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千百年的馬文化,名將都有好馬!

中華千百年的馬文化,名將都有好馬!

中國是世界馬種的發源地和養馬最早的國家之一。」軒轅即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黃帝,服牛乘馬即馴服乘坐牛馬的意思,也就是說,從黃帝以來才有了六畜之一的家馬,供人役使。我國西南山區,山路崎嶇,多以馬馱運貨,牽著、馱著、走著、趕著或馬十餘匹,或馬百餘匹,結而成幫,稱為「馬幫」。



中華千百年的馬文化,名將都有好馬!


中國是世界馬種的發源地和養馬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馬之形象最早見於甲骨文,再出現於青銅器上。我國的新疆現在還殘存著比熊貓還珍貴的野馬。野馬是家馬的祖先,它在我國已有幾百萬年的生活史。但被我們的祖先馴化的時間卻最晚,距今大約四、五千年,即新石器時代晚期。古籍上說:「自軒轅以來,服牛乘馬。」軒轅即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黃帝,服牛乘馬即馴服乘坐牛馬的意思,也就是說,從黃帝以來才有了六畜之一的家馬,供人役使。


據史籍記載,給馬官定名字,始於周代。能力低下的馬,叫駑馬、駘馬。良馬古代稱龍駒、天馬、蒼龍、龍媒、纖離、吉疆、騰馬等。《周官》上說,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下的才叫馬。果下馬則是一種特別矮小的馬,《後漢書·東夷傳注》說此馬「高三尺,乘之可於果樹下」。陝西寧強現存一種矮馬成年體高不到一米,體型玲瓏,運步穩快,體質結實,善走山路,當地用作山地馱運或拉磨拉碾或旅遊代步。



中華千百年的馬文化,名將都有好馬!


古代愛馬之君不少。周穆王得八駿,賜名曰: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秦始皇有號稱「七龍」的馬,分別叫追風、白兔、融景、追電、飛翮、銅雀、長鳧。齊桓公所乘之騎叫「拂雲飛」,相傳他與管仲出獵,虎見騎伏倒在地。唐太宗征戰時的六駿,名叫颯露紫、拳毛、白蹄、特勒驃、青騅、什伐赤。唐玄宗有愛馬之癖,他將外國貢來的六匹大馬賜名為:紅玉輦、紫玉輦、平山輦、凌雲輦、飛香輦、百花輦。五代劉崇封他的黃騮為「自在將軍」。晉安帝封他的坐騎為「揚武將軍」。


歷代名將都有自己的寶馬。西楚霸王項羽乘的馬取名「騅」,此馬五歲,跟隨項羽立功創業,所向無敵,常一日千里。追風赤兔馬原是董卓賜給呂布的,呂布身亡,此馬被關雲長所獲。張飛的戰馬也不賴,時人稱「人中張飛,馬中玉追」,性情暴烈的張飛竟給自己的坐騎賜名「玉追」,這個文雅的名字,甚為有趣。蜀主劉備的馬叫「的廬」,頗為別緻。



中華千百年的馬文化,名將都有好馬!



我國從夏代初年開始養馬,之後始終是畜牧業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周朝時期,對馬的認識和馴養已經有了相當深入的把握,朝廷還專門為馬蓋馬廄,設官職,配人員,負責馬的放牧、飼養、調教、乘御、保健、繁殖,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馬政制度;與此同時,對馬的選種、長勢、鑒別(相馬)、管理、疾病防治等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之後,我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養馬的著作,如《馬書》《相馬經》之類。我國的少數民族,過去許多是以游牧為生的,如蒙古族,更對牧馬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到了農業社會,馬的食用功能減退,主要用作交通工具。以馬代步,騎馬出行,騎馬行商,騎馬傳郵,馬馱運貨,無論官方或民間,馬都是那個社會主要的陸路交通工具。馬車的出現使馬的交通運輸功能大為提升。我國西南山區,山路崎嶇,多以馬馱運貨,牽著、馱著、走著、趕著或馬十餘匹,或馬百餘匹,結而成幫,稱為「馬幫」。


古代作戰方式,主要有步戰、車戰和騎戰,其中的車戰和騎戰都離不開馬,因此,東漢有位願「馬革裹屍」的將軍馬援說,「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在冷兵器時代,交戰雙方擁有馬匹的數量,往往是代表軍力和決定勝負的一個標誌。戰國七雄之首的秦國,有車千乘,騎萬匹,卒百萬,兵強馬壯。秦始皇兵馬俑坑內的大量戰車,騎兵俑和步兵俑,就是秦國強大軍隊的縮影。



中華千百年的馬文化,名將都有好馬!



