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雅緻生活:養性怡情賞盆景

雅緻生活:養性怡情賞盆景

盆景,為我國特有的藝術形式,享有「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之稱,又有「活的藝術品」之譽,給人以「詩情隨景發,畫意入景來」的藝術享受。



雅緻生活:養性怡情賞盆景


盆景歷史源遠流長,約始於我國漢、晉、南北朝時期,漢代出土的陶硯上塑有山峰水池,說明當時已有了把自然景色移入盆中的嘗試。隋時,山水畫初興,增強了山水園林意境的表現,民間的盆藝之風得到推進。唐代,盆景已經形成,並為宮苑御用,在李賢墓道內有兩幅繪有宮中侍女手捧盆景的壁畫。唐馮贄《記事珠》中載「王維以黃瓷斗貯蘭蕙,養以綺石,累年彌成。」說明當時文人也將盆景奉為時尚。宋時,隨著山水花鳥畫藝術的提高,盆景進一步發展,如南宋的《十八學士圖》中就繪有一盆珍松。元時,又出現了一種小型的盆景,稱為「些子景」。《五石瓠》:「今人以盆盎間樹石為玩,長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約之,或膚寸而結果實,或咫尺而畜蟲魚,概稱盆景,元人謂之些子景」。到了明代,有關盆景的記載更多,當時的盆景以培養松竹為上品,陳設在几案者為第一。清代時,供養盆景的風氣甚盛,人們視盆景為「家珍」。清代的園藝名著《花鏡》對盆景作了較詳盡的介紹。現代,盆景藝術已普及到民間,各種流派紛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藝術光彩。



雅緻生活:養性怡情賞盆景



盆景給人以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藝術感受,牽動了詩人的情愫。如詩句「叢山數萬里,盡在小盆中」、「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就是詩人對盆景藝術的由衷讚美。元代詩人丁鶴年的「咫尺盆池曲檻前,老禪清興擬林泉;氣吞渤,波盈掬,分明日月在壺天。」道出了當時小型盆景的製作情況。宋代蘇東坡不僅親作盆景,且對入畫的盆景加以吟詠:「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置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試觀煙雲三峰外,都在靈仙一掌間」,激起了人們對盆景的無限情思。

盆景為自然風景的縮影,經過「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給人以「太華千尋,江湖萬里」的藝術感染。它源於自然,順乎自然,而巧奪自然,是具有生命的藝雕品。盆景按景物素材的不同,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樹樁盆景取自姿態優美的植物,通過吊扎修剪,控制發育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造型,以形態多姿、風韻瀟洒取勝。有的枝條虯曲,懸根露爪;有的姿態蒼勁,老乾虯枝;有的枝葉扶疏,枝條橫斜,但都再現了大自然的奇古老樹景觀和山林野趣。山水盆景以山石為主要素材,通過鋸截、雕琢等加工方法和布苔、點綴植物等手段,在淺水盆中再現千尋萬嶂、丘壑林泉、江河湖泊的大自然景觀,妙趣天成。



雅緻生活:養性怡情賞盆景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盆景製作因人因地而異,流派眾多,爭奇鬥妍,異彩紛呈。蘇派盆景以江蘇蘇州為中心,力倡自然為美,酷似繪畫中的寫意,形神兼備,並具有蒼老、古雅的特色。揚派盆景集中於江蘇北部,特色是剪扎觀葉類的松、柏、榆等,以層次分明、嚴整平穩著稱。嶺南盆景以廣州為中心,包括廣東、廣西的盆景流派,風格蒼勁自然,盆景落葉後仍保持優美的形狀,那蒼勁的枝椏,給人以奇特的美的享受。徽派盆景流行於歙縣,特色是蒼勁奇特,在培育和造型上有獨到之處。川派盆景分川東、川西兩個支派,風格雍榮典雅、虯曲多姿,以自然形態取勝咫尺花盆中,集中而典型地再現了大自然的風光。海派盆景,即指上海盆景,擁有明快流暢,淺奇入畫的獨特風格。浙派盆景在藝術上著重表現意態和個性,風格瀟洒自然,清秀淡雅,飄逸豪放,俏麗婀娜。閩派盆景風格舒展自然,樸拙豪放。



雅緻生活:養性怡情賞盆景


在幽靜之室內,明窗淨几之上,擺上一二盆老乾虯枝的樹樁盆景,或具有丘壑峰巒之趣的山水盆景縮林於咫尺,觀山野於眼前,實為生活之一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匠園藝 的精彩文章:

樹樁盆景的樹坯如何製作造型
如何玩好微型盆景的二十多年經驗總結
這些盆景用盆也是美呆了
揚派盆景:寸尺盆中妙手裁景

TAG:致匠園藝 |

您可能感興趣

盆景欣賞:所謂「養樹養景養性情」,塑造盆景絕對能陶冶情操
喝茶賞蒲,怡情養性
品茗國畫山水之美:雅俗共賞怡情養性
盆景欣賞:美境美語美人生 養物養德養性情
盆景欣賞:怡情養性得真知 懷抱一盆勝山珍
水杉盆景的日常養護和注意事項,辦公桌盆景怡情養性
欣賞千姿百態的盆景,感悟「怡情養性得真知,懷抱一盆勝山珍」!
畫家王寧筆下的紫氣東來國畫,素雅寧靜 怡情養性
修養性情的妙物,讓來茶撫平煩躁心情
養生、養性和養命
傳統養生的核心,以香養性
盆景欣賞:我願「掌中有乾坤,一懷抱山珍」,怡情養性載盆景
客廳沙發背景牆掛什麼畫好?石開梅蘭竹菊,怡情養性
耐陰的觀花植物,既能美化居室又能怡情養性
盤點抗衰老活動,這六種娛樂可消乏、怡情、養性
柴嵩岩:讀古書靜思養性,循古訓「土法」養生
張大千的松,清心養性
修心養性,溫暖和善
張大千的松,清心養性!
放鬆身心、修身養性,瑜伽:你最好的養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