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這部紀錄片講的是,最聰明的一群人50年來的吵架史

這部紀錄片講的是,最聰明的一群人50年來的吵架史

  


  這群聰明又高級的人認為,社交媒體是狗屎。


這部紀錄片講的是,

最聰明的一群人50年來的吵架史


by 楊瀟


[3月20日,《紐約書評》的創始人、主編羅伯特·希爾弗斯逝世,享年88歲。《紐約書評》和羅伯特·希爾弗斯,請記住這兩個名字,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里,它們代表了「思想」。希爾弗斯和他的《紐約書評》召集了50多年來,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一伙人。這夥人拿過諾貝爾、上過戰場、發動過遊行,他們在《紐約書評》上寫過文章、辯過論、吵過架、撕過逼,他們討論女權、討論戰爭、討論政治、討論藝術,這些激烈的口角之爭,就是智慧和思想的碰撞。現在,這場維持了半個多世紀的辯論會的組織者離開了,這樣的碰撞還會存在嗎?]


  

這是1992年波黑戰爭中的薩拉熱窩,二戰之後最慘烈的圍城正在進行,而國家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員正用小推車轉移圖書和文獻。


  


  河邊那棟新摩爾式建築就是1896年建成的國家圖書館,早年它曾被用作市政廳,是薩拉熱窩的地標建築之一。在另一張照片里,人們在枯水的河灘上撿拾著散落的書頁。我發現自己被這兩張黑白照片強烈地吸引住了,我想那不僅僅是因為文明的光亮,也因為它的脆弱。


  國家圖書館最終被塞族的炮火摧毀,90%的圖書文獻都化為灰燼。一位32歲、剛結婚不久的女圖書管理員Aida Buturovic被流彈擊中身亡。


  我是在紀錄片《紐約書評:爭鳴50年》接近結尾的部分看到這兩張照片的,紀錄片的導演是馬丁·斯科塞斯,《計程車司機》《禁閉島》《華爾街之狼》的導演,可以在B站看到這部紀錄片,導演的名氣並沒有怎麼幫助到影片,我發現它時,點擊數剛過500,一兩個月前我在微博推薦過一次,現在它的點擊數大概是1100多。

  我願意再一次推薦這部記錄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報章之一《紐約書評》50年歷史的影片,雖然它有一點枯燥,對於一些批評(比如某個時期因為過於小圈子化,被調侃為「紐約互評」)也沒怎麼呈現,但你至少會在裡面看到以下幾樣東西:


  1、過去50年的觀念(和吵架)史


  


  比如,哈維爾的《知識分子與權力》。


  

  蘇珊·桑塔格《論攝影》。


  


  埃德蒙·威爾遜(《到芬蘭車站》的作者)與納博科夫關於俄語翻譯的爭論。


  

  薩義德與伯納德·劉易斯關於東方主義的爭論。


  


  戈爾·維達爾( Gore Vidal)和……呃……所有人關於所有問題的爭論。


  2、被全世界文藝男青年鍾愛的兩個文藝女青年(也是《紐約書評》作者)


  


  一個對諾曼·梅勒表示不滿的桑塔格。


  


  一個對諾曼·梅勒表示無奈的桑塔格……


  


  一個對國內政治絲毫不感興趣,卻被派去報道派去報道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管他呢)全國大會的瓊·迪迪恩(Joan Didion)。


  


  一個陷入回憶中的迪迪恩……


  順便說一句,公號地平線NONFICTION最近剛剛推送了她的一篇經典隨筆《再見了一切(Goodbye to all that)》,寫一個女文青對紐約的告別,值得一讀。


  3、拿過兩次普利策獎,曾經捅傷妻子和競選紐約市長的作家是如何發飆的?


  


  說的當然是永遠怒氣沖沖的諾曼·梅勒,《夜幕下的大軍》和《劊子手之歌》的作者。


  話說有一回梅勒和維達爾在一個脫口秀節目里相遇……維達爾談起自己的一篇文章,梅勒認為他在暗諷自己捅傷妻子的不光彩歷史,他是這麼做的:


  


  先是不耐煩地聽著。


  


  再打斷對方,揭露對方的暗諷書(中間省去1000字)「你準備好道歉了嗎?」


  


  「不,你沒有傷害我的感情,你傷害的是我對知識障的感覺。」(intelletual pollution有更好的翻譯嗎……)


  


  然後起身從對手手裡把登有那篇文章的報紙拿過來……


  


  擺出嫌棄的樣子,「如果我們要像無賴一樣講話,我也可以的。」


  


  「現在,你還會說(那篇文章)是知識分子該寫的嗎?」


  但好在,梅勒並沒有放大招,就像下面這樣:


  


  當然,梅勒也是《紐約書評》的作者,看看他是如何在《紐約書評》上吐槽湯姆·沃爾夫的《完美之人》的:


  「讀這本書就像和一位300磅重的女人做愛,一旦她到了你上面,一切就都結束了。愛上她吧,要麼就等死吧。」


  這時候你是不是已經非常理解了,這部紀錄片名字的由來?


