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跟父母和解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跟自己和解才是

跟父母和解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跟自己和解才是

本期主播 | 雪冬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更多音頻可在喜馬拉雅搜索:張德芬空間

過去,現在,未來,


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


——《山河故人》


  爸媽,你們可以多愛我一點嗎?

  


《山河故人》


越來越多人知道了「原生家庭」這個概念,簡單的說,那個我們長大的家庭中主要的撫養人,確實給了我們很多塑造性的影響。

  • 不被父母表揚的人,長大後,特別渴望能親耳聽到別人說,你很棒,你做得很好,你可以做到的。

  • 被父母打擊的人,不去評估事情是否超出自己的能力,壓榨剝削自己,去證明自己的實力。

  • 被父母冷漠對待的人,在人際關係中會小心翼翼,不敢確定自己對別人是不是真的重要。

如果我們從受到的挫折來看,自己真的被「禍害」了,要是父母不那樣對我,要是父母對我好一點,要是父母能更照顧我的需要的話……那我現在不是沒有這些煩惱了嗎!


但要怪責「父母皆禍害」,對一個成年人來說,等於浪費生命。


與已經發生的事做對抗,是對我們創造力的浪費。


照顧自己的創傷固然重要,發展自己的專長卻是更要去做的事。那麼渴望被愛、被認可、被看到、被肯定,最終目的就是要那個獨一無二的我發光發亮。


如果你已經知道了「原生家庭」這個概念,那麼,還有一個概念一定不能錯過,叫做「心理學頭腦」,它是類似心理自知力、內省力或自我覺察的能力,把自己的問題和內在衝突相關聯,在更完整的自我形象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行為選擇。


也就是說,和父母和解不是非做不可的事,關注自己的內在衝突,和自己和解才是。


請大家試著帶著「心理學頭腦」,來讀今天要推薦的書籍《自私的父母》,作者Nina Brown是一位研究自戀的心理學專家,這本書也是從自戀型父母的出發,談如何從童年創傷中恢復。

  愛和恨無法在一個人身上統一起來


  


《歸來》


  無論你的父母是哪種類型,「自戀」的表現都會或多活多少存在,比如,有特權感,缺乏同理心,尋求別人的仰慕和認同,希望別人對自己唯命是從。


當然, 對父母的恨意是一件需要被承認的東西。


愛和恨無法在一個人身上統一起來,直接的結果是,你既不能好好愛父母,也不能好好恨父母。


書中,Nina Brown引用了一封讀者來信,「現在我是一個成年人了,我依然渴望你的愛。我知道你是不會改變的,但這並不影響我渴望擁有一個更令人滿足、有愛的親子關係。


這是真實的內心寫照。成年後的生活,會讓人越來越明顯地意識到父母對自己造成的影響,這些影響動搖著我們的自尊和自信。更穩固的自我,能保護自己免受進一步的侵蝕。


只不過,讓我們難受的不再是父母,而是挫折留下來的信念。有些信念能意識到,有些隱藏在無意識中,時不時閃現,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這些信念,我們就不會有那些負面的感受。


那些最容易讓我們對父母產生恨意的信念,也是需要我們關注的信號。


比如,很需要別人的肯定,受到肯定會覺得自信,而不被認可時,總有不安的恐懼。這種對認可的需求,也是認為自己是一個值得珍惜的人的需求;


或者,我們對自己有完美主義的傾向,儘管理性告訴自己,人無完人,卻覺得自己總有做不到完美的地方。沒有人告訴我們,很多事情做到「不錯」就已經足夠了。


還有一種經常見到的信念,是覺得自己「總有問題」,總是犯同樣的錯誤,而且別人好像沒有這樣的問題,產生無助、無力的感覺。


在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同時,又不希望別人發現這件事,害怕被評價、疏遠甚至拋棄。


  面對父母造成的創傷,如何肯定自己?


  


1. 發展更現實的期待


我們都會幻想自己受到的傷害有一個理想的解決方式,比如,父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自己道歉;別人認同你的看法,也覺得父母是不好的,不喜歡他們;自己變得很強,可以在父母面前爭面子;完美的報復,讓父母后悔自己做過的事。


這些幻想,讓我們一直停留在創傷中,它們都不太可能發生,不管你多希望它們能變成現實。


過去發生的事,不會因為我們「想要」,就真的發生改變。


放棄幻想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幻想的動力大部分都在無意識中。最好的方式是去問問自己,我為什麼在期待這樣的事情發生?


