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季護肝貪杯是大忌

春季護肝貪杯是大忌

春天是養肝的季節。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五臟之中的肝也是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很多人都認為,春季養肝等於養命。

春季護肝貪杯是大忌

據考古資料,大約在夏禹時代甚至更早時期就已有釀酒。《黃帝內經》湯液醪醴論中有:「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醪醴,即酒類,古人用以防病治病。《靈樞·經脈》有云:「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故衛氣已平,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酒氣剽悍善走行,和人體的衛氣一起運行於皮膚腠理之間,充溢絡脈。所以適量飲酒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現代研究也表明,少量飲酒可以振奮精神,加速血液循環,有效地調節、改善體內的生化代謝及神經傳導。但是飲酒不當也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損害,特別是對肝臟。

中醫將飲酒對身體產生的損害稱之為「酒傷」。《黃帝內經》言:「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氣悍,其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酒是水谷的精華,用熟谷釀成汁液,其性剽悍滑利,入於胃中則胃脹滿,氣上逆聚滿於胸中,致氣機失常,肝浮膽橫,引動肝膽之火上逆竄胸,引人發怒,或喪失決斷力,故才有「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後世醫家李東垣在其《脾胃論》中立一專篇論述「飲酒過傷」。可見飲酒不當直接損傷我們的脾胃、肝膽和消化系統。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進入人體內後通過胃腸道吸收,僅有2%~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腺以原形排除,其餘90%在肝臟內氧化,很少在肝外代謝。乙醇在氧化過程中,肝內耗氧量增加,導致細胞氧化還原狀態改變,干擾肝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還會導致肝組織損傷等。可見不當飲酒對我們的身體特別是肝臟有很大的傷害。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適當飲酒基準量是每周相當於140 克左右酒精的含量。那麼,若是不小心飲酒過量有什麼補救措施呢?在李東垣的《脾胃論》論飲酒過傷篇中說到:「若(被酒)傷之,止當發散,汗出則愈矣;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濕。」剛被酒傷時,可發汗驅邪,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看到醉酒後「驚出一身冷汗」便醉意全無。再者中醫理論認為酒助熱生痰濕,當從小便利其濕熱。可用葛花、枳椇子,茯苓、白朮、神曲等藥物泡水飲用化痰利濕。不過藥物僅僅起亡羊補牢之功,最重要的還是控制好飲酒量,「小酌怡情,豪飲傷身」,美酒雖好莫要貪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學會五行養生法,調養五臟平衡,健康永相隨!
三類保健品不能與葯同食,嚴重可中毒!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你知道么?讀詩詞也可學養生!
你有沒有心理老化傾向?一個小測試告訴你答案,快來測測!
春暖花開,帶上行李去這五個地方,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健康生態之旅!

TAG:保健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冬季小酌能暖身,但是健身的人可不要貪杯哦!
牛奶好喝但不要貪杯哦,給孩子喝牛奶的四大誤區
揭秘:貪杯好色的齊桓公為何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茶好不要貪杯,每天三杯最合適!
王健林的雞湯,再濃也不要貪杯啊
東北師傅喝酒把脖子喝大了,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春節飯局男人勿貪杯,警惕「吃」出來的脂肪肝
飲酒莫貪杯,酒精中毒真的會致命嗎?
雖說今天狗糧免費吃,但是不要貪杯哦!
白酒好喝也不能貪杯,這六招教你健康飲酒!
桃花雖旺切勿貪杯!10月須提防桃花劫的三個生肖,情不亂則心安
貪杯小月情何以 出句:紫藤·薛翠珍
喝酒莫貪杯,「醉酒」必要命
男性女性盡量不要貪杯,喝酒危害極大,盡量少飲酒
雞湯雖好,可不要貪杯
七夕節雖好,但不要「貪杯」哦!
雞湯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六歲男童過量食用蜂蜜導致早熟,蜂蜜雖好,但不能貪杯哦!
白藜蘆醇雖好,可不要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