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讓醫生「頭痛」的頭痛,國醫大師有高招

讓醫生「頭痛」的頭痛,國醫大師有高招

小編導讀


你知道嗎?「頭痛」,這聽起來如此常見和平凡的癥狀,卻在臨床上實實在在的讓醫生「頭痛」不已。為什麼呢?因為頭痛的表現多端、原因各異、症情複雜,如果長期頭痛或經常頭痛,極可能是嚴重致命疾患的前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頭痛到底是怎麼回事,以及國醫大師何任是如何治療頭痛的。

頭痛是中醫的疾病名稱,也是一種癥狀。凡前額、兩太陽穴、兩頰部、後枕、顛頂各部的疼痛,統稱頭痛。

讓醫生「頭痛」的頭痛,國醫大師有高招



頭痛的病因學

中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上注於頭。平人則氣血充盈,陰陽升降,外無非時之氣,焉有頭痛?若六淫之邪外襲,循經上干或直犯清空,或痰濁、瘀血痹阻,使經脈壅阻,或氣虛清陽不升,血虛經脈失養,或腎陰不足,肝陽偏亢等,均可致頭痛。頭部是手陽明、太陽、少陽三經和足陽明、太陽、少陽三經彙集的地方,是水谷化生的輕清陽氣匯聚場所,五髒的精華之血、六腑的清陽之氣都向上輸注於頭部。正常人氣血充盈,陰陽升降有常,外界又無入侵人體的邪氣,當然也就沒有頭痛病。但是,如果六淫邪氣從外部入侵,循經絡上犯頭部,或者痰濁、瘀血閉阻頭部,使頭部的經脈壅塞阻滯,或者人體正氣虛弱,清陽之氣無法上升溫煦大腦,或者血虛不足無法上注頭部,使大腦經脈失養,或者腎陰虧虛髓不上榮,以致腦海空虛,或者肝陽上亢,循經上擾腦府等,均可導致頭痛病的發生。儘管引發頭痛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原因都離不了外感和內傷兩類。

讓醫生「頭痛」的頭痛,國醫大師有高招



頭為諸陽之會


關於引發頭痛的原因,不光中醫學認為多種多樣,從西醫學的角度講,也是紛繁複雜。凡內/外科、精神、神經、五官等各科疾病,均可能出現頭痛,主要分為顱腦病變引起的頭痛、顱外病變引起的頭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頭痛和神經症如神經衰弱及癔症性頭痛。

頭痛的辨證論治


臨床上,何老強調,辨治頭痛,首先要區分是外感頭痛還是內傷頭痛。一般來說,外感疾病屬時病、熱病(某些傳染病)的頭痛,必伴有一系列時病癥狀,如畏寒身熱、頭痛因病而新作等。而且外感頭痛還有風、寒、濕、暑、熱的不同。內傷頭痛則疼痛反覆發作,或輕或重,並有虛、實的區別,如血虛、氣虛、肝虛、腎虛等虛證見症,痰濁、瘀血等實證見症。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切脈對於頭痛病的證型判斷很有好處。頭痛的脈象以浮脈見多,如由於風邪引發的頭痛,常見的脈象為浮弦脈;由於熱邪引發的頭痛,常見的脈象為浮洪脈;由於痰阻引發的頭痛,常見的脈象為浮滑脈;如頭痛所見的脈象為短澀脈,大都是因為內傷虛證,一般都非常頑固難愈。


對頭痛的治療,何老認為《此事難知·諸經頭痛》中的說法,雖略顯籠統,但對臨床處方用藥很有參考價值。文