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從《趙孟頫寫經換茶圖》


開始的故事


2012年,蘇州博物館開始舉辦歷時四年的「吳門四家」大型系列特展,分別展出了在明代蘇州文人書畫界最為活躍的四人——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書畫珍品。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來源:蘇州博物館)


官方將「十洲高會——吳門畫派之仇英特展」,作為這一大型特展的收官之作。這一展覽,也成為中國大陸首次舉辦的仇英個展。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來源:蘇州博物館)


「十洲」,為仇英之號,取自《海內十洲記》中的十處神仙居所。仇英特別擅長表現青綠和仙山題材,觀賞他的畫作更有群仙畢至之感。


目前,我國各大博物館所收藏的仇英作品,加在一起僅有不到五十件。為了更好地集中展現仇英的藝術成就,重拾蘇州文化史上的黃金時代,蘇州博物館在籌辦此次展覽期間,也向海外的文博機構徵集仇英書畫。

其中就有這一幅,由美國克利夫蘭博物館收藏的仇英畫作——《趙孟頫寫經換茶圖》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仇英繪 文徵明書


明代 手捲紙本 水墨淡彩

21.10 x 77.20 cm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收藏


這幅畫值得細細說來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先說來頭:蘇州收藏家周於舜

周於舜是名臣周倫之子,周家為收藏世家,周於舜是泡在家裡收藏的古代書畫名跡中長大的。周家的收藏,以趙孟頫的書跡最為有名,據說曾收藏了趙孟頫的《文賦》《枯樹賦》《行書唐詩》《陰符經》等等。


作為趙孟頫的忠實粉絲,周於舜知道趙孟頫曾作般若經換茶詩,然而被趙孟頫拿來換茶的這幅《心經》到底寫成啥樣啊?當時是怎樣的一種情景呢?……周於舜惦記著這件事兒,終於忍不住,把他非常信賴的畫家仇英請來:我沒有這幅字兒,那您就幫我畫張趙孟頫寫經換茶圖,彌補這個遺憾吧!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再看畫中細節


畫面中,有松林、竹籬,趙孟頫在石几旁作書,與明本禪師對坐。後設茶具、爐案。侍童三人。


圖之右前方為趙孟頫在松林樹下,似乎才將紙攤開,準備開始書寫。此時趙孟頫側身看著右前方的侍童。此侍童手上捧著一物,似為茶包,向趙孟頫和明本禪師走來。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圖中間松林較遠處有一侍童,正蹲著煮水,大概是為了烹茶用的。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左側更遠處有一侍童,手捧著一物正向這裡走來,侍童的身後有兩隻喜鵲正在圓台上覓食。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明本禪師是元朝一位著名的僧人,也是一位頗受元代蒙古族皇帝尊敬的漢地禪師。王公貴族,文人士大夫更趨之若鶩,不分權貴均拜入明本禪師門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據說是明本禪師的畫像。


趙孟頫與明本之間的交往,頗能反映元代士大夫參禪問道的現象。在他們的信札中,曾多次提到彼此饋贈茶葉、藥品等禮物,可以看出他們之間親密的關係。


這是禪師與士大夫精神相通的表現,茶與書畫都為高潔之物,趙孟頫寫《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而明本贈茶為潤筆,是文人易物的通行習俗,而仇英的文雅筆墨也將這一氣氛傳達地相當到位。


題跋另有玄機


畫後面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文徵明所書,寫在金粟箋本上,末題「嘉靖二十一年,歲在壬寅,九月廿又一日,書於崑山舟中。」


