。


1941年5月24日,俾斯麥號駛出丹麥海峽,即與英國戰艦胡德號和威爾士親王號相遇。胡德號和俾斯麥號全速駛向對方,胡德號首先開火,俾斯麥號進行還擊。胡德號的彈藥庫中彈,船尾被炸開並因此沉沒。船上1415人中只有3人倖存。隨後威爾士親王號也受到重創而被迫撤退。



「俾斯麥號」戰艦:首航沉沒的背後


「小時候我們就接受了這樣的教育,說英國人是我們的敵人。雖然我沒見過他們。胡德號沉沒的時候,我們的船上歡聲雷動。看著那些飄在大洋中的海員,不知他們有多少人能倖存下來。但是我們中不少人都意識到,他們像我們一樣,也是人。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就成了我們的敵人。」那個早上,俾斯麥號上的卡爾和沃爾特和其他德國海軍士兵感到了勝利的喜悅。他們炸沉了強大的胡德號,重創了威爾士親王號。他們是祖國的英雄,俾斯麥號是不可戰勝的。


胡德號沉沒的消息在英國引起了強烈的震動。胡德號幾乎就是友愛之船,它是皇家海軍的象徵。這象徵輕而易舉就被摧毀,無疑在關鍵時刻對英國人的士氣造成了致命的打擊。首相邱吉爾深思熟慮之後,集結各處的海上力量,將矛頭一起指向俾斯麥號,準備將它摧毀。


1941年5月26日,俾斯麥號在海上遇到了風暴。它在狂暴的海洋中穿行,目標是法國海岸的安全地點。但英國人的進攻也開始了。5架魚雷轟炸機穿越風暴向俾斯麥號發起猛攻,一顆魚雷命中方向舵,俾斯麥號兜起了圈子。英軍艦隊圍攏過來,準備實施摧毀。「我當時在無線電室,聽說許多戰艦開過來,我們陷入了包圍之中。」1941年5月27日清晨,俾斯麥號上的德國水兵準備迎戰。


8點47分,英軍海軍上將約翰·托維命令羅德尼號和喬治五世號戰艦向俾斯麥號開火,一時炮彈齊發。不久另外三艘戰艦也加入了戰鬥。一發發炮彈從俾斯麥號的上層船體和海員中穿過。英軍的轟炸持續了一個半小時,共向俾斯麥號投擲了2,876發炮彈。俾斯麥號上烈火熊熊,濃煙滾滾,卻依然在海面上掙扎。托維命令多塞特郡號巡洋艦發射魚雷。他們共發射了3顆,5分鐘後即上午10點40分,俾斯麥號墜入了深淵。

61年後的2002年5月27號上午10點40分,科學探險小隊乘坐凱爾迪什號俄羅斯海洋研究船來到了沉船地點。詹姆斯·柯麥隆率領的這支小隊共有32人,由科學家、歷史學家以及俾斯麥號倖存者組成。凱爾迪什號攜帶了兩個深潛器:「和平1號」和「和平2號」,它們都可以潛入兩萬英尺(約6100米)的深水。在來到德國基爾之前,科學家們已經進行了一年的準備。5天前,和當年的俾斯麥號一樣,探險隊乘坐研究船,沿基爾運河航行。


5月28日凌晨5點45分,探險小隊的兩架載人探測器開始向著3英里深的海底自由下落。下降過程需要花上3個小時,自由下落16,000英尺,才能抵達海底。當年,同樣的旅程,俾斯麥號只花了10分鐘。在浮力和水壓的作用下,俾斯麥號船尾斷裂脫落,船體俯衝而下,像一顆35,000噸重的鋼鐵炮彈,徑直衝向海洋深處。


俾斯麥號在海底撞出一個大坑,殘渣碎屑四處紛飛,形成了巨大的煙雲。它撞上了海底火山的側面,並沿著山體下滑,在海底的濕泥中拖出一道深槽。船體推擠著前方的海床,以排山倒海之勢一頭扎入海泥之中,沿斜坡下滑了三分之二英里。強大的海流撕落了這艘旗艦的船橋。在船體的猛推下它翻了個身,倒立起來,就像一幢4層樓高的建築從天而降。


詹姆斯小組根據建造設計圖製作了俾斯麥號每處甲板的詳細圖表。德國老兵卡爾的崗位在秘密通信室:「我每天的任務就是對來自外面的任何通信和情報進行分析,書寫海軍總部和總指揮之間的基本通信。副官的艙室在隔壁,他會口述命令和其它信息讓我處理。比如希特勒5月15日登船的時候,他就告訴我希特勒將在何時、何處登船。下面的事情我們一點都不知道。我們都很天真,從來不問,他們也從來不告訴我們。」

