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不就是我們最缺的性教育

這不就是我們最缺的性教育

今天的這部電影,本來是讓表妹安利的。

但是,她看完以後,把妝都哭花了。

說什麼也不忍心寫這部片。

還說,「就該讓你們男人好好看看」——

《二十四周》

24 Weeks

24周」意味著什麼呢?

對於一個生命來說,24周的胎兒已經在媽媽肚子里基本發育成形。

身體的比例開始勻稱,皮膚上也長出了細小的絨毛。

在現有醫學條件下,一個24周的胎兒是有可能在母親體外存活的。

電影的主人公阿斯緹,就已經懷孕整整24周了。

她是德國的脫口秀演員。深受觀眾喜愛,事業正處在上升期。

懷孕都擋不住她演脫口秀,挺著個大肚子上台的阿斯緹,還更受歡迎了。

是不是就像一個德國版的黃阿麗?

阿斯緹其實早就升級為母親了。

她和男友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孩,名字叫妮兒,活潑可愛。

阿斯緹看著女兒的時候,好像擁有了全世界

所以,已經不是第一次懷孕的她,還是會抑制不住地緊張,為每一次的胎動感到興奮。

懷孕的日子,不會那麼好過。

阿斯緹平時嗜煙如命,戒煙就像是要她的命。

但為了孩子,她不能抽,只能幹叼著根沒點著的香煙。

她全心全意地,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直到,第24周。

身為脫口秀演員的阿斯緹,「笑」是她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台上的阿斯緹始終保持微笑;她的一言一行,都逗得觀眾哄堂大笑。

據說,在笑聲中發育的胎兒,會很健康。

可醫院的一紙檢查報告,讓她的笑容僵硬在臉上。

阿斯緹的孩子,被診斷出患有「唐氏綜合征」。

這種病又叫做21-三體綜合征。正常情況下,染色體都是成對的,但是如果第21對染色體多出一條,就會導致這種基因病。

據醫學統計,大概有60%的患兒會在妊娠早期流產。

就算把孩子生下來,也會出現明顯的智能落後、特殊面容、生長發育障礙和多發畸形。

而且,沒法治癒

阿斯緹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生下來——

孩子的一生過得艱難而痛苦,而且還可能會飽受歧視。

而照顧生病的孩子,也會花掉阿斯緹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她跟脫口秀事業徹底說Bye Bye。

不生——

肚子里的孩子已經24周大了,引產出來的話,極有可能是活的

所以如果手術,需要提前給孩子注射心臟快速停止的藥物,先把孩子殺死。

墮胎問題,在歐美電影中經常被提及。

《女人韻事》《四月三周零兩天》《朱諾》

其中都涉及到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

嬰兒的生命權應該保障,女性的身體自主權也應該保障,二者優先考慮誰?

《二十四周》直面這樣的倫理困境,但,它並不急於爭出個是非對錯,告訴你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

而是讓角色在反覆掙扎後,找到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不信教的阿斯緹,失魂落魄地走進教堂,似乎想從上帝那裡尋求答案。

顯然,這樣的「臨時抱佛腳」,不會得到上帝的回答。

但,沒有答案反而讓她堅信了一點——

就算左右為難,主動權也永遠在自己手上。

她要自己做出選擇,自己承擔選擇帶來的幸福或痛苦,欣慰或慚愧。

不得不說,即使身為男性,Sir也想為導演安娜·左拉·貝哈赫德的女權立場鼓掌。

要知道,我們見過了太多國產劇里的「新三從四德」。

比如,大齡剩女是不務正業,女人就應該比男人更單純無害、沒有野心,妻子總讓出軌的丈夫回歸家庭……

也見過了,太多撒嬌式的「偽女權」。

比如,「你不願給我錢花,就是不夠愛我」。

而《二十四周》在說——

女人固然(在生理上)更脆弱,但也強大足夠去承擔後果,掌握人生。

最後阿斯緹有沒有選擇保住孩子呢?

其實,答案已經不重要。

因為這個答案,只對她有效。

而我們的答案,還要由我們各自去尋找。

什麼,你說你不是女人,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不,真正的女權,一定關於人類共同的脆弱,共同的堅強

正如《二十四周》中,Sir印象最深的情節,不是阿斯緹最後做出選擇的時刻。

而是中間一段,她帶著男友和女兒,一起去看望那些有唐氏綜合征的孩子。

電影中出現的,都是真實的患者

也許,他們不太會表演。

但也正因為這樣,他們真實表現出的艱難與自信,才更讓人動容。

Sir相信,你看的時候一定會慢慢忘記他們的「怪」,發現他們其實和我們也一樣。

這絕不是只出現在電影中。

在中國,我們知道有個叫舟舟的唐氏綜合征患者,被稱為是「天才指揮家」。

Sir對指揮一竅不通,也不知道舟舟到底指揮得怎麼樣。但Sir在舟舟的身上,發現原來唐氏綜合征患者也可以那樣的瀟洒。

澳大利亞的一個女孩,瑪德琳,也是一名唐氏患者,身高僅1.49米,卻是一名職業模特,曾兩次走上紐約時裝周T台。

還有美國的一對父子,小兒子是唐氏綜合征患者。父親拍攝了一系列小兒子的搞笑「飛行照」,來鼓勵那些有相同情況的家庭。

他們都在說,那些我們認為的弱者,其實都可以超乎想像地強大。

——不管是阿斯緹這樣處境艱難的女性,是負重前行的唐氏綜合征患者,還是會面臨無助時刻的我們每一個人。

這是Sir送給面前,淚眼婆娑的表妹的話。

也真心送給你們。


來源:毒舌電影

原標題:這不就是我們最缺的性教育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性教育在瑞典:不是污 而是「去污」
美國特工處筆記本電腦遭竊 內含特朗普大廈建築平面圖等機密資料
為呆在北京補充50個借口
蛋糕這麼好看,你可別吃...
狗子天生都是逗比

TAG:界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你這不是抑鬱,你這是沒有錢和性生活的正常情緒
這不是矯情,是教會孩子熱愛生活
咦,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這不是我,這不是我,這不可能是我!
媳婦啊,這不能怪我啊,是他們非要讓我喝的
8件家務活孕婦們可以的話還是不碰的好, 這不是矯情
你這不是在撩妹,你這是性騷擾啊
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這不很明顯嗎?一開始他就不是真心喜歡你
老是吃竹子,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這不就是我們經常吃的黃皮嗎?沒想到它這麼厲害!
這不就是你想要的籃球生活嗎?
這不是我想要的歷史
這不是愛情,這是你在犯賤
儘管感動不了你,但張藝興還是這麼做了,這不是敷衍,是素質!
你可以不愛狗,但這不是你傷害它們的理由
卧室的床不要這樣放!這不是迷信
這不是人性,這是動物性!
卧室里的床就是不能擺成這樣,這不是迷信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