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高麗本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高麗本又稱朝鮮本,是指古代朝鮮刊印的圖書,包括所刊印的漢文(漢字文言文)、諺文(朝鮮文)與漢文諺解(漢文原文附加諺文註解)三大類書籍。而作為中國古籍版本鑒定中常用的一個術語,高麗本專指古代朝鮮刊印的漢籍圖書。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朝鮮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的淵源關係。公元2至3世紀(約當中國漢朝末至三國時期),漢字傳入朝鮮,此後直到19世紀末,漢字文言文一直是朝鮮官方正式文字。其間李朝世宗李構(t60)與鄭麟趾等臣僚創製了有28個字母的諺文,於1446年(中國明正統十一年)刊佈於《訓民正音》一書中,以期改變由於朝鮮語音與漢字語音不同而出現的「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的局面,自此開創了朝鮮歷史上漢文、諺文並行長達450年的文化景觀,高麗本因此也就有了漢文、諺文、漢文諺解等不同類別。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在大漢籍圈內,高麗本最主要的特色是活字本印書數量眾多。除了常見的木活字和銅活字,高麗本中還有用陶、瓢(葫蘆)、鐵、鉛等材料各異的活字印刷的書籍。另據統計,在14世紀後期至19世紀中期,朝鮮官私雕造木活字不下29次,鑄造金屬活字(絕大部分是銅活字)約35次。從版刻史的角度看,高麗本還有兩項世界之最值得一提。一是1298年(中國元大德二年)高麗朝刊印的《清涼答順宗心要法門》,為現存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本,一是1438年(中國明正統三年)李朝所印《通鑒綱目》,為現存最早的鉛活字印本。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高麗本的最大特色是其內容訛誤較少。由於中土許多古書在早期即傳入朝鮮,故高麗本往往保存了中國已失傳的古書、或同一部書中版本更好的本子,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比如南宋著名學者李壁箋注的《王荊文公詩》,此書現存的中國刊本均是已經宋元之際學者劉辰翁刪節原注的本子,唯有日本蓬左文庫收藏的一部朝鮮活字本保留了比通行本多至一倍的注釋,據考證其底本源自一種未經劉辰翁刪節的宋刻本,是目前已知的《王荊文公詩》李注本的最佳版本。


與中土刻印本相比,高麗本有許多自身獨有的明顯特徵,這是鑒別高麗本的主要依據:

1、紙張。高麗本基本均用高麗皮紙印刷,其厚度相當於中國刊本通常做封面的皮紙的厚度,紙紋一般比較清晰,做工上乘者色白而有韌性。也有一種色澤較黃而紙薄者,用這種紙所印之書均開本較小,但仍比中土本紙張厚,且開本大。因此同樣一冊書高麗本往往比中土刊本重許多。


2、封面。高麗本的封面遠比中國刊本封面厚,常用一種泛光的高麗厚皮紙製成,通常能見到者是褚黃色帶暗底紋的一種專用紙,也有用很厚的舊磁青紙背面做封皮者。其製作方式也不同於中國刊本常用的辦法,中國刊本封面的製作方法是用一張跟整版書頁同樣大小的紙對摺,折口向外作封面,再取同樣一紙對摺作封底;高麗本的方法是取一張比半版書頁稍大的紙,上下左右四邊向內折,與書頁齊平,然後將書頁內芯的第一張扉頁粘連在封面的背面,封底亦同樣。


3、訂線。中國刊本線裝本的裝訂線一般較細,用雙股,不染色。高麗本線裝本的裝訂線一般都較粗,用單股,而且常常被染成與封面紙張同樣或相近的顏色。中土印本線裝書的裝訂是四眼裝訂,朝鮮本線裝書雖然也有四眼裝訂的,但更常見的是五眼裝訂,亦見有七眼裝訂者。從裝訂比例上講,高麗本打眼的位置要比中土本靠近書根。


4、開本。高麗本一般開本都較大,類似於明代前期藩府刻本那樣的大開本者較多。中國古籍里常見的那種中型開本書在高麗本中不常見,巾箱本則幾乎沒有。中土本有些書開本大,主要表現在用紙的天頭地腳留得大,看上去悅目,同時也是為了便於讀者批校;高麗本開本大,版框也大,故每個單字要比中土本大得多。

