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浙江有個千年古村,按照筆墨紙硯建造的,太有文化了

浙江有個千年古村,按照筆墨紙硯建造的,太有文化了

陽春三月,在美麗的楠溪江逗留了四天。蒼山、古鎮一切都深鎖春雨間...

蒼坡村的寨門就是一個建於宋代的牌樓,看似簡陋,卻顯得古樸親近,匾額上的「蒼坡溪門」四個大字蒼勁而靈秀,讓到訪的人尚未進村就先體驗到一種深深的文化意蘊。

溫州古台門現存下來的大多是清、民二個時期的建築,

中西結合的台門多數立在軍政要員、社會名流、地方富賈的豪宅前,

筆直的街道、端莊的宗廟和方正的池塘,一看就知是經人刻意設計過的

在「筆街」旁邊分別開鑿了東西兩個池塘,作為「硯池」;

由於蒼坡村位於筆架山下,設計者就很巧妙地借用了這一自然景觀,正對著筆架山鋪了一條筆直的橫貫全村的磚石長街,當作「筆」;

硯池和筆街之間放置著幾塊長長的條石,象徵「墨錠」;而整個長方形的村子,則寓意為「紙」,希望家家能在這張「紙」上寫出漂亮的「文字」,讀書出仕,光宗耀祖。

保留了一些清靜,少了幾分浮躁。漫步在大街小巷,看到的是一種安逸和悠閑。街上行人不多,大概年輕人都外出賺錢去了,只有一些年紀大的三五成群的在打牌、下棋,

其實,在楠溪江一帶,任何一個老村裡都不難見到那些老房、老街,同樣的顯示著濃郁的古韻。

蒼坡村位於岩頭鎮北面仙清公路西側,為李姓聚居之地。始建於公元955年,原名蒼墩。現存的蒼坡村是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九世祖李嵩邀請國師李時日設計的,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雖經近千年的滄桑風雨,卻舊顏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築的寨牆、路道、住宅、亭榭、祠廟、水池以及古柏等,處處顯示出濃郁的古韻。

村莊的布局構思上非常注重蘊含文化的內涵,以「文房四寶」來進行布局,針對村右的筆架山,鋪磚石長街為「筆」,鑿5米長的條石為「墨」,辟東西兩方池為「硯」,壘卵石成方形的村牆,使村莊象徵一張展開的「紙」,這是「耕讀」思想在山村規劃建設中的充分體現,是宋代社會文化的一大特徵。

該村佔地146畝,現有人家486戶。1991年列為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腳印 的精彩文章:

天下聞名的紹興臭豆腐,你吃過多少種?
桂林之行——光怪陸離的蝴蝶岩
加榜梯田——步入童話般幻境
中山紀念堂 越秀五羊石雕
找東——神州東極,烏蘇鎮,中國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

TAG:地球腳印 |

您可能感興趣

筆墨紙硯的硯,是什麼硯?
筆墨紙硯的 墨和硯
筆墨紙硯太貴?省錢大招來了!
筆墨紙硯簡說
筆墨紙硯之外的雅趣清玩
韓啟超:好的書法創作,離不開好的筆墨紙硯和自由的表達
書畫大師董其昌,原來是個「器物控」,他如何選擇筆墨紙硯?
最清新的網紅自製筆墨紙硯,這樣心靈手巧的姑娘給我來一沓!
從此,你可在亞馬遜買到啟明文房的筆墨紙硯
上能筆墨紙硯之—「硯」遇
筆墨紙硯郵資片-文房四寶與書畫佳作的完美融合!
江南的筆墨紙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
戊戌正月廿二研修筆記之「筆墨紙硯」
道路改名「筆墨紙硯」,不妨多聽聽市民意見
廣東美術館「筆墨紙硯」展開幕 呈現工具蘊含的文化傳統
還不快去露一手?全國萬達廣場為你備好了筆墨紙硯
筆墨紙硯:藝術家Mariusz Szmerdt水墨繪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