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孫權為何製造兩宮之爭 葬送大好江山?

揭秘孫權為何製造兩宮之爭 葬送大好江山?

東吳基業的繼承者與開拓者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操、白衣渡江之戰生擒關羽、夷陵之戰力挫劉備,這樣顯赫的戰績足以力托起他「英雄」的稱號。然而,他的晚年似乎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昏庸,《三國志》作者陳壽也毫不客氣地將東吳日後覆家亡國的責任追究到開國之君孫權身上。


那麼,孫權晚年之舉究竟是聖明還是昏庸?他究竟做了些什麼?



揭秘孫權為何製造兩宮之爭 葬送大好江山?


網路配圖


和好色的曹操一生育有25子相比,孫權的後嗣實在少得可憐,僅有7子。


建安二十五年,孫權受曹魏之封為吳王,隨即立長子孫登為吳王太子。孫權稱帝之後,王太子順理成章升為皇太子。孫登在太子位共21年,於赤烏四年,先於孫權去世。

次子孫慮比孫登死得更早。赤烏五年正月,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正是在孫和的太子任上,出現了儲嗣爭鬥的風波,這一爭鬥的另一主角是孫權的四子魯王孫霸,因為這場政治爭鬥發生在東宮和魯王宮之間,故而史稱「二宮構爭」。


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朱)績、尚書丁密、太子太傅吾粲等擁護太子孫和;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人擁護魯王孫霸。至此,東吳朝堂之上已經形成了太子黨和魯王黨兩大集團,出現了「黨爭」。


這場政治風波的最終結局,是太子黨和魯王黨的兩敗俱傷。太子孫和被廢,流放故鄣;魯王孫霸被賜死。同時,一大批陷入「二宮構爭」的重臣們也受到懲處,丞相陸遜在孫權的屢次「責讓」之後「憤恚」而死;太子太傅吾粲下獄誅死;太常顧譚等人被流放;驃騎將軍朱據被賜死……



揭秘孫權為何製造兩宮之爭 葬送大好江山?


網路配圖


「二宮構爭」對後孫權時代東吳集團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由於成年之子已盡,孫權不得不立年僅7歲的幼子孫亮為嗣。孫亮10歲登基,政令不由己出,終身苦受權臣威逼之禍。


對大臣的清洗導致孫權去世之後東吳朝堂之上缺乏有力的忠臣與重臣,嚴重地動搖了東吳的統治基礎。孫亮登基之時缺乏可靠的有能力的輔政託孤大臣,遂致政變屢興,權臣不斷。


聰明一世的孫權為何會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呢?


揭秘孫權為何製造兩宮之爭 葬送大好江山?



網路配圖


我們仔細查看兩宮的支持者名單就可以發現玄機。東吳和魏國蜀國在權力構成中可以分成幾大派系,而一直掌握實權的,則是江東世族。孫權晚年,正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剷除世家大族在朝廷的影響。只是,這種無異於自殺的方式,雖然嚴重打擊了世家大族的勢力,也使得孫家在江東高層不得人心。當東吳國破時,江東豪族望風而降。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陽西夏 的精彩文章:

明朝皇帝朱高熾因得肥胖症 差點丟掉皇位
揭秘王莽全家為何集體自殺?有什麼隱情
解密姜子牙為什麼他能夠活到139歲
揭秘努爾哈赤反明的理由竟是被戴綠帽子?
元世祖忽必烈為什麼選擇將首都遷往大都?

TAG:夏陽西夏 |

您可能感興趣

看暴君楊廣是如何一步步葬送大隋江山的!
看暴君楊廣是如何一步步葬送大隋江山的
宋欽宗即位掌權後如何用兩封信,就葬送了北宋江山?
羅馬四大暴君之尼祿——中二病葬送大好基業|文史宴
秦始皇誤讀謠言葬送江山
劉禪為啥不退守雲貴?諸葛亮犯下2大戰略失誤葬送蜀漢
宋徽宗——藝術家錯投了帝王胎 沉迷藝術葬送宋朝大半江山
大清糊塗皇帝,一腳踢死親兒子,愚蠢決定葬送江山
陳圓圓臨終時的一句遺言,揭露了他才是葬送大明江山的罪魁禍首!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產生了哪些連鎖反應,最終葬送大明王朝?
嚴寒葬送古羅馬帝國
國乒小將無端葬送好局慘遭大逆轉 劉國梁就曾因此被蔡振華嚴批
永樂大帝違背父親遺命,做一決定,才葬送了大明王朝
兩筆無腦操作恐葬送綠軍王朝 送助攻解騎士危局恐助詹皇再造神話
「靖康之變」葬送了北宋,為何反讓杭州盛極一時?
永樂大帝違背父親遺命,做了一決定,才葬送了大明王朝
明朝皇帝總跟這個部門借錢,卻葬送了大明江山
親手葬送大秦王朝的趙高,到底是因為什麼而死的?
夷陵之戰:賠上了劉備性命 葬送孔明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