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湖南大学王双印Adv.Mater.从碳纤维原位剥离的富边缘、氧掺杂的石墨烯用作氧气电催化

湖南大学王双印Adv.Mater.从碳纤维原位剥离的富边缘、氧掺杂的石墨烯用作氧气电催化

引言


3月9日,《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湖南大学王双印教授和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夏振海教授关于碳材料在氧气电催化领域的一项研究进展「In Situ Exfoliated, Edge-Rich, Oxygen-Functionalized Graphene from Carbon Fibers for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电催化ORR和OER作为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两个重要反应部分,而其反应动力学较差,发展高效廉价的电催化剂至关重要。虽然非金属材料用于催化ORR和OER已有了广泛的研究,但是这些材料通常涂覆在三维的导电基底上用于促进电子和物质转移,其电极制作过程较为复杂。该课题组利用等离子体技术直接处理商业化碳布,不仅使碳纤维表面变的多孔,还在其表面原位产生富缺陷、氧掺杂的石墨烯。与纯碳布相比,经过简单的等离子体刻蚀过的碳布ORR和OER性能均有了明显提升。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产生的边缘碳、氧掺杂和缺陷对促进ORR和OER均有着重要作用。

湖南大学王双印Adv.Mater.从碳纤维原位剥离的富边缘、氧掺杂的石墨烯用作氧气电催化



【图文解读】


图1:纯碳布和等离子体刻蚀碳布的形貌对比图

湖南大学王双印Adv.Mater.从碳纤维原位剥离的富边缘、氧掺杂的石墨烯用作氧气电催化



A、B纯碳布的SEM图。


C、D等离子体刻蚀碳布的SEM图。


E、F等离子体刻蚀碳布的HRTEM图。

通过电镜图对比,可以明显的发现等离子体刻蚀使得碳纤维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多孔,表面暴露出很多石墨烯状的纳米片。HRTEM可以看出表面产生的堆叠、卷曲的碳纳米片,厚度只有5~7层。并且这种方法制备的碳片面间距约0.37 nm,比石墨的d002=0.34 nm要大。


2、XPS结果分析

湖南大学王双印Adv.Mater.从碳纤维原位剥离的富边缘、氧掺杂的石墨烯用作氧气电催化



对比可以发现等离子体刻蚀之后碳纤维的氧含量明显增加。并且碳的SP2/SP3明显减小,这意味着等离子体处理可以产生更多的缺陷。

3、电化学性能图

湖南大学王双印Adv.Mater.从碳纤维原位剥离的富边缘、氧掺杂的石墨烯用作氧气电催化



由于等离子体刻蚀过程中产生的边缘碳、氧掺杂和缺陷使得制备的材料相对于纯碳布表现出更优异的OER和ORR性能。

4、DFT计算研究催化机理

湖南大学王双印Adv.Mater.从碳纤维原位剥离的富边缘、氧掺杂的石墨烯用作氧气电催化



图A是含有羧基官能团和缺陷位的石墨烯OER反应自由能图。


图B是含有羧基官能团和缺陷位的石墨烯ORR反应自由能图。


图C是椅形和之字形石墨烯纳米带不同位点的ORR火山图。


图D是椅形和之字形石墨烯纳米带不同位点的OER火山图。


图E是有缺陷和C-OOH椅形石墨烯的电荷转移分析图。


图F是无缺陷和带有C=O石墨烯的电荷转移分析图。


蓝色代表正电荷黄色代表负电荷,红圈代表活性位点。


理论计算表明,等离子体处理产生的氧掺杂和缺陷对电催化性能的提高有着协同作用。


【总结】


通过氩气等离子体刻蚀在碳纤维表面原位产生无定型的、富边缘/缺陷的石墨烯,这些缺陷位点的悬挂键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或者水反应实现了氧功能化。等离子体刻蚀之后的碳纤维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并且处理后的碳纤维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更有利于物质转移,使得其具有更好的OER和ORR催化性能。结合理论计算,详细的分析了等离子体产生的边缘碳、缺陷和氧掺杂对促进ORR和OER性能的影响。


来源:材料人


【本期推荐】




湖南大学王双印Adv.Mater.从碳纤维原位剥离的富边缘、氧掺杂的石墨烯用作氧气电催化



简约大气的设计,碳纤维的短款钱包!自带RFID功能,碳纤维+头层牛皮制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碳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多碳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華南理工大學張心亞Corros.Sci.:氧化石墨烯在磷酸鋅塗層上的妙用
Natl.Sci.Rev.大牛聯手綜述:石墨烯材料的宏量製備和產業化應用
深圳大學Nanoscale:兼具高光熱轉化效率和高穩定性的氧化石墨烯/黑磷氣凝膠
Angew.Chem.Int.Ed.:硼、氮共摻多孔石墨烯正極實現Li-CO2電池高效可充電
清華大學Science Advances:大面積石墨烯的低能透射電子衍射及成像
南開大學陳軍教授Nano Lett.:具有高容量和快速鈉離子存儲性能的硫化銻-石墨烯化合物
Nano lett.:石墨烯薄膜的外延生長及帶結構
Nat.Commun.:磁性石墨納米膠囊用於幽門螺旋桿菌的原位靶向磁共振檢測
清華大學朱宏偉等受邀在Chem Soc Rev、Phys Today、Appl Phys Rev發表石墨烯綜述文章
Nature Energy:通過在CS2中燃燒鋰得到高性能緊湊型Li-2S-石墨烯納米膠囊用於Li-S電池
Team 十銓 發布石墨烯導熱固態硬碟 Cardea Zero
哈曼卡頓Cortana智能音箱Invoke即將上市:石墨、珍珠色
又是石墨烯膜,還是Nat.Nanotech.?
任文才&康寧 ACS Nano:石墨烯/二維α-Mo2C垂直異質結構
《Nature》重磅:二維鐵磁性氧化石墨烯,將開創全新科研領域!
RAC 和Haydale合作研發石墨烯改進碳纖維預浸料
微軟Surface CloudBook Win10筆記本泄銀灰/紫紅/鈷藍/石墨金色
CsPbBr3量子點/氧化石墨烯複合材料的合成與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的應用
「老idea」三維石墨烯複合電極,段鑲鋒組依舊能發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