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崖山海戰,中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海戰

揭秘崖山海戰,中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海戰


揭秘崖山海戰,中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海戰



公元1279年初,在今天的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以南的崖門鎮附近海域 ,曾經發生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慘烈海戰,交戰雙方是侵宋的蒙元軍隊和南宋殘軍。

這場戰鬥的影響和意義是深遠的,以至於成為一個新舊交替時代的節點 ,發生在七百多年前的這場戰事也可被視作歷史的轉折點。


是年二月,元軍大舉進攻在大海中的孤島崖山苦苦支撐的南宋流亡小朝廷,幾番較量,宋軍大敗,眼見已經無力回天,宰相陸秀夫背負幼帝趙昺投海自盡,南宋王朝徹底覆滅。


自公元960年太祖武德皇帝(謚號)趙匡胤建立北宋起,立國319年之久的大宋王朝黯然落幕,消失在歷史的煙雲深處。


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發布征宋詔書後,元軍以伯顏為統帥,九路大軍水陸齊頭並進,浩浩蕩蕩的殺奔南宋而來。

伯顏領元軍東下,只遇到微不足道的零星抵抗,不久兵鋒直指臨安。



揭秘崖山海戰,中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海戰



蒙元軍隊是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為強大的武裝力量,蒙古鐵騎曾讓半個地球為之顫抖,帝國創始人成吉思汗和他的「黃金家族」更是被歐洲人稱作「世界征服者」,是令人恐懼顫慄的「上帝之鞭」,蒙古馬隊鐵蹄所到之處必會掀起一陣陣血雨腥風,其勇猛剽悍、殘酷無情遠非遼、金可比。


1276年初,執政的謝太后和年方5歲的南宋小皇帝趙顯(恭帝)投降了元軍,趙顯的兩個哥哥趙昰和趙昺在不願降元的皇室遺老和吏部侍郎陸秀夫的護送下,逃往南方。元軍步步緊逼,銜枚疾進,沿路追擊南逃宋室遺孤。

陸秀夫以南宋流亡朝廷的名義,派人知會各路抗元殘餘力量,他首先想起的就是堅決不願苟降的張世傑將軍和那位面目不清的右宰相陳宜中。


早在宋恭帝趙顯投降元朝之際,曾為金國將領後來南投大宋的張世傑不願歸降殘暴的蒙元,憤而率部離開臨安,來到浙江定海一帶,決心繼續堅持抗元復宋的鬥爭。



揭秘崖山海戰,中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海戰



元軍派遣張世傑舊部降將卞彪赴定海勸降,得知實情後,張世傑大怒,命人割掉了卞彪的舌頭,最後將他凌遲碎剮示眾。一接到陸秀夫的信,他二話不說,立馬拔營率眾往南追趕。

右宰相陳宜中本是貪生怕死、牆頭草式的人物,宋恭帝投降之時,他本是偷偷溜走,打算觀望一陣再另謀出路。礙於張世傑一再催促,搖擺不定的他才勉強隨世傑一道南來。


五月,張世傑、陳宜中、陸秀夫終於在福州會合,經過商議,他們擁立趙昰即位,是為端宗,改元景炎。封趙昺為衛王,陳宜中任左宰相兼兵馬都督;張世傑任樞密副使;陸秀夫任中樞密院事。


恰在此時,青史留英名的抗元英雄文天祥從元軍的監獄裡逃出,也輾轉來到福州,被任命為右宰相。經過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等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抵抗力量逐漸壯大,漸顯復甦中興氣象。


在他們的感召下,各地抗元隊伍紛紛匯聚到東南沿海一帶,轉戰於閩粵等地, 堅持抗擊元軍約一年之久,給不可一世的元軍造成不小的麻煩,抗元復國的聲勢一時大振。


揭秘崖山海戰,中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海戰



忽必烈見此情形,心急如焚,趕緊加派大軍四面出擊,大舉進剿,南宋抗元軍隊損失巨大,抵抗運動又陷入低潮。


端宗趙昰率一干南宋遺老遺少退避海上,樞密副使兼兵馬統帥的張世傑率軍襲擊駐紮在潮州、泉州以及雷州半島的元軍,想挽回不利於大宋的戰略頹勢,誰知元軍早有防備,大都無功而返,不能獲勝。


此時,端宗趙昰的避難船隊在珠江口外遭遇猛烈颱風襲擊,龍船觸礁沉沒,趙昰落水幾乎溺斃,幸而被眾人救起。這場颱風造成的破壞力驚人,南宋船隊損失甚重,士兵被淹死者近半。 端宗趙昰雖然大難不死,但肺中嗆水,驚恐成疾,不久便一命嗚呼。


左宰相陳宜中見大勢不妙,心中驚恐不已,忙建議餘眾逃亡海外,慢慢積聚力量,招納潰散人馬,準備作戰物資,以圖東山再起。


陸秀夫、張世傑等人覺得這也是一條緩急出路,於是派陳宜中去越南占城安排退路,誰知這廝一去便渺如黃鶴,沒了音訊。原來早已被嚇破膽的陳宜中留在占城當起「寓公」,不準備回來了,哪裡還顧得上留在險境中的南宋君臣。