有人會說,因為我小時候被不公平的對待了,所以期待啊。


這時候,內心的衝突是既渴望被尊重,但卻對能給予愛的人卻失去信心了,這個衝突會讓我們發現, 在現在的生活中同樣存在一些行為,是被這種衝突影響的。比如你可能在談戀愛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的衝突感,自己的需要和表現出來的行為並不一致。向自己提問,帶著我們一步步向無意識中的動力靠近。


  


2. 認識到個人責任的局限性


也許父母還把你當成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的那個人,但你卻可以意識到父母一些明顯的變化,比如他們正在變老,他們說話做事的方式沒有變,但你可以看到他們為何這樣說,而不是像孩子時,只能被動接受父母的言行。


在我們長大和父母變老的過程中,會有一個階段,雙方可以像成年人一樣相處。有人的階段來得早,有人的階段來得遲,就在你意識到自己和父母一樣是成年人時,會對父母生出同理心。


因為,我們都會有成年人的經歷:

  • 有些事,看起來有更完美的解決方案,但不一定能做到;

  • 有的觀念,理想、平衡、面面俱到,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

  • 有的脾氣,當場沒控制住就是發作了;有的壓力,自己消化不了,就會帶給身邊的人。

當自己正在經歷一個成年人的正常生活,就會意識到,父母也是有局限的,因此他們能為孩子負責也是有局限的。


不要只從「道理」的層面去理解父母的局限性,把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對人的認識,對自己局限的認識,融合到理解中去,從體驗的層面而不是僅僅是認知的層面,與父母產生共情。



3. 變得專註、腳踏實地


發展更現實的期待和認識到責任的局限性,有一個共同的作用:讓我們把注意力重新聚焦到自己的專長上。


能聚焦在目前的生活上,是一個重要的能力,同樣需要我們給自己一個信念「我要發展自己的專長」。這個信念讓我們更容易坦然,活出自己。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人和事上,對發展穩固的自我非常有幫助,不再是只關注那些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那些都是為了獲得「外在」的關注而努力。


自己內心空虛的部分,永遠無法成為你的核心力量。通過補足來發展自己,不如發展那些自己本來就擅長的部分。


很容易出現的情況是,我們對自己的缺點很敏感,而對專長的部分很少能意識到,但這並不代表自己沒有專長。

  • 我們的缺點和專長有時會挨得很近,容易緊張的人,當放下對自己過度的期待後,會發現自己有敏銳的觀察力;

  • 過度關注別人需要的人,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後,會容易與人共情,包容而體貼;

  • 放下對自己完美的苛刻要求後,會從接近目標的每一步中,給予自己鼓勵。

只要我們的願望,不是速成的,不是希望一夜改變,專長就會逐漸給我們更有力的生活信心。


創傷來自那些我們永遠無法改變的事,父母無法再為我們成年後的生活負責。


「父母皆禍害」是一種情緒宣洩,要做的不是去責怪父母,而是在今天這個已經成年的自己基礎上,接納弱點,發展專長。


所謂「自私的父母」,和我們一樣,都是在渴望自己的需求被滿足的人。


在父母給予的創傷和自己形成的反應模式之間,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空間,看到自己內心的衝突,讓自己不總是條件反射式的反應。


  作者 | 陳禹霏


  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接受精神分析訓練,從事心理學應用性開發,曾參與運營百萬級心理學課程項目。專業的關注點和擅長領域,兒童發展和教育問題的解決,成年後的個人成長需求解決,包括戀愛、與父母的關係處理。


  主播 | 雪冬,電台主播,二級心理諮詢師 ,冥想引導師 ,身心靈成長探索者。


···


今日互動


  親愛的朋友,你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學會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你又是如何肯定自己的?


  歡迎在評論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現在男人普遍不追女人了?
別活成了一個標籤,這樣不酷
愛情不是戰爭,何必勢均力敵?
你的態度,決定了你在愛情里的樣子丨測試花園
食物是溫暖的,一切情緒都可以被安撫

TAG:張德芬 |

您可能感興趣

「婆婆,我真的特別恨你,不能和解」「不和解,就跟我兒子離婚」
與自己和解,也就是與相關的人和解
鴻茅藥酒事件握手言和,官司可以和解,但真相不能和解
「我是隨時能被爸媽拋棄的孩子」,那個被親情傷害的孩子,不和解
只有在腊味里,我才願意跟生活和解
與其和卡路里較勁,不如跟自己的身體和解
善待自己,其實就是與自己和解
我們都有權利不與過去和解
伊能靜談與庾澄慶的感情:沒有修鍊好自己,和對方媽媽不能和解
心理學:一個人持續痛苦,往往來源於不能與自我和解,你是嗎?
蘋果高通和解真的是好事嗎?最後還不是用戶買單
你對孩子的時間教育不奏效,那是他的原因和解決辦法與你想的不同
《都挺好》如果你是蘇明玉,你要拿什麼與父母的偏愛進行和解
先與自己和解,我們才能擁抱世界!
學會與自己和解,才是愛自己的正確方式
先和解的人,不是因為怕輸,而是因為珍惜……
范冰冰忍無可忍,用法律保護自己,態度堅決,不接受任何和解!
與人生和解的方法,就是活在當下,不與生活找茬
這回我們都想錯了!莫迪不願和巴方和解原因曝光,真相出乎意料
女人,要懂得與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