  4、最後,最重要的,當然是一個無畏的牛逼的編輯部


  主編Robert B. Silvers(同時也是創刊編輯之一)是《紐約書評》的靈魂。他說,《紐約書評》之所以把報頭books印得很小,是希望強調Review,它的職責就是不斷地檢視建制(establishment),不論是政治建制還是文化建制。好玩的是,在他和金融時報記者共進午餐時,他聊起了twitter這樣的新媒體,在他看來,tweets這種文體也缺乏檢視,「這麼巨量的文字……沒有經過任何系統性的有深度的批評就這樣未經察覺地流逝了。」


  


  難怪鏡頭掃過一位編輯的辦公桌,我看到了這個……


  


  「社交媒體就是狗屁」


是時候辦一本The New York Review of Tweets了……


  Silvers是工作狂,會在平安夜裡給作者回復編輯意見,他對編輯工作的理解是,我們總是在不斷地向作者索要、提出希望,而非操控他們。他是一個興趣極其廣泛的人,據他自己解釋,那是一種你無法控制的「自然衝動」,無論想要了解的是中世紀同性戀人群的生存狀況,還是資本主義如何控制互聯網的「陰謀」。


  《紐約書評》的撰稿人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說,其他報章都有編輯委員會,經常會告訴你,嗯,我們感覺這一段應該刪掉。「這種事情發生多了,作者在寫的時候就會忍不住要揣測編輯趣味。但Bob不會,他信任作者。」


  這種信任的前提是《紐約書評》會想盡辦法去找到最適合寫那篇文章的人。Silvers提起他和以賽亞·伯林的交往,柏林其實不太寫書評,但會經常告訴Silvers他的看法:哪些書值得關注,哪個人最適合寫這本書的書評。


  


  這是這部紀錄片的開頭:緩慢的對曼哈頓的航拍,配以這樣的字幕,「我們的世界如何被記錄,其實是非常主觀的。但如果每個人的記憶都只藏於內心的話,世界是無法被記錄下來的。」


  就像紀錄片里說的,雜誌改變不了世界,但它們可以shape a certain kind of climate of ideas.


  文明脆弱,媒介易逝,但ideas matter,對吧。


本文轉載自「寫字兒」(ID:writingcafe)


你想看的,我們都有。


無情讚美好片,熱烈批判爛片。


看新鮮人生,聊無盡世相。



  掃描二維碼,關注ONE有影力!


你的文藝生活


ONE來陪伴


ONE·一個 韓寒監製 每日閱讀App


4.0版本全新上線


今日文章|521,嘉年華


他不知道能否走得出嘉年華,不過愛和希望還在。


今日問題|生活的前行需要與過去和解嗎?


(不辣答村下春花)


微信:one_hanhan 微博:@一個App工作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NE文藝生活 的精彩文章:

昨天我大概讀了一萬條女同學被欺負的故事……
追我時愛屋及烏,分手時連本書都能當借口?
十二星座里最愛買買買的星座居然是TA?不服憋著
你還記得班裡你們一起排擠過的那個女生嗎?
我們追求的不是口紅,而是取悅努力生活的自己

TAG:ONE文藝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上千人製作的這部紀錄片,成了東京最棒的自我介紹。
上千人製作的這部紀錄片,成了東京最棒的自我介紹
連續10年跟蹤「00後」,他拍出的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8.5,父母們看完都沉默了
神操作?40個人演出了百萬人的場面!這部紀錄片秒殺了眾多國外大片!
餐桌上長達7000年的秘密戰爭,都在這部紀錄片里
豆瓣9.1,這部紀錄片每個中國人都該看看……
堪比《舌尖上的中國》,前幾天央視播的這部紀錄片,看哭了上億人
我敢說,這部紀錄片評分8.5,實在太低了!
這部紀錄片堪比《舌尖上的中國》,卻看哭了上億人
中國有多好,看了這部紀錄片才知道
這部紀錄片堪比《舌尖上的中國》,看哭了上億人
比《戰狼2》破50億更令人欣慰和感動的是,這部紀錄片6天破億
央視播的這部紀錄片,堪比《舌尖上的中國》,卻看哭了上億人
日本漫畫的精髓,都在這部紀錄片里了。
這部紀錄片播了13年還在繼續,堪稱《舌尖上的中國》日本版!
豆瓣9.4分,這部紀錄片哭著看完
豆瓣只有28人看過,冷門到甚至連封面圖都沒有,是時候看看這部紀錄片了!
《地球:神奇的一天》這部紀錄片值得每一個地球人好好看看
推薦這部紀錄片《楚國八百年》,配樂和解說都很贊的一部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