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和中國的帝王之道究竟有何不同
在說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們先來看一張照片,就是下面這張。
這張照片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分發到各所學校的明治天皇照片概貌,也可以說是歷代日本天皇的標準像。照片中的明治天皇腰挎戰刀,全副武裝,目光堅毅,冷酷驕橫,可以說這種形象不乏令人感到殘酷和暴力,但他們的殘暴基本上都是對外,歷史上還沒有哪個天皇對本國人發動過大規模的清洗和屠殺。
有人說這是因為日本天皇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虛君」,其實這個觀點小編並不認同,因為日本歷史上就算是掌管了實權的天皇、皇子亦或是皇兄們,也幾乎是沒有內鬥的情況發生。而這種情況放中國來說,是完全不可思議的,中國歷史上無論是第一個封建王朝還是最後一個王朝,都是暴君頻出,而且多是對本國人下手。
大秦帝國僅僅歷經了兩世,就在對內施暴上,一個比一個狠。滿清十二帝,雖說幾乎是沒有什麼昏君,而且還是少數游牧民族的狼性血脈,結果入主中原之後,無論是在對外忍讓喪權辱國,還是對內殘忍血腥鎮壓上,跟我們的漢族皇帝比起來,也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比如晚清時期的慈禧,曾說過這麼一句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很多人會把這句話加到她賣國的鐵證中去,結果卻忽略了當時她說這句話的真實心態:她在骨子裡是把被征服的華夏人當奴才,寧可把奴才的東西送給外國人,也不物歸原主,他們雖然不是漢民族的皇帝,卻擁有著比漢民族皇帝更深的「牧羊心態」。在血緣上,他們自認為很高貴,不允許滿漢通婚;在手段上,無論是反抗他們的太平軍還是巴結他們的義和團,瞬間就翻臉無情,任意屠戮,無所不用其極。
那麼同為皇帝,為何日本的天皇就沒有中國皇帝這般「內殘外忍」的傳統呢?這就要說到「同類不同道」的問題了。
古代的日本雖然曾以中國為師,但在「帝道」的選擇上卻與中國大不相同。當時的日本在軍事技術上,雖然沒有像女真、蒙古那般率鐵騎四處征戰,但從「道」的觀察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從古至今日本顯然還是與古代的游牧民族有著相同的道:崇尚鐵血立世,對外狼性的征服。
日本的這種狼道精神之所以會產生,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們出於對生存環境的危機而產生的團結,這是一種本能。如果想要立於不敗之地,本民族內部的精神領袖就不能夠自相殘殺,必須要保留全民族同仇敵愾、抱團取暖的感召力。這種潛意識,在歷代的天皇大腦中,根深蒂固,不可動搖。所以從古至今,無論天皇是虛權還是實權,他們都沒有出現過對內殘暴的君主,他們的殘暴多體現在對外戰爭中。
用兩個簡單的詞語來加以區分的話。就是一個是「草原狼」,一個是「圈中狼」。當年的甲午海戰中,光緒皇帝和慈禧其實是站在一塊兒的,但結果呢,兩頭「圈中狼」加起來都不是人家明治天皇一頭「草原狼」的對手。
編後:古歷小軍(gulixiaojun)的微信公眾號同步開通啦,感興趣的朋友歡迎訂閱哦!


※揭秘:武松為何沒有參加「三山聚義打青州」的戰鬥
※揭秘:古代的戲子是否可以演皇帝,如果可以又是如何演的?
※西周的滅亡居然是因為一個被打開的盒子?
※膽大包天:李師師約會宋徽宗時竟敢在床底下藏男人
TAG:古歷小軍 |
※日本的帝王之道和中國的帝王之道有何區別
※日本和尚和中國和尚有何不同:日本和尚都是土豪
※揭秘:楊貴妃死在了中國,為什麼陵墓在日本?背後的真相是怎樣的
※這個佔據日本稱王的中國人,稱霸中日海疆,卻被大明王朝坑了
※在日本的中國女性為何不願回國?
※沒文化真可怕:揭秘中國、日本、韓國的筷子有啥區別
※中朝兩國,緣何只稱日本天皇為王,從不稱皇?
※揭秘:楊貴妃死在了中國,為什麼陵墓在日本?
※揭秘帝國之花:日本女間諜刺殺蔣介石
※日本和中國的飲食文化究竟有什麼不同?
※花道的精神:宏道在日本
※揭秘:日本靖國神社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中國的殭屍,日本的貞子,韓國的女高你有印象嗎?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的?
※中國有權佔領日本,為何不佔?
※吉田松陰和他的弟子們(帶領日本走向強國之路的人!堪稱日本的「王陽明」)
※日本和德國有何差距?華沙之跪和神社之跪天壤之別
※揭秘,日本選擇對美國開戰的是何內幕?
※韓國、日本的歷史教科書都是怎麼寫中國的?對比差異明顯
※教你怎麼參觀日本寺院:與中國的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