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年糕入托記:孩子,你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年糕入托記:孩子,你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快要3周歲的年糕小朋友終於入託了。其實去年就有打算,因為各種原因就耽誤了。而從2歲半起,我確實感受到了Terrible two的壓力。我出門工作的時候,和老人在一起的熊孩子更是無法無天。


過完年必須去托班,算是幼兒園入學前的過渡。在這樣的方針政策指導下,全家人花了兩周時間考察可以上的托班,做了一下比較,然後就入學了。

年糕入托記:孩子,你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Day1


媽媽出差,由爺爺奶奶接送。早上去的時候沒什麼感覺,因為我們一直都跟他講幼兒園各種好,包括小豬佩奇等繪本、動畫形象的引導,他是很嚮往去幼兒園的。


懵里懵懂的就入學了。中午午睡,老師拍拍就睡了,睡之前有啜泣。老師有發上課的視頻來,一臉懵,哈哈。

下午放學,居然心情很好,跟奶奶說:「我明天還要來。」晚上視頻,說:「爸爸媽媽你們好嗎?我在學校很好。」全家人都很開心,老人們也一直說沒想到表現這麼好。爸爸還為他準備了一輛小汽車,「這是給年糕小朋友第一天上幼兒園的獎勵」。那叫一個和諧啊。


然而我並不敢太得瑟,之前朋友圈裡已經看得很多了,得瑟太早,很快就會打臉……


果然,晚上老師微信就發來了:明天早上可能會不願意來,反應過來了,一定要堅持,加油。


小夥子,要加油哦。

年糕入托記:孩子,你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Day2


媽媽趕早班飛機回來,還是爺爺奶奶送。


說是從小區里就開始不肯出電梯,路上也不開心。到了托班,拉著奶奶不肯放,老師一接手就開始嚎啕大哭,奶奶沒辦法,一邊說「奶奶很快就來接你哦」,一邊趕緊轉身逃走。


過了一會兒,奶奶溜去教室外面偷瞄,小傢伙還在啜泣呢!老人家心疼壞了。

因為很擔心,下了飛機之後就一直跟老師互動。


「還會哭么?」


「不哭了,一個環節結束後就問接下來幹嘛。」(誒喲,開始建立自己的秩序感和安全感了,小朋友不錯~)


「他念叨媽媽,小朋友會來安慰他:媽媽馬上就來的。」(艾瑪,天使一樣的同學呢~)

看到照片上的小傢伙,沒什麼表情,不太放鬆,還是很心疼的。我跟爸爸確認了好幾次,「今天早點把活幹完,等會我們一起去接他。」


4點鐘,我跟爸爸準時出現在教室門口,小朋友開心的就像一朵花。

年糕入托記:孩子,你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Day3


媽媽送。一進電梯就開始哽咽,到了1樓大哭著要回去。全程不斷念叨「我要回家」。我就像復讀機一樣回復這個說了100遍的「我要回家」——


「嗯,寶貝想回家是嗎?媽媽有時候也會不想上班呢,但媽媽上班、寶貝上學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哦。」


「嗯,媽媽知道,寶貝有點不想去學校,你看佩奇是不是也要去學校呀?喬治長大了也去呢。」


「嗯,寶貝想回家,我們先去學校,然後跟老師做操,然後上課,然後吃午飯,午睡,午睡醒了,就快要可以回家了哦。」


「來跟媽媽一起想想,在幼兒園的一天都要幹什麼呢?我們先要……」


面對小主這樣的問題,家長們的回答只要抓住一個核心點「我認同你不想去的情緒,但是必須要去」


到了之後,一下車就哽咽了,說「不要去學校」,不肯上樓,不想換鞋,抱著媽媽不放手。


安慰了他幾句,告別,離開。


聽到他在哭著喊媽媽,心裡其實很難過。在走道里聽了一會兒,還是狠狠心走了。多留無益。


寶貝啊,人生中的很多困難,需要你自己去克服。

年糕入托記:孩子,你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Day4


媽媽送。出門、進電梯有點傷心,到了1樓沒有哭。路上情緒穩定,但說話不多,思考人生狀。


到了托班有哽咽,但比昨天克制很多。走去教室的路上,主動說:「媽媽(把我的)眼淚擦掉。」


送進教室,抱了一小會,跟老師交代把秋褲脫掉,「媽媽最後抱你三下就走了哦,1~2~3~空氣吻!」親了一下他的額頭,轉頭就走了。他還是哭著喊媽媽,但我沒有在走道逗留。


看上課的照片,依然是懵懂的樣子,我忍不住想,寶貝啥時候能快樂的融入其他小朋友呀!


Day5


媽媽送。跟前一日情況差不多。總之這個送託過程是越來越容易的。然而我一點都不敢掉以輕心,因為周末就在眼前了。


Day6


又是周一,小朋友早上不肯起來(過了一個周末+前一晚睡的不算好),然而我在生病中,第二天還有錄製安排,非常需要休息,就讓奶奶送去。我反覆跟奶奶強調,隔了一個周末,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今天一定要讓他按時去托班。


今天到的有點晚,老師已經接到了換鞋的地方,據說交接的時候,嘴巴扁扁的,有點委屈,但是沒哭出來!真是很棒!

