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圖解 讀懂這部經典勝過讀書十年!
播報青島BOBAOQINGDAO
在這裡,我們和您一起閱讀青島,了解青島,融入青島。
定期推送青島本土文化,同城活動,吃喝玩樂,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承接微信代運營一條龍服務!活動營銷策劃,品牌推廣服務。業務合作:bobaoqingdao@qq.com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世音菩薩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終極目標問題時,他透過紛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實意義,發現人的色、受、想、行、識,竟然全部都是虛無的形態,因此而徹底覺悟,超脫了一切的痛苦和厄運。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時他從寧靜中醒過來,對舍利弗說:舍利子啊(註:舍利子即舍利弗 )
凡是可看見的物質,它們都是由極微小的顆粒而構成的,若再更深層次的觀察,會發現這些極微小的顆粒也消失了,變成了看不見的意識能量形態。所以一切物質在本質上都是以虛無的意識能量狀態而存在;而同時,雖然一切物質其本質上雖然都是以虛無的意識能量狀態存在,但在現實中以我們很粗陋的視覺功能所看到的,卻是一個個不同的形相。因此可以說,「色本質上是空,空表相上是色」
或者更直觀的說,物質和虛空本來當下就是一個。兩者是一體兩面(即量子力學的波粒二象性,波為能量,粒為形態),色空不二,互為體相,不可單獨言說的。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我們繼續去觀照我們平常的感受、思想、行為、意識。你會發現,由於它們都是基於我們的體相而存在的,既然我們這個色身本體都是虛無的,所以他們的本質也更是虛無的,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我們虛幻的一種意識執著而已,也都是跟色空一體的道理一樣,不可單獨言說的。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舍利子呀,更確切地說,只要是我們可以感知到的一切,事實上都是沒有真正實體存在的,它們本質上都是空無。這個共同的空無可以勉強給一個假名——自性。
它從來就沒有生過,因此不存在有消亡之說;它無有實體的,所以不用擔心它會有污垢,也無法說它是清凈的;它是非物質也非能量的,所以既不能說有增加,也無法說會減少。它萬古長青、永恆不變、寂然不動、含藏萬有。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因此,在這個自性的真空里,是不存在物質形態的;不會有任何的感受、思想、行為和意識存在;沒有我們的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受、意識這些概念存在;沒有顏色、聲音、香氣、味覺、觸受、佛法的這些名相存在。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既然以上這些都不存在,所以也就不存在眼睛所看到的空間以及思想所意識到的世界等十八種界限了(十八界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界); 不會有無明愚痴存在,甚至連無明愚痴這個概念都沒有;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不會有生、老、病、死的現象,甚至於連生、老、病、死的概念都沒有;沒有苦的概念存在,所以也沒有所謂的人生八苦、集聚無常、生滅涅磐、求道成佛這些方便引導度化的八萬四千法門;沒有智慧名相概念,也就無所謂能證得智慧或是讓智慧圓滿了。由此自性寧靜清凈。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捶。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由於內心無所希求,不求得到,因此開悟,覺悟到自然法則給予眾生的那種公正無私的恩情。因此,我們應該做到心無掛礙,去追隨人生的真理。因為心無掛礙,我們就不會畏懼任何困難,就會遠離那些亂七八糟的妄想,最終讓自己超脫塵世的煩惱。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事實上,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諸佛,只要修此靜心觀心的法門。皆可獲得無上的正等正覺,實現真正徹底的解脫。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由此可知,人生的真理乃是能夠消弭生活煩惱的大神咒,是能夠破除人間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夠帶來光明前景的無上咒,是無可替代的無等等咒—它是如此真實靈驗,絕不虛無。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所以,《心經》的主題就是告訴各位:
放下吧!放下吧!讓我們一起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吧!希望我們中間的每一位,都能夠儘早地成就自己的一生。
(註:菩薩為何不將咒語的本意講出來,而是講一段無法懂的文字?是因為我們的心容易染著,若講咒語的本意文字,會讓中下根眾生陷入文字意思的執著當中,而無法悟得真心本性。本性里一物一念皆不可存有,若有則為染著,即不可見性。故不如以難懂之文字教人誦讀,因文字難懂,故不染文字相,久而久之,達到念而無念狀態,便可怔入自性三昧當中,而悟得本性!所有咒語皆如是。)
作為佛教經論中最為
博大精深的一部經典
在中國書法史上
諸多大師都酷愛抄寫《心經》
他們在墨香中感受清雅的熏陶
而這些書法作品也呈現出
一種更為別緻的美
細細看來,除了作者的文化底蘊
更多了些許淡雅、清心和禪意
在這個明媚的下午,鋪上毛氈
備上紙墨,描一下《心經》
讓空明的意境,帶走你心頭的浮躁
墨香醒腦,筆意舒心
無論是晨光熹微,還是周末午後
亦或是幽靜夜晚,用一刻的獨處
換一份微涼的清明……
我們用不一樣的視角為您播報青島
搜索微信號「BOBAOQINGDAO」或掃描二維碼關注,在這裡,我們將和您一起閱讀青島,了解青島,融入青島。
我們歡迎您的投稿,一切關於青島的原創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請發送郵箱bobaoqingdao@qq.com

TAG:播報青島 |
※《心經》圖解,讀懂一部經典勝讀書十年
※《心經》圖解,讀懂這部經勝讀書十年!
※讀懂《心經》勝讀書十年
※五藏六腑的解讀——《黃帝內經》讀書筆記1心
※讀書,讀寬心
※《朗讀者》:最是一年春好處,該讀書時就讀書
※好讀書,讀好書
※桑兵:讀書,要讀懂那些「讀不懂」的書
※篆刻經典細讀:沈野《印談》的讀書筆記
※幸虧劉邦不讀書——讀《史記》
※《越讀者》:讀書就像吃飯
※百合解讀《紅樓夢》:她們那麼美,卻都說自己不讀書
※冰心說:多讀書,讀好書。教你養成12個讀書的好習慣
※這是我今年第二篇讀書筆記
※寫字累了 不妨讀讀書!
※讀《史記》:幸虧劉邦不讀書
※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好
※為讀書而讀書:陳寅恪留洋十數年不為文憑
※那些年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