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是一個霧霾都比房價公平的時代

這是一個霧霾都比房價公平的時代

【1】


來自十年後的枷鎖

這是一個霧霾都比房價公平的時代


所有人都在討論房價,每個人都在焦慮不安,每一輪關於房價的輿論都會掀起話題風波,可有這樣一個細節似乎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


真正讓人下定決心離開北京的,往往不是那高得嚇人的房價和糟糕的天氣,而是用錢買不到的東西。


這一次的討論,源頭是知乎上那條《北京的房價是不是正在透支著北京年輕人的創造力和生活品質?》的高票答主,北大本碩博畢業、走科研路線的學術精英,不是負擔不起房子,而是因為戶籍上的劣勢,任憑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讓孩子排到那個學區入學的前列。

一走了之是最有可能的結果了。


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也從來不是個例——對於很多當了父母的北漂來說,這都會是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


「我馬上就要離開了,原因和好多人一樣。我有小孩兒,沒有戶口。即使有錢,能上四五千一個月的幼兒園,即使有錢,能交得起二三十萬的上小學贊助費,即使再有錢,也實在搞不定初中高中的回原籍考試。在習慣了北京的素質教育後,回去跟以考分為標準的孩子PK,難道要找死嗎?


在朋友圈寫下這段話的第二天,李明帶著妻兒回了家鄉,此前他是一名保險理財專員,已經在北京「漂」了七年。(搜狐新聞)


天價的房子,嚴重的霧霾,這些靠拼搏一下、忍一忍,好像怎麼都能柳暗花明,可是唯獨被戶籍卡住的入學資格,成為壓垮北漂父母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以推測一下,那篇《最近有點為北京感到難過》里提到的離開北京的事業有成的精英,能讓他們放下基業、人脈和感情離開的也決不僅僅是經濟壓力。


對於鍾情於北京的外地人來說,北京有各種各樣的吸引力,但這些在孩子的教育需求面前,都不是真正的剛需。自己經受過的,決不想讓孩子重來一遍;自己來之不易的,一定要讓孩子順順利利就能得到。


在這種大環境的明示下,初為父母、甚至還沒到那個階段的年輕人神經緊繃,一切為房、為戶口打算一點也不奇怪。找工作要找能解決北京戶口的,買房說什麼都得趁早,好留出房價上升的空間,期盼等孩子教育問題真的需要落實的那一天,自己已經一套換一套、一套換一套,給孩子換來了一張小學的入場券。


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可現實就是這樣——很多年輕人從步入社會伊始就主動給自己套上了枷鎖,哪怕希求的只是五年後、十年後的一個可能性而已。


也許有人會說,我獨身主義,我選擇丁克,我四海為家,就不用被這些十年後才生效的門檻牽絆。的確,這是年輕人中越來越流行的想法,但我們仍然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現實:大多數人依然擁有最樸素的觀念,就是渴望家庭和孩子,想有自己的房產,想過最傳統的安穩生活。

這些普通人沒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但他們面對這個瘋狂的旋渦,似乎沒有多少可選擇的餘地。


【2】


比房價更不公平的

這是一個霧霾都比房價公平的時代


房價固然荒唐得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你希冀的正常生活,用錢都換不來。


說來慚愧,作為北京人的作者的經歷正應了那句話:戶口的作用不是讓你有多大的幸福感,只是防止你跌入不幸的深淵。如果不是去看了、去聽了,沒有被戶籍問題卡過的本地人很難了解到這道無形的壁壘會有多礙事。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可對策的結果往往是一場魔幻現實主義。


比如根據《中國新聞周刊》的報道,那些無法放棄工作返回老家、但又需要讓孩子上學的北漂家庭,選擇將孩子送到以三河、廊坊、香河、大廠、衡水等河北市縣為主的「環北京教育圈」。


儘管河北高考也是個大坑,可是家長為了保證家庭的完整性,做了這樣的選擇,哪怕孩子很小也不得不寄宿,過著每周往返100公里的雙城生活。

這是一個霧霾都比房價公平的時代



圖源:中國新聞周刊


有人說,北京戶口只是對處於某種收入段的人有用。「在你收入連房子都租不起的時候,它沒啥用;在你剛好能付得起一套房子的首付的時候,它很有用;在你可以別墅隨便買的時候,它的用處又變得不大了。」


可惜恰恰大多數對北京抱有幻想的人,都是不上不下的夾心層——認為自己有實力去爭取躋身既得利益者的行列,卻總能輕而易舉地被政策一腳踹回現實。


房價如是,所有因資源傾斜而帶來的無力感皆如是。


【3】


精神農民工

這是一個霧霾都比房價公平的時代



未來會被逼走的人也許會只增不減。在嚴格控制北京常住人口的死命令面前,北京從前沒有、將來也不會真心實意想要留下誰。


為了把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內,近年來北京出台的人口清理政策越來越嚴厲,從「以房控人」(嚴控城區住宅增量、消除群租房),到「以水控人」(按水資源來測算城市容量),到「以業管人」(清除一系列小商品市場),到「以學控人」(提高非戶籍人口子女的入學門檻)。所有政策都指向了提升生活成本、抬高居住門檻的手段。