文天祥不幸在1278年的一場血腥戰役中再次兵敗被俘,被關押幾年的他嚴詞拒絕了的忽必烈的親自勸降,激怒了忽必烈,崖山激戰後不屈而死。


目睹此景,眾人情緒低落,頓感前途無望,許多大臣都嚷嚷著分家什散夥,各奔前程。


陸秀夫安撫好眾人後,又擁立衛王趙昺為帝,改元祥興,陸秀夫接替文天祥擔任右丞相,並將朝廷駐蹕地遷往新會崖山。


崖山,又稱厓山,位於新會以南5公里處,背山面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個據險固守的戰略寶地。


元廷獲知南宋的殘餘力量聚集在厓山一帶 ,特命漢軍統帥張弘范領兵數萬,分水陸兩軍赴粵征討。


大軍臨行前,忽必烈叮囑張弘范,能招降最好,如若不降則務必一鼓聚殲之。



揭秘崖山海戰,中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海戰



公元1279年年初,元軍浩浩蕩蕩陸續抵達厓山,對南宋殘餘勢力形成三面包圍之勢。面對巨大壓力,張世傑晝夜苦思破敵之策。


張世傑擔心常駐海上,糧草淡水供給不易,容易造成軍心動搖, 長期對峙下去,於我不利,必敗無疑,兵法有云:「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狹路相逢勇者勝,況敵軍遠來疲憊,而我軍以逸待勞, 趁他立足未穩可一舉大破之。於是他沒有採納幕僚的意見,而是下定決心同元軍決一死戰,一戰定勝負,方可免除被團團圍困的危局。


他調集千餘艘大型船隻,船頭朝里,船尾朝外,用粗繩索綁紮縛牢,形成一座漂浮在海上的「船寨,」船隊四周,搭起一圍高大的樓棚 ,形同寨柵。士兵們駐紮在樓船上, 趙昺和眾臣居於中間那艘大艦 ,是為中軍。


誰知元軍是有備而來,防守嚴密得水潑不進 ,宋軍幾次主動出擊均無功而反,反而折損了不少人馬,只好退回「船寨」繼續抗敵。


張弘范見宋軍結船抗拒,想出了一條火攻之計。元軍組織火攻,宋軍早有準備,船體早就塗滿了濕漉漉的海泥,並在各船尾綁上一根削尖了的長木杆,元軍縱火的小舢板難以靠近。如此妙招,元軍火攻難以奏效,劃小船縱火的士卒被宋軍弓弩手擊殺不少。


見火攻不成,張弘范又生一計。他命令水軍用戰船嚴密封鎖出海口,截斷宋軍運糧運水的生命線。


這一招果然毒辣,宋軍斷了糧草柴薪接濟,只好吃乾糧度日,乾糧無水難以下咽,軍士們只好喝海水,結果上吐下瀉,飢疲不堪,眼冒金星,哪裡還有力氣打仗。就這樣勉強堅持了十幾天,軍中士氣低落,怨氣衝天。


3月19日,號炮聲起,張弘范命副帥西夏降將李恆率隊猛攻宋軍營地的北邊,自己親自率精悍勁卒攻擊宋營南面。


乘著海水潮漲潮落,元軍傾巢而出,四面出擊,喊殺之聲響徹天際,宋軍士兵連日乏衣乏食,個個面無人色,只有招架之功,已經沒有還手之力,更遑論殺出重圍了。


兩軍船隻糾纏在一起,雙方鏖戰正急,元軍得勢,人人奮勇爭先 ;宋軍士卒困獸猶鬥,個個俱懷必死之心 ,只為尋機逃出生天。


忽然,元軍指揮船上鼓樂齊鳴,宋軍將士心頭一愣,難不成元軍志在必得,提前飲酒作樂慶賀勝利?眾人心頭一涼,不免有些鬆懈、沮喪。


誰知這鼓樂聲是元軍事先約定發動總攻的暗號。果然,敵船四下里蜂擁而至,無數元軍士兵從船艙里冒出頭來,用燃燒著的箭矢火石猛攻宋軍船寨,一束束疾如流星的火把落在宋船的甲板、桅杆上,元軍士兵揮舞利刃,嗷嗷叫著爬上宋軍的艦船,逢人便砍,還四處縱火。