馬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非常之好的形象,被視為吉祥瑞獸、善良神物。其冠名于姓氏、山河、人物,歷代以馬為題材的文學作品,浩若煙海。雲南有馬龍縣、馬關縣,西藏有康馬縣,四川有馬邊彝族自治縣,廣西有馬山縣,安徽有馬鞍山市,河南有義馬市、駐馬店市……中國的姓氏有馬姓,人名字中帶馬字者更多矣。

舊時還有祭馬的習俗。春祭馬祖,馬祖就是馬在天上的星宿天駟星,祭馬祖是為了祈求馬匹的興旺;夏祭先牧,先牧就是牧馬的創始人,祭先牧表示不忘其恩德;秋祭馬社,馬社就是馬廄這塊地方的土地神,祭馬社是為了讓其保佑馬的平安;冬祭馬步,馬步神是主管馬災疫的,祭馬步神是為了使馬免受災疫。全國許多地區還信仰馬王爺,建有馬王廟,農曆六月二十三為祭馬王節。馬王爺據傳是西漢時降漢的一位匈奴王太子金日,身材高大,容貌威嚴,漢武帝時官拜馬監。他篤實忠誠,為人信愛,民間以他為馬神,畫紙上繪以四臂三目,頗顯得猙獰可怖,神牌上寫著水草馬明王。過去,農家、車馬店、馱運幫、騾車夫、馬騾驢商販乃至軍隊以及使用畜力的磨油、磨面、磨豆腐等店鋪作坊,都一概要祭祀馬王爺。連醬園業、糕點業也將馬王爺作為行業神之一。此外,我國有些少數民族結婚時男方要送女方一匹小金馬或銀馬或布馬,表示吉祥;喪葬時或以馬殉葬,或以馬俑陪葬,或在墓前立石馬,或扎制並焚化紙馬;雲南納西族的葬俗有洗馬的儀式;朝鮮族的婚禮新郎騎馬迎親;舊時滿族有祭祖馬的習俗,蒙古族有賽馬並用馬奶酒祭祖先、天地、神佛和招待遠方貴客的習俗……



中華千百年的馬文化,名將都有好馬!



馬,強勁而豪邁,雄壯而有力,輕捷而敏銳,平和而合群,勇敢而馴服,勻稱而優美,因而深得人類的歡心,視為親密的戰友、生死與共的朋友、吉祥的瑞獸。人們敬馬、愛馬、崇馬、尊馬、頌馬、贊馬,成為千百年來獨特的民俗文化現象,延續在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吹襪子飄 的精彩文章:

盛世之下用貪不用廉,康熙腦子有問題么!
唐朝女人為何都喜歡穿男裝!
三千女兵為洪秀全自焚,歷史最孤獨的犧牲品
泰坦尼克的沉沒,富人生還多數而窮人大多死亡!
明朝多暴君,二十個皇帝就有十七個暴君!

TAG:風吹襪子飄 |

您可能感興趣

千年古幣,千年文化,歷代精美的古錢幣,你了解多少?
九百字,就讓你讀懂了中華七千年歷史文化!
馬未都:三種壞文化影響了中國數千年
文化思想:百家智慧,萬福之道,都在這個字里?
五千年中華經典文化都在這了,存給子孫看!
五千年中華經典文化都在這了,存給子孫看!
中國的古錢幣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稱道
搓出境界,麻將里的千年中華文化
11月·紹興馬拉松:在千年古越城跑一場最有文化味的馬拉松!
浙江有個千年古村,按照筆墨紙硯建造的,太有文化了
香道文化,氤氳千年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古幣文化!
昨天,中國又有一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歷史
它曾經是澳大利亞的首都,是南半球最有名的文化名城!
37張百年前的越南老照片 到處都是中國文化的烙印
瑜伽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被人們稱為「世界的瑰寶」
一百年前的東南亞,到處都是漢族的文化印記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有四大文化缺失的遺憾,可惜沒有如果
八千年的玉器史,中國玉文化有著什麼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