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擾亂睡眠 德國科學家正嘗試優化城市睡眠模式

科技擾亂睡眠 德國科學家正嘗試優化城市睡眠模式

3月15日消息,據大眾科學網報道,德國一群時間生物學家正嘗試優化整個社區的睡眠模式。在德國中南部地區小城巴特基辛根(Bad Kissingen),以托馬斯·坎特曼(Thomas Kantermann)為首的睡眠科學家正在進行公民實驗,目的是促進「最佳睡眠和日常生活中的恢復」。




這座小城中的居民需要配備可穿戴設備,上面安裝有複雜的應用程序,可以追蹤與無數睡眠變數相關的睡眠狀態:工作、鍛煉、飲食、心情、屏幕使用、社交活動等等。目的是通過與時間生物學與社會多元結構之間互動獲得重要洞見,以便設計創新和能被直接應用於解決問題的方案,包括解決集體睡眠障礙。

這樣的信息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比如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高峰警覺期制定上學和放學時間表,將醫院患者的治療時間與患者最佳治癒和最大警覺期進行同步,模仿從黃昏到黎明的過程逐漸改變公共照明強度,將智能鬧鐘的定時關閉時間與個人睡眠最輕的階段相對應。此外,可穿戴設備上的應用還可為個別居民提供反饋,以幫助他們基於其他遇到類似問題的人的經歷調節自己的睡眠模式。


這個計劃被稱為世界上首個「生物鐘城市」項目。研究人員的目標很大,希望通過技術、城市規劃以及科學知識糾正現代世界遇到的基本問題。正如項目宣傳材料上所說的那樣,因為「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導致照明方式並非出於最佳狀態,為此對晝夜同步和睡眠時間造成干擾,進而引發人們晝夜失調。」


「生物鐘城市」項目帶來的好處不僅能增加個人睡眠時間,也對整個城市及其環境有益。新的照明技術不僅節省能源,還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幫助大自然恢復生機。在城市邊緣開發「星光公園」,將打造「黑暗天空旅遊」,因為人口密集區的燈光無法照射到這裡。企業將變得更加高效,利潤率更高。研究團隊的存在甚至可能幫助吸引新的企業投資,開發出與時間生物學相關的新技術。


隨著科學和社會實驗的繼續,這個項目擁有更遠大的目標。正如坎特曼在電子郵件中援引其同事邁克爾·威登(Michael Wieden)的話說,他們最大的目標是讓工作圍繞著人類轉,而非人類圍著工作轉。這個項目才剛剛起步,為此現在就預測其結果還為時過早:企業能否變得更高效、孩子更聰明、患者更健康、鳥兒更歡快、居民更幸福等,都需要等待時間驗證。

對於我而言,「生物鐘城市」項目只是嘗試改變睡眠及其環境,而非推翻整個現有秩序。在某種程度上,「生物鐘城市」項目不禁讓人聯想起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法,即利用技術解決方案解決技術帶來的問題,比如捕捉到的碳存入地下,而非要打破人們對碳的依賴。與之相似,參與這個項目的時間生物學家們正嘗試利用新的技術,抵消那些打破睡眠模式的技術的影響,比如鬧鐘、屏幕、如山的數據與建議、擔心工作效率、新的規則以及肥胖原因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哈啰中醫特色技術 扛鼎國內睡眠障礙治療
科學家研發獨特AI演算法,輔助醫生治療睡眠障礙症
瑋豪科技天然乳膠枕 睡眠新革命 健康新生活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科學管理睡眠,遠離睡眠障礙」健康大講堂
北京大學睡眠醫學中心成立
睡眠科普:舞蹈療法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發現男性睡眠習慣或影響患癌風險
培養良好生物鐘促進睡眠
睡眠科普:睡眠限制療法
集纯睡眠面膜成美国巴尼斯纽约精品店热卖品
怎樣做到科學管理健康睡眠
科學家或解開睡眠作用之謎
美國科學家發現睡眠不足會造成大腦記性差
科學睡眠養生之道 讓上班族遠離「睡眠疾病」
泛康睡眠醫學中心特聘醫療顧問馮斌
中美專家共話嬰幼兒睡眠 用科學方法讓寶寶睡好覺
睡眠科普:放鬆療法
孕婦科學睡眠6注意
科學家研製高靈敏度摩擦納米發電機用於睡眠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