5、字體。高麗本字體常見者有兩種,一種是方形略扁的楷體字,另一種是有些像宋版書的方體寫刻體。而高麗銅活字的字體是一種仿自中國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內府本刻書的字體,這種字體最早出現在朝鮮李朝世宗十六年(1434年),這一年為甲寅年,故這種字體被稱為甲寅字。現在常見到的高麗銅活字本大多是這種字體。


6、魚尾。高麗本大多是花魚尾,就是常常在魚尾的內部鏤刻陰文的圖案或文字。最常見的是刻四片兩兩相對、向中心傾斜的葉狀圖形,也有刻六片或更多的。還有的則刻字,如一種翻宋本的《山谷外集詩注》,魚尾內便刻有「吳」「惠」等字。這種在魚尾內部鐫刻陰文的葉狀圖案或文字的形式在中國刊本中是幾乎見不到的,因此它是鑒定高麗本的一個重要依據。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和刻本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日本古稱大和,日文又叫和文,故日本所刻之書稱為和刻本。其中用日本傳統製作方法刊刻的中文圖書,尤其是由中國人所寫的中文古籍,即所謂的「和刻漢籍」。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日本現存刊刻年代最早的和刻漢文印刷品是8世紀中葉奈良時代刊刻的一批《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據記載這些經折本是被放在100萬個小木塔的塔基里的,所以又稱「百萬塔陀羅尼經」。此經刊刻時,漢字假名混合體的日文尚未形成,所以它同時又成了現存的古代日本最早的版刻印刷品。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從8世紀中葉到13世紀後期,和刻漢籍大都是漢文佛典,從事和刻本刊印的也大都是寺院。寺院刊本在日本版刻史上被稱為「寺院版」,現國內拍賣場上時能見到寺院版刊刻的佛經,其裝幀形式大多為捲軸裝。自13世紀中後期起,寺院版中出現了在和刻本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五山版」(「五山」之名源自中國南宋時代禪宗的「五山十剎」),在鎌倉和京都相繼出現了仿中國「五山十剎」的日本「五山」寺廟。到16世紀為止,禪宗僧侶們大量刊印漢籍,所刻即被後來學者統稱為「五山版」。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16世紀末、17世紀初,和刻本由寺院版一統天下的局面逐漸因「官版」的崛起而被打破。在江戶時代,出現了後陽成天皇和後水尾天皇分別敕刊的「慶長敕版」和「元和敕版」,以及德川幕府首腦德川家康命人主持刊印的「伏見版」與「駿河版」,四者皆為官版,均用活字刷印,部分活字來源於朝鮮。


與中土本、高麗本相比,和刻本有如下特徵:


1、開本。和刻本的開本一般沒有朝鮮本那麼大,比中國印本略顯得方一些;和刻本版框外左右邊的空白往往較中國印本多,而上下的空白則比中國印本少。從分冊厚度上講,和刻本一般比中土本要薄,當然比高麗本則更薄。


2、字體。和刻本漢籍的字體比較板硬,筆鋒外露,略乏韻味。和刻本書還有一些刻本在漢字旁邊刻上日本注音符號,這是和刻本書最重要的特徵。同時可能是為了給讀者加註訓讀符號留出空間,和刻本漢籍常常將中國原本所有的界欄略去不刻,因而整體上字行顯得比較疏朗。


3、裝訂。和刻本線裝書與中國線裝書一樣,也是四眼裝訂,但中國線裝書通常中間兩眼比較靠近,和刻本則裝訂眼之間基本等距離。此外,和刻本的裝訂線類似朝鮮本,多為單股,也染色。