俾斯麥號上裝備了4座口徑15英寸的巨炮,由於它們完全靠重力固定,因此當戰艦傾覆的時候它們沉入了海底。每座炮的長度都超過了100英尺,重量約為1,900噸。如今,艦炮沉默了,炮管成了海葵的家,防空炮仍然直指天空。


潛水器來到了位於船尾的機庫。俾斯麥號上有4架阿拉朵-196型水上飛機,可以藉助彈射器起飛。但打開機庫的門,裡面只剩飛機殘骸。在大海戰的前一天晚上,艦長曾想把儘可能多的情況和報告通過水上飛機送回基地,船上的人也都把便條或信件交給飛行員,希望帶給自己所愛的人。可是起飛彈射器出現了無法解決的故障。所以最後飛行員也沒有離開。海戰中,機庫被直接擊中。


潛水小組也看到了位於艦尾最末端的巨炮。在俾斯麥號的最後時刻,卡爾、沃爾特和海因茨就曾躲在它的後面。潛水小組看到英國戰艦發出的炮彈大多數擊在左舷,所以這一側的上層甲板受損嚴重,火焰剝掉了漆面。


探測器發現了一個好像是炮彈炸出來的洞。有一種穿甲彈重達一噸,飛行速度是音速的2.5倍。擊中目標後,彈頭刺穿裝甲拋擲出致命的霰彈,並以亞音速拋出被稱為「車輪」的裝甲碎片。霰彈和碎片會進一步穿透內層的牆壁,釋放出更為致命的霰彈。在約百分之一秒後,彈頭在船體內部爆炸,有巨大的殺傷力。德軍和英軍在當時都使用了同一類型的穿甲彈。但真的是英國人的炮火將它擊沉的嗎?據倖存的德國海員說,俾斯麥號是根據上面的命令自己炸沉的。他們更願意相信,即使在最後的關頭,也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


「戰艦無法再移動,我們將戰鬥到最後,元首萬歲。」這突然的消息震驚了所有的人。艦長林德曼的話也像宣布了死刑。船員們已準備好在黎明前做最後一戰。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分析戰鬥痕迹,解開歷時60多年的謎題。他們將對俾斯麥號進行徹底的損傷檢查。在船首,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彈頭被發現了。最初胡德號被俾斯麥號擊沉時,威爾士親王號也遭受重創,但在絕望的反擊中,炮手給了俾斯麥號關鍵性的一擊。炮彈從左至右穿透艦首,留下一個六英尺寬的豁口。雖然被擊中的位置高於吃水線,可洶湧的風暴向俾斯麥號內部灌入了大量海水。另一發炮彈擊中了側舷裝甲的下方,海水灌入一個鍋爐室,使船體向左傾斜了9度。這樣的損傷使得當時的艦長林德曼無法再全速前進,這最終決定了俾斯麥號的命運。


在尾舵的機房裡,他們又找到了一個扭轉歷史的魚雷彈洞。當時的英國飛行員中有很多之前並沒有開過旗魚飛機,也沒有戰鬥經驗。當時天很黑,天氣也非常惡劣,他們用了兩個小時才找到俾斯麥號,隨即從左右兩舷展開攻擊。他們駕著又舊又慢的飛機在俾斯麥號上空飛行,對抗著防空炮火織成的密集的火力網,竭盡全力組織進攻。一次次貼著海面逼近,緊挨著甲板拉起來,穿過防空火力網,升入雲層。他們盡一切可能使魚雷攻擊船體的側面,如此無畏的攻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非常罕見。


俾斯麥號成功地躲了無數的魚雷,只有一枚除外。這唯一的一枚魚雷居然命中了右舷的方向舵,使俾斯麥號只能在原地打轉。這是致命的一擊。船員盡最大努力想進行修復,可咆哮的海水一涌而入,把他們推了回來,甚至根本無法了解損傷情況。



「俾斯麥號」戰艦:首航沉沒的背後



俾斯麥號的指揮官盧金斯當即拍發了一封簡短的電報給德國海軍指揮部:「戰艦無法再移動,我們將戰鬥到最後,元首萬歲。」這突然的消息震驚了船員和船上的無線電通訊員。電報內容在船員間迅速傳播。凌晨,艦長林德曼宣布船員可以到儲備庫里隨意取自己需要的東西,他的話就像宣布了死刑。船員們在黎明前已準備好最後一戰。


破曉後,英國海軍上將托維首先命令在27,000碼外向俾斯麥號開火。然後他不斷靠近,直到把距離拉近到3,000碼。在這樣的距離炮彈幾乎是平射的。它們洞穿了炮塔,鑿開了上層結構的裝甲。顯然他們要報復德國人對胡德號所做的一切。托維下令讓喬治五世號儘可能靠近俾斯麥號,這樣他就可以透過望遠鏡看到巨大的戰艦遭受炮火轟擊的場面。