年糕入托記:孩子,你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Day7


我一早就要去外地,爸爸送托。


「你們路上都幹嘛呢?」


「路上啊,沉默為主、看看風景。」


「上樓他難過么?」


「挺正常的,靠在我身上。」


「你走的時候哭了沒?」


「有點不捨得,但沒哭。老師出來歡迎了,就帶著跟小朋友們玩兒去了」。


啰里啰唆寫了一大堆,終於可以進到本文的高潮片段,矮馬,憋死我了。


上午,老師發來了一段長視頻,拍了年糕跟著老師做操。我看到他伸起胳膊抬起腿,努力模仿著老師的動作,一會舉手,一會小跑,一會轉圈,矮馬,我這個後進生的媽,一下子有點不習慣!


最重要的是,我親愛的兒子,我最寶貝的兒子,在他的臉上,終於看到了久違的放鬆和微笑,他正在,「高興的」跟著老師、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啊!我的心情沒法描述,這個視頻我也沒有多看,也就來回播放了幾十次吧!

年糕入托記:孩子,你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到這裡,年糕寶寶入托記算是告一段落了。後面的路還有很長,但我們算是取得了一個階段的小小勝利,想想還是蠻令人興奮的呢。


在這裡,也給大家分享幾個learning:


1、選托班/幼兒園之前充分考察。


要看的點包括:基本的硬體,教室的通風、光照,衛生間、食堂是否乾淨/有沒有異味。活動的場地是否大,有沒有戶外活動。


因為托班的選擇餘地其實不大,所以課程不是我主要考慮的地方。幾個月的時間,並不指望從課上學多少知識,最大的目的是完成從「家裡傻玩」到幼兒園教育的過渡。


除了硬體,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老師。老師好不好,不僅可以查看幼師資質,一定要暗中觀察。看老師如何對待其他小朋友,說話是否耐心,照料起來是否細心。整個托班的氛圍好不好,老師們表情和善,充滿正能量,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年糕入托記:孩子,你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2、「用人不疑」。一旦選了,就相信老師和阿姨,會把孩子照顧好。疑神疑鬼,不僅沒法跟老師建立正常的溝通,也會影響到孩子入托的安全感。


3、要不要有實時視頻監控?


這個看家長們的需求。從我個人而言,不需要。第一這涉及了每個孩子的隱私,不間斷的曝光在所有家長面前是不合適的。第二這會讓老師壓力很大,沒法放鬆、投入的跟孩子互動,而且很可能演變為哪個家長比較麻煩,就關心哪個孩子多一些。第三,作為家長,有這麼個視頻在,管不住隨時都想看下,這對我們自己的生活是有影響的。實在不放心,可以偷偷跑去看看。還是那句,用人不疑。


4、和家人,特別是老人充分溝通,戰線一致。因為「送托」很可能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全家人的配合,不能打退堂鼓「算了算了,孩子不想去就算了」。


養育的過程,總有些時候是違背孩子意願的,是讓他不太高興的。但作為家長,我們的職責不是光為了讓孩子高興,我們的職責是幫助他長大,幫助他成為一個適應社會、實現自己、不被人討厭的人。


親愛的寶貝,你很快就會找到開心的活動和你喜歡的小朋友,你也很快就會忘記自己剛離開媽媽的失落。最終,在默默傷心的,只有媽媽而已!


本文來自「年糕媽媽教育」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年糕媽媽 的精彩文章:

大悅城事件之後:商場里最致命的不是欄杆,是這裡!
你本來就沒有夢想,關孩子什麼事
那些難以啟齒的孕期尷尬事,第一條就中招了!
去年買的這件新年禮物,被人誇了一整年
對付熊孩子就是要「刻薄」,這才是親媽!

TAG:年糕媽媽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孩子
你陪我長大,我伴你到老!狗狗和孩子的感人瞬間!
長大後孩子最能記得父母的6個印象是什麼?
想要孩子長高高, 到底是爸爸功勞大還是媽媽,家長都驚呆了!
嫂子想要我結婚的彩禮,還帶著孩子來我家大吃大喝
看到自己喜歡的女孩子,教你怎麼去追
媽媽陪著我的孩子長大是一種幸福
胖大嬸帶孩子健身兩年後,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誰家的孩子上了好大學?
有了孩子後,我還是我自己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生孩子
彪悍的童年不需要解釋!孩子,你長大後會有出息的!
為了孩子,所以我要跟你離婚
生孩子後婆婆都不讓我媽抱,還要把孩子的手鐲放她那
生完孩子的头两年你不帮我,那么你老了也别来烦我
為什麼你家孩子從小學就近視?看完,你會恍然大悟!
我挺著大肚子嫁他,沒想到成了4個孩子的媽
我就金貴著養孩子,怎麼了?
到底我們和孩子,誰才是誰的人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