文徵明年輕時參加科舉考試,屢屢不中,後來被召到首都,在翰林院里充當編修,過得也不是很開心。57歲時才回到蘇州,將他的餘生都奉獻給了藝術和學術。


這幅小楷《金剛般若密多經》,是他在72歲時寫作的,這幅作品筆畫婉轉,節奏緩和,意態生動。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後面還有文徵明的長子文彭的題跋,他在提拔中揭示了這幅字的緣由:「逸少(王羲之)書換鵝,東坡書易肉,皆有千載奇談。松雪(趙孟頫)以茶戲恭上人,而一時名公盛播歌詠。其風流雅韻,豈出昔賢下哉。然有其詩而失是經,於舜請家君為補之,遂成完物。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再後面是文徵明的次子文嘉的識語:「松雪以茶葉換般若,自附於右軍以黃庭易鵝,其風流蘊藉,豈特在此微物哉?蓋亦自負其書法之能繼晉人耳。惜其書已亡,家君遂用黃庭法補之。於舜又請仇君實甫以龍眠筆意寫「書經圖」於前,則此事當遂不朽矣。」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根據收藏家王世懋的題跋,王世懋後來在周於舜家看到這幅畫卷,發現它與自己所藏的趙孟頫《心經》正好是兩美之合,遂在畫卷上,於文彭與文嘉題識之後,再增題跋語,敘述了仇英作畫及文徵明寫《心經》的緣由,使周於舜請仇英作圖的原委大白於世。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愛寫經的趙孟頫


趙孟頫是宋朝的宗室,但卻在元人的朝廷為官,不免為他人所指責。那些看中民族氣節的士大夫們,看不起趙孟頫這種喪失節氣的行為,而趙孟頫自己也意識到了這點。他信佛,生活中的痛苦也促使他在佛道中尋求精神寄託。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卷


趙孟頫一生抄錄了大量的佛教經卷,流傳於世的多達八十多冊(卷),僅《金剛經》就有十二冊。《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寫過多次。本公號此前曾發過一篇趙孟頫小楷道德經的文章,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點擊這裡回顧一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原來他們都抄寫過《心經》


《心經》,亦作《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卷共260字,是漢傳佛經中最短的一部,因它旨意精微且便於持誦而廣為流傳。


寫經,抄經,是人們對佛虔誠的一種表達,被視為是一種積累功德的行為。一些善男信女以發願抄經為自己的一種修行方式。他們或自寫,或請人代寫,使得歷代以《心經》為內容的書作瀚如煙海。普通百姓自不必說,歷朝歷代抄寫過《心經》的帝王、書法名家不勝枚舉,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堪為經典的書跡。


歐陽詢(唐代)


唐代書法名家歐陽詢,亦曾以《心經》為內容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真跡。據傳歐陽詢所書《心經》,是在名剎白鹿寺完成的。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蘇軾(宋代)


宋代的書法名家,如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等人,則首開士大夫階層對佛教研究的先河。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吳鎮(元代)


元代書法家吳鎮,有草書《心經》傳世。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文徵明(明代)


這幅則是文徵明的行書《心經》。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董其昌(明代


明代董其昌亦有《心經》作品流傳。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弘一法師(近代)


弘一法師的《心經》,洗凈鉛華,真氣流衍,「濃縮了作者個體生命的最大真實與全部氣息」(梅墨生語)。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對了,還有剛剛說了半天,被周於舜思來想去的趙孟頫寫的《心經》。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我社新書《與七位大師一起抄寫》,收錄了上述七位書法大師書寫的《心經》作品,您可在各大網路銷售平台及實體書店欣賞或購買,與大師共沾法益,同增福慧。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那些書法大師們與《心經》的故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信美術館 的精彩文章:

看古人如何改編熱門IP
《洛神賦圖》:最忠實原著的IP大作
《中國美術史·大師原典》——陳丹青推薦的圖像版極簡中國美術史

TAG:中信美術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故宮書法家魏殿松與《心經》的故事
大師《心經》書法合集,悅目凈心!
十大書法家的《心經》,誰最妙?
弘一大師《心經》
漂亮的楷書心經 這書法我服!
濟群法師:《心經》的般若正觀
歷代名家《心經》書法,心凈才能心靜!
十大書法家的《心經》,豈能不欣賞?
《心經》與《金剛經》——般若法藏的精髓
《心經》的「心」是什麼意思?
活的《心經》
啟功楷書《心經》,心書合一!
楷書《心經》,美到心裡
憨山大師《心經直說》
隸書《心經》欣賞
大書法家用篆書寫的心經,隸書篆書都厲害,開一代碑學之宗
《心經》教會我們什麼 常誦《心經》收穫無量喜樂
明海法師講《心經》 教你如何觀自在!
誦《心經》,心清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