英國炮手的主攻目標是船橋,他們想摧毀戰艦的大腦。炮火指揮官施奈德曾在指揮塔內對四門主炮發號施令。但上午9點02分,羅德尼號一發16英寸的炮彈直接命中指揮塔,撕開了甲板,炸開了14英寸厚的裝甲防護門。施奈德和其他指揮官立即喪命,俾斯麥號上的火炮就此失控。


在英國艦隊向俾斯麥號發射的2,876枚炮彈中,有七百多發是可以穿透裝甲的14或16英寸炮彈。下潛小組驚訝地發現,在戰艦的裝甲帶上只有4個穿透孔。這意味著七百發炮彈中只有4發穿透。如果是這樣,沉船應該另有原因。多塞特郡號上的英國船員聲稱,在俾斯麥號沉沒前幾分鐘,他們有3發魚雷擊中目標。會是魚雷嗎?


要找到魚雷彈孔,下潛小組必須檢查更下層的船體,但遺憾地是,下層船體出現了很長的裂縫,推測是在降落到海底時受衝擊而迸裂的。魚雷的痕迹已經無從辨別。經過嚴密的考察和取證,下潛小組發現的所有證據都支持了德國人的說法。雖然英國海軍上將托維不斷要求拉近和俾斯麥號的距離,直到火炮能夠成零角度平射,但由於彈道過平,無法形成致命傷,炮彈也由於水的阻力而無法擊中下層船體。炮彈炸毀了船橋,殺死了船員,但沒有破壞船體的核心,並未使它沉沒,只是在不斷的折磨它。為了拯救自己逃出狂轟濫炸,船員們鑿沉了自己的船。


當時俾斯麥號的水手卡爾、沃爾特和海因茨知道,他們必須棄船。人們慌張地擁擠著,來到左舷的甲板上。「我跑到左舷甲板上的時候,到處都是火焰和受傷的人。」海因茨在這裡遇到他的一個朋友,腿被炸飛了。那個人跟他要最後一支煙,他遞過去了,這是他最難忘的一幕。


海因茨繼續向船尾跑去,和其他20幾個倖存者一起穿上救生衣,然後他喊了最後一句口號:德國人民和祖國萬歲,隨後他們就從甲板上滑進了水裡。最初大家都圍在他的身邊,然後就各自散開了。就像海面上起起伏伏的木塞子。一千多人在冰冷的海水中喪生。


「在英國戰艦多塞特郡號上,我們明白了,他們也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我們得到了最好的待遇,那是你對待朋友,而不是敵人的方式。我們再次向那些失去生命的,那些永遠無法回家的人們致敬。60多年來,他們的靈魂沉積在深深的海底,在這裡的寧靜中安息。戰友們,你們沒有被忘卻,我們會記住你們,即使是在和平年代。」


偉大的戰艦逝去了,更可怕的武器取代了它們。俾斯麥號現在成為了海洋動物的家園,靜靜地守衛著海底世界。對於這個世界曾經發生的瘋狂,它將時刻提醒人們不要忘記。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蔣 的精彩文章:

希特勒曾秘密研製UFO 致倫敦恐慌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是咸豐惹的禍?
日本為何沒有研製成功原子彈?
航空安全史上那些精彩的發明
美空軍戰機隱身關鍵技術源竟自蘇聯?

TAG:黃蔣 |

您可能感興趣

海上死神,德國戰艦俾斯麥號的沉沒
日德蘭海戰中的瑪麗女王號:第一艘沉沒的戰列艦
揭秘:二戰,日本海軍旗艦「赤城號」,沉沒的始末是?
日本巨獸級戰列艦大和號宣稱永不沉沒,結果碰上美軍的航空母艦
拳王泰森:拳壇上「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隱藏的內幕:探泰坦尼克號沉沒背後的真相
泰坦尼克號沉沒背後的真相
「北方孤獨女王」的沉沒:俾斯麥級戰列艦第二艘同級艦提爾皮茨號
二戰日本海軍飛龍號航母:曾縱橫大洋,最終沉沒海底
「泰坦尼克號」沉沒前後舊照
揭秘:「永不沉沒的核潛艇」庫爾斯克號沉沒的真正原因
《創世戰車》揭秘:沉沒的列剋星敦號航母為何還能遠超日本技術
直擊沉沒前的泰坦尼克號:內部奢華,猶如宮殿,卧室堪比五星酒店
澳大利亞航母腰斬美軍驅逐艦:艦長隨前半截艦體沉沒
荷蘭3艘軍艦二戰爪哇海沉沒「離奇失蹤」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與亞曼拉公主木乃伊的詛咒
還原泰坦尼克號沉沒前的場景
稱號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
珍貴老照片:美軍航母列剋星敦號沉沒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