4、封面。和刻本漢籍的封面通常比中國印本厚,其製作方式類似於朝鮮本,即取一張比半葉書稍大的紙,四邊內折作封面,又用同樣的形式作封底。


5、紙張。和刻本用紙多用日本褚皮紙,其質地一般比中國印本通常所用紙要稍顯粗厚,而比朝鮮本用紙略微細薄。和刻本後期還有一種名為「美濃紙」的印書用紙,此種紙張薄而有韌性,淺米色,無簾紋,用這種紙印出的書手感極佳,光緒間(1875~1908年)楊守敬、黎庶昌所編《古逸叢書》即用這種紙刷印,至今為書界所重。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越南古籍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傳說越南古王朝甌雒是中國東南部的越族的一支,從南越王趙佗時代始(公元前207年),到吳權建都古螺的1000多年間,越南北部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從1527年起,越南進入「自主時代」,但以漢文化為主體的科舉制度卻一直實行到1919年,所以古代越南文化是漢文化的一個分支。直到20世紀20年代後,拉丁化的越南文才取代了通行的漢字與喃字(越南在借用漢字的年代裡,為了書寫越南語而借用的漢字,以及仿照漢字形式創造的越南字統稱為喃字)。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越南本在國內外已比較罕見,現存大部分是阮朝(中國清嘉慶七年至民國34年,1802~1945年)印本。這一時期的越南本外觀與清刻本頗為相像,所以粗看很容易誤認為是中國清代某種地方印本,但只要仔細翻看,越南本還是不難鑒別的。越南本用越南紀年,有關年號常出現在內封、牌記或序跋里。現存的越南本多為準漢籍的越人著述,這從書內的地名、史實甚至書名即可考得。此外,越南本還有一種很特別的現象,就是一部分漢籍的書脊部分經常塗有厚厚的深褐色塗料,因為塗料帶有明顯的膠質成分,所以光滑而有亮光。還有的是在書根、書口等部位也經常塗有一種較淺的醬紅色塗料。一般認為,這是由於越南地處東南亞,氣候潮濕,書易霉損,所以需要在書的外部塗抹特殊的防護塗料,以延長圖書的壽命。如此,外加防護塗料也就成了判定越南本的又一重要的參考依據。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從開本上講,越南本的特徵與中國古籍印本基本相同,封面做法與朝鮮本、和刻本不同,而與中國古籍一樣,是將兩大張紙對摺分別作封面、封底,經常是用已經寫過字的廢紙,塗抹一種醬紅色的塗料製成。越南本裝訂形式很獨特,類似中國古籍中的毛裝,即用單股粗線(有時就是紙捻),在一二和三四孔之間分別系扎。越南本紙張厚度與中國清刻本的紙張厚度接近,但紙質略粗,顏色近似奶黃色。越南本的字體是軟硬兩體都有,有時因受越南喃字的影響,會出現一些在中國讀者看來屬於錯別字的漢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路上的小和尚——終結
太虛大師:為支那堪布翻案
青龍寺,有櫻花
奔走相告!這個新上線學術平台,下載論文全部免費!
界詮法師:住持佛教其責在僧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韋力:高麗本 · 和刻本 · 越南古籍的鑒定
越南的文化
西方「聖母」指責中國和越南,越南決定改變,但越南民眾卻不買賬
為什麼古代中國始終無法完全征服朝鮮和越南?
為何越南第一大島遠離越南本土,而在柬埔寨的家門口?
圖說越南的領土變遷,越南南北狹長的版圖是如何形成的?
越南遊客游中國、日本感慨:中國的上海明珠沒有日本的東京塔好看
越南有個古城,到處都是中國建築和文字,被稱為「越南麗江」
精選一組印度、韓國、越南及日本的冷知識
外國人痴迷金庸的武俠小說,各種翻譯本在越南最盛行
越南趁中原虛弱時建國,本是華夏後代,大肆排斥漢文化,最終獨立
越南的歷史觀
越南國語字,越南竟然寧願放棄自己的本民族文字!
漢語在越南語的播遷與文化羈絆
日本網民吐槽:古代中國的痕迹,唐在日本,明在韓國,宋在越南
地圖看世界:東南亞南北最狹長的國家越南
越南vs日本首發:越南梅西領銜 日本全主力出戰
越南,法式風情的西貢和古城河內
對越南聖禧年的感恩與讚頌
《西遊記》日本世界最早拍攝,韓國翻拍日本,越南版本忍無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