霎那間,宋軍船隻被燒毀擊沉不少,士卒傷亡甚重。一些宋軍將領見狀,心內打鼓,膽顫心寒,已無戰心。忽然,一艘宋船率先高豎降旗,擅自砍斷巨索退出了戰鬥序列。


其他船上的宋軍戰鬥意志頃刻瓦解,紛紛仿效將戰旗降落下來,士卒們將武器拋落海中,旗杆上豎起白旗。


張世傑見狀,心知大勢已去,已非自己所能挽回,情況緊急,勢如危卵,不容有半分猶疑。


張世傑將一部分不願投降的精壯士兵組織起來, 趕到中軍想保護趙昺等重要人物強行突圍。


時已黃昏,風大浪急,又忽然電閃雷鳴,下起了瓢潑大雨,四下里黑漆漆一片,十步開外就難以辨識,敵我之船混雜在一起,到處都是元軍士兵,死屍枕籍,哪裡還找得到小皇帝趙昺。


入夜,雖伸手不見五指,但元軍並未停止攻擊,吶喊之聲從四面隱隱傳來,兵器的撞擊聲和傷者的哀嚎直刺耳膜。苦尋半夜無果,世傑無奈,只好率十幾條傷痕纍纍的戰船斬斷大索撤出戰鬥,在黑暗中殺出一條血路,橫衝豎撞突圍而去。



揭秘崖山海戰,中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海戰



趙昺的龍船是由陸秀夫負責護衛的。他見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敵船,敵軍圍困萬千重,突圍無望,心知南宋氣數已盡,已經回天乏術了,他回頭對年方七歲的趙昺說 :「官家,事危矣,奈何?天意亡宋,陛下只能以身殉國了。」 年幼的趙昺木訥的望著陸秀夫,眼裡滿是驚恐 ,卻並無言語。


陸秀夫先將自己的妻兒驅趕投入海中,然後毅然背起趙昺 ,一縱身躍入驚濤駭浪之中,瞬間便了無蹤影。


趙氏皇親、眾大臣、後宮眷屬、數萬殘餘官兵見狀,寧死不降,紛紛跳入海中殉難。中華歷史最為悲壯的一幕在這荒僻的海畔上演,眾多大宋的忠實子民在此決然斷絕的慷慨赴死,可謂驚天地,泣鬼神之舉。


史料記載,厓山海戰結束後的第二天,海面上浮屍十餘萬,血流漂櫓,海水變赤,大宋文武精英玉石俱焚,損失殆盡,為這衰朽不堪的王朝殉葬。


殘陽血海,混為一色,海水似乎被衝天大火煮沸, 天空中點點沙鷗繞圈環飛,發出陣陣哀鳴,盤旋良久不願歸巢。


張世傑突出重圍後,收攏了一部分潰散將士,不幾日便率殘兵趕回崖山戰場。崖山海面的慘狀讓眾人驚呆,張世傑潸然淚下 。


他命人將大宋戰歿或殉難的君臣將士的屍體打撈上來葬在海濱的山坡上,準備再去尋找、擁立藏匿在民間的宋室之後,繼續抗元。


說來也怪,一陣猛烈的颱風再次呼嘯襲來,颶風裹挾著洶湧的海浪將張世傑的坐船掀翻,這位鐵骨錚錚的誓死抗元的南宋名將也隨之沉入海底,麾下將士也大部分葬身魚腹,壯烈殉國 。


身經無數惡戰,無數次從死人堆中爬出來的張世傑以這種意外方式成仁,也算實現了他誓死報效大宋的夙願。


彷彿就在一瞬間,颱風一掃而過,戛然而止,海上漸漸歸於平寂,風平浪靜的海面靜謐得好似什麼也沒發生過,時間終將會抹去一切不祥的痕迹。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談 的精彩文章:

12張老照片,讓你走近更真實的好萊塢
15張有意思的珍貴老照片
菲警局神秘塵封檔案:四度空間隱形怪獸噬人事件
歷史上有什麼著名的玩笑和騙局?
10張罕見的明星、總統,大咖們的童年照片

TAG:古今談 |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最後一戰,中國山海關之戰!
崖山海戰—宋朝滅亡之戰
歷史朝代歌—崖山海戰
崖山海戰:宋元改朝換代的最後一戰
崖山海戰兵敗,陸秀夫身背皇帝跳海,十萬軍民殉國
崖山海戰:大宋王朝謝幕前,劃破歷史時空的悲壯
崖山海戰,他背起年幼的皇帝,一同投海殉國
為什麼說崖山之後無中華,崖山海戰之後南宋怎麼滅亡?
崖山之後無中國?看周總理如何評價崖山海戰十萬軍民殉國的壯舉
他為啥學曹操,把戰船綁一起,致崖山海戰失敗,十萬人跳海殉國?
山海關戰役一戰滅兩個漢人王朝,在歷史上是唯一的
中國歷史上最難攻克的陣地,劍門關第四,山海關第二
揭秘崖山海戰中雙方的參戰人數各有多少?
小龍女身世之謎,原來絕情谷和寒潭的秘密藏在《山海經》里
崖山海戰:大漢文明的一次集體殉禮
杯中山海经
《山海經》中最厲害的上古神獸
揭秘:崖山海戰讓宋朝十多萬軍民集體殉國?
《山海經》中上古真實版「戰狼」,白尾長耳,所到之處必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