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娘倆,明明是在逃亡,卻還有心情品美食,果然大清亡了!

這娘倆,明明是在逃亡,卻還有心情品美食,果然大清亡了!

河南開封有一道名菜,名叫「鯉魚焙面」,相信河南的朋友大多都知道,關於這道菜,曾經在電影《1942》和《舌尖上的中國Ⅱ》中出現過。這是一道河南開封地區傳統的名菜,並且被列入豫菜十大名菜之列。



這娘倆,明明是在逃亡,卻還有心情品美食,果然大清亡了!


鯉魚焙面


這道菜最開始出現在北宋時期,那個時候的開封,作為北宋朝的都城,稱作汴梁(或東京)。經濟繁榮,地區人民生活富庶,於是在飲食或者文化上面,人們開始過得更講究了一些,這道菜便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了。



這娘倆,明明是在逃亡,卻還有心情品美食,果然大清亡了!


開封府


鯉魚焙面是由糖醋鯉魚和焙面兩部分搭配而成,選擇本地的黃河鯉魚,處理好之後,用刀在魚身正反面划上均勻刀紋,使得在烹制過程中能夠充分入味,再放到熱油中炸透,裝盤;然後製作湯汁的配料,包括有醋、白糖、姜蒜、油鹽等配料,用開水勾芡,等芡汁煮好之後,淋到炸好的鯉魚上面;最後將蓬鬆酥脆細如髮絲的焙面蓋在魚身上,這道菜便完成。河南喜食麵食,這道菜也體現出了本地的麵食文化。



這娘倆,明明是在逃亡,卻還有心情品美食,果然大清亡了!



鯉魚焙面

鯉魚焙面本來是一道傳統的家常菜,為什麼這麼受歡迎並且流傳開來呢。原來是在光緒年間,發生過這樣的一個小故事: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攜光緒帝出逃,經過開封,開封的官員設宴接待慈禧和光緒,席中上了這道菜,慈禧和光緒嘗過之後讚不絕口,隨即為這道菜寫了一幅字「熘魚出何處,中原古汴梁」,賜給了開封,此後這道菜更加受百姓關注了,並且作為本地名菜一直流傳下去。



這娘倆,明明是在逃亡,卻還有心情品美食,果然大清亡了!



慈禧吃飯劇照


雖然僅僅是一道菜的故事,我們不難看出當時的慈禧和光緒在出逃的途中是怎樣的心情,大清帝國到了光緒這一代,已經是日落西山,而作為一國之君和皇太后,卻能夠在棄城逃難的途中依舊不忘帝王本色和做派,一路品評美食,心情好不暢快。要知道時下百姓多是面臨饑荒,殊不知這一桌佳肴,是從全城百姓那裡湊來的,慈禧和光緒還吃的如此津津樂道,看來是大清江山的安危,遠不足他們的一頓飯重要!


這娘倆,明明是在逃亡,卻還有心情品美食,果然大清亡了!



光緒


而在五年和六年之前,甲午戰爭失敗、《馬關條約》簽訂,可能慈禧和光緒都未曾知道,再過了十二年,大清就已經徹底滅亡了,而他們在吃這道菜是在1900年。

儘管這道菜成為開封名菜,但是希望有一天我們吃到這個菜的時候,細品其中美味之時,不僅僅是想到當年慈禧光緒吃這道菜時的讚不絕口,更應該想起那個國破家亡的時代,奮發圖強以自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陳說史 的精彩文章:

清太祖努爾哈赤這麼能打,後代怎麼就頹廢了?據說和一種疾病有關
紀曉嵐為什麼扳不倒和珅?從和珅向乾隆自稱「奴才」說起!
中國古代為何沒有商家欺詐消費者行為?因為一旦發現可能會被打死
中國古代處罰犯人的一種刑罰,在今天,變成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

TAG:老陳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明節,不能錯過的美食,一年之中只有在清明節才能吃到!
在古代這是用來避孕的,說出來不敢相信,現在竟是一地道的美食!
清明艾草,除了做美食居然還有這個功效!
這些美食很好吃,卻存在著隱形鹽,可能毀掉你的健康!
大明星見到美食的時候,原來是這樣子的,都是吃貨
深夜讓人念念不忘的,除了美食還有啤酒,沒有什麼比這更愜意了!
這樣的美食雖然好吃,但我還是要拒絕!
美食也瘋狂:明星們的吃相,沒有最萌只有更萌
看似堅硬的石頭,裡面竟然有血肉,還是美食
有一種很奇怪的美食,剝開一看,我被噁心到了,孩子卻嚇哭了
這裡這麼美,雖然還是擋不住他們脫髮的憂傷,何況他們不擅長美食
很多人把它當垃圾扔了,卻不知它既是美食,又是良藥!
原來我這麼瘦,不是美食的錯!
好可怕的美食!女兒卻一臉懵逼的吃了大半碗,你有沒有這樣吃過
獅子在享受美食,忽然表情一變,它到底經歷了什麼!
這美食可以說大街小巷都有,你們都吃過,它的來歷與漢奸有關
麵粉除了能做美食外,竟然還有這麼多的用處!
他對橘子又是掏空又是按摩又是煮,到底是為了做什麼美食?
沒有什麼是一碗美食解決不了的,結果還真是沒有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