比起掌握了話語權的人,能在忍無可忍後、主動離開前寫篇10萬+的爆款文章發出一聲悲嘆,被驅逐的小攤販、個體戶只能默不作聲地成為那被遷移的「低端人口」的一份子。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沒有什麼特別關照,政策一樣在收緊,進入北京的門檻一年比一年高。


2015年9月,時任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長張祖德曾公開確認,2015年應屆畢業生的引進指標不超過9000人,「2016年,只會少不會多」。


「進京指標多分配給國企和行政事業單位,其次是高科技單位,最需要人才的非公經濟,如民企和私企卻幾乎沒有進京指標,所以指標分配一直『不均』。」


高昂的生活成本、嚴苛的戶籍制度帶來的種種不便,想卡走的不是個體,而是家庭、是圍繞一個孩子的幾代人、是想要紮根在這裡的群體。


唯一能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只有霧霾了。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連不夠「好」的本地人也有被驅逐的可能。


去年,北京市民政局負責人公開鼓勵京籍老人異地養老。河北高碑店、天津武清等地區的試點機構拿到了北京市養老床位運營補貼、機構綜合責任保險、醫保政策互聯互通等政策。


這條政策迅速被解讀為「把收入不高的北京老人轟到河北天津去」。在輿論嘩然和老人組織示威後,這類信息雖然不再見諸報端,但相關工作卻在暗地裡加速推進,比如北京人可以在河北天津報銷醫藥費,這被認為將讓一部分北京收入較低的老人獲得搬出北京的動力。


難怪有人說,大城市無非是拿年輕人當精神上的農民工,索取著你的青春之後,卻任由你在迷茫中走投無路,到了某個節點自動黯然離開。這個節點甚至和你是誰、你創造過怎樣的價值無關。


個體的命運在宏觀的數字面前,都宛若草芥。


【4】


提線木偶

這是一個霧霾都比房價公平的時代



面對這樣的瘋狂和擠壓,人的選擇的確是多種多樣的。


有人陷入有錢卻買不到什麼的困境,只好克服種種麻煩用這錢去換個移民身份,算是上個保險;


有人咬咬牙、掏空全家的積蓄買了套房,在被成為房奴之後,也加入到希望樓市永漲不跌的交易鏈條中;


有人過著無房無車無對象的三無生活,一分錢掰三瓣花攢首付,咬著牙熬滿了五年,卻在輕易推出的房地產新政面前手足無措;


有人狠狠心拋棄了在北京打下的根基,放棄了以前十幾年的奮鬥,退居二線找回生活的尊嚴;


有人乾脆樹立起了無房也無妨的觀念,覺得一輩子租房也沒什麼不好。


不同的態度和觀念,難免碰撞。今天你來一篇《房子不是最重要的,愛才是》,馬上有新文章說清華學姐這雞湯我喝不下;明天你說你替北京感到可惜,馬上有人出來說城市總是偏愛年輕人的,沒什麼好可惜的……


所有人都在為了一個失控的現狀變得焦慮,一邊尋找著自己的出路,一邊比拼著誰逃得更漂亮,誰出賣了更少的尊嚴,誰委曲求全得更少一點。


但不管怎樣,一切的魔幻現實主義都總有出口,日子總能以這樣那樣的方式過下去。在什麼都堪稱瘋狂的時代,我們變得像被高房價、被戶籍政策、被城市病、被糟心的一切操控的提線木偶,學會了順著這節奏跳舞,才不會被甩出時代的旋渦。


可是瘋狂的表象後,到底是誰把每一個只想過安穩小日子的人逼成了這樣?那隻操控著提線木偶的手,到底是誰?


《Vista看天下》團隊出品


做最好看的新聞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6年,他獨自在海拔4000米上跑了100萬公里,送了50萬個快遞
直男到底做錯了啥,要天天被女朋友的測試題刁難……
櫻花季的高校成了「人民公園」,這真的是納稅人想要的開放嗎?
乖乖女該不該避免婚前性行為

TAG:Vista看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有一段這樣的經歷
這是一個不缺奇葩的時代,水果也一樣
這個滿是套路的時代,我們都需要這樣一碗反雞湯
這是莫迪的時代,這是一個好時代嗎
那是一個把人當牲畜展覽的時代
這是一個空頭和多頭能同時獲利的時代
在這個狗比人嬌的時代,也只有這種在農村的狗才是真正的狗了!
一個人,一所大學和一個時代
三個女人,一個男孩,一個時代的故事都在這部電影里了
一顆純凈的心,才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這是一個「大神很忙」的時代
這才是歷史牛人:一個人玩弄了一個時代!
他的舞台,有這個時代一切的痛和期待
這是個喝茶需要大乳房的時代
不同時期的大學生,一個時代一種風貌
毛澤東時代也一個準戰爭年代,不是那個時代的不懂
這個上了床也不會有結果的時代!
每個人的少女時代,那個時候的你!
這些罕見的伊萬卡年輕時期照片,每一張都是對一個時代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