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最近,筆者聯繫了17名來自不同領域的思想領袖,有AI專家、計算機工程師、機器人專家,也有物理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只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對於人工智慧,我們應擔心到何種程度?」


大家並未達成共識。不論是對擔心的程度,還是這個問題的本質,答案跨度都十分之大。在有的專家看來,AI的危險性已十分緊迫;但更多專家認為,這種擔憂要麼被誇大了,要麼根本沒有必要。


以下是他們的回答。

不必杞人憂天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吳恩達(Andrew NG)


百度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家

Coursera聯席主席、聯合創始人


斯坦福大學副教授


擔心「邪惡殺手」AI,就好比擔心火星上出現人口過剩。有朝一日也許會有這樣的問題,但現在連登上火星都還沒影呢。人們被這些不必要的炒作轉移了視線,從而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塞巴斯蒂安·史朗(Sebastian Thrun)


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對我來說,人工智慧有著無限的吸引力,我一點也不擔心。AI會解放人類,我們不用再從事高度重複性的辦公室工作,從而擁有更多時間去發揮創造力。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氣候變化、核武器、耐抗生素的病原體、新法西斯主義的政治運動,還有經濟自動化導致的工人失業,這些才是我們要擔心的事情。我們不用擔心的事情,就是人工智慧奴役人類。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瑪格麗特·瑪托諾斯


(Margaret Martonosi)


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AI有望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它將重塑醫藥、交通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任何技術,只要能影響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就需要得到政策層面的重視,比如如何發揮它的作用,如何加以約束。完全忽略AI的風險固然愚蠢,但面對科技,「威脅至上」的態度總是不可取的。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丹妮拉·魯斯(Daniela Rus)


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


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


AI是一種極為強大的工具,和其他工具一樣,其本質並無好壞,關鍵看我們怎麼用。通過收集和分析海洋與溫室氣體的無線監控數據,AI已經在幫助我們應對氣候變化這樣的問題。在AI的幫助下,我們得以分析海量病歷,創建個性化的醫療方案。AI還在普及教育,確保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學到寶貴的工作與生活技能。


人們對AI心存恐懼與顧慮,也是情有可原。作為研究人員,我們有責任認清這些恐懼,並提供不同的視角和解決方案。我相信,未來,AI能促進人類與機器的合作,改善我們的生活。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布萊恩·卡普蘭(Bryan Caplan)


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


要說可怕,設計AI的人也一樣可怕。與家養動物一樣,AI誕生的目的,就是服務於它的創造者。朝鮮若是掌控AI技術,後果會怎樣?聽著嚇人,可現在朝鮮手裡還握著遠程導彈呢,兩者並無太大的區別。電影《終結者》中AI攻擊人類的情形,在現實中純粹是杞人憂天。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安迪·尼倫(Andy Nealen)


紐約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我有點擔心的是「中間階段」,比如說,自動駕駛汽車與人類司機共用道路時……一旦人類不再駕車,整體交通狀況將更加安全,由於人類失誤而釀成事故的情況將更為少見。


換言之,我擔心的是技術進步過程中的「成長之痛」,但這就是人的本質——探索並推進科技前沿。我的態度不是焦慮和擔憂,更多的是興奮和警醒。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勞倫斯·克勞斯(Lawrence Krauss)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


起源項目負責人


AI既令人畏懼,又讓人興奮。毫無疑問,隨著AI的持續發展,我們的生活方式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將因此改善,比如自動駕駛汽車,比如很多工作被代勞,這可以讓人類解放出來,去從事更有意義的活動。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導致大規模失業,還會為黑客入侵提供新的漏洞。高級的網路攻擊會使互聯網信息的可靠性下降,削弱國內與國際基礎設施。


儘管如此,好運總是青睞有準備的頭腦,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索一切可能性,包括好的和壞的,從而做好準備。因為,無論我們願意與否,那個未來始終將會降臨。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肖恩·卡羅爾(Sean Carroll)


加州理工學院宇宙學與物理學教授


AI有一種特殊屬性,它很容易讓你想到可怕的科幻電影場景,比如人工智慧接管了地球上所有的機器,奴役可憐的人類。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不過,它倒是有可能獲得執行某種任務的能力,而它是如何執行的,背後的過程卻不為人所知……由此可見,意料之外的後果不可輕視。


仔細而徹底地思索這些潛在後果,以及如何預防,同時又不會阻礙人工智慧的進步,這才是正確的應對之道。


但是,要報以敬畏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所長


向機器超級智能的過渡非同小可,出大問題也不無可能,我們應予以重視。這應該會促使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界的頂尖人才專門去從事AI安全性和AI控制的研究。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喬安娜·布萊森(Joanna Bryson)


巴斯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普林斯頓大學信息技術政策中心研究員


俄羅斯黑客攻擊,英國脫歐運動,美國總統大選,或是競選團隊基於選民的社交媒體信息,實施相應的操控,澆滅其投票積極性……如果AI在這些事件中起到作用,或是作為社會技術力量的一部分,導致了財富不平等的加劇和政治極化,就像19紀末、20世紀初兩場世界大戰和一場大蕭條的前奏——那我們就得小心了。


倒不是說我們應該恐慌,我想說的是,我們應該在這個課題上下大力氣進行研究,在摸索與治理的同時,走出這些險境。但願AI也能讓我們變得更聰明,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斯圖爾特·羅素(Stuart Russell)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


一個顯而易見的風險是,我們沒能正確地指定目標,導致不可取的行為出現,並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不可逆的負面後果。對這種「偶然性的價值錯位」問題,我們也許能找到恰當的解決方案,雖然執行起來,可能要非常嚴格才行。


至於最有可能出現的故障模式,我有兩種猜測。其一:越來越多的知識和專業技能都存儲於機器之內,並在機器間傳輸,人類沒有必要再學習那些艱深的東西,有動力去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少,人類社會將日漸衰落。其二:人類失去對智能化惡意軟體的控制,抑或是,有人故意使用不安全的AI,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AI可能會取代大量人工崗位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朱利安·圖吉利斯(Julian Togelius)


紐約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我擔心的是,隨著技術應用到越來越多的崗位中,就業將受到何種程度的衝擊?(在我看來,AI與其他技術並無本質區別。)我們能否設計出新的職位——尤其是在服務業和政府體系中——以此適應變革?或者,我們是不是要付錢讓人賦閑在家?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泰勒·科文(Tyler Cowen)


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


AI不會滅掉人類,也不會奴役人類。它會使一些崗位迅速消失,讓我們措手不及。白領也不會倖免。到最後,我們還是會適應過來,但重大技術變革的轉型過程通常不會一帆風順。


如何做好應對AI的準備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巴特·塞爾曼(Bart Selman)


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社會需要就一些問題做好準備。一個關鍵問題是,未來,當AI技術能夠應付相當一部分常規性工作,該如何應對就業大幅減少的局面?另外,早期AI技術若是有什麼需要我們擔心的,那也是「不夠智能」的問題,而不是「智能過頭」。


早期的自動化AI系統犯錯幾率很大,而且是多數人類不會犯的錯誤。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全民教育,普及AI和機器學習的局限性,以及其中潛藏的偏見。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摩西·瓦迪(Moshe Vardi)


萊斯大學計算工程學教授


人工智慧有四個需要擔心的問題。其一,AI對勞動力市場的衝擊。技術進步已經給就業帶來重大衝擊,未來幾年,其影響還會不斷加大。其二,委派給AI系統的重要決定。人類該把哪些決定權握在手裡?哪些可以交付給機器?對此,我們應展開認真的討論。其三,致命的自動化武器系統。最後,「超級智能」問題,即人類無法控制機器。


前三個問題都已迫在眉睫,而超級智能的風險雖然屢見報端,卻並不十分緊迫。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去深入評估。



吳恩達:我們忽略了AI帶來的更大問題,排擠就業



賈安·普利薩魯(Jaan Priisalu)


北約協同網路防禦中心高級研究員


前愛沙尼亞信息系統局局長


我們不能把提升AI技術水平視作非法行為。否則一旦有人打破規則,那麼相較於守法者而言,此人將擁有巨大的優勢。同時,此人也會被判違法。這種兩敗俱傷的局面並不可取。此外,我們也不應忽視AI技術水平的指數級提升。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就意味著,在規則被重新制定時,我們就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在超級智能機器時代,我們就別指望能有良好的生存條件了。僥倖心理是靠不住的。我們也別想著要與AI決戰,這樣做很不明智,只會激發AI的攻擊性。最好的辦法也許是,主動塑造不斷改進的AI。教會它們如何與人類互利共存。


翻譯:雁行


來源:VOX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DNA里能裝什麼?一部電影、一個病毒、一張禮品卡
美國權威報告建議允許編輯人類基因,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雄性海馬為何懷孕生子?科學家終於找到原因
長時間待在孤獨封閉的火星環境中,宇航員會瘋掉嗎?
為什麼發現引力波是真正的「年度科學突破」?

TAG:造就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看不清自己!
澳大利亞也迷茫了,跟誰走,是個問題!
肝出了問題,會給我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肝炎,我們不能忽視
誰先喜歡誰,從來都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當心!小感冒可能引發大問題,媽媽你再不看就晚了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吧,搞不死你的只會讓你看起來更帥氣啊!
輕鬆敷,緩解您的膝蓋問題,還不進來看一下!
舊房裝修不能忽視的「六大問題」,不看就虧大了!
國醫大師:比鈣片更有效!這樣搓搓就可以,膝蓋問題全恢復!
老中醫說:大便黏住馬桶沖不掉 ,我們還以為沒什麼大問題,再不重視,小心癌症找上來
羅大倫:幾乎所有的失眠問題,看完此文後都將得以解決!
這些問題,據說只有自拍達人才能回答上來!
你覺得國漫最大的問題在哪裡?
聽說WULI韜韜胖了?是真的發福還是角度問題?
有什麼問題,我就是覺得自己很棒啊
她在婚前做了3次人流,現在想要孩子,卻遇到了大問題!
我混進了裸貸 QQ 群,想搞明白那個你們最好奇的問題:「裸條」 借來的錢,她們都換來了什麼?
只要你做到了生活中的這四個小細節,你的腎就不會有大問題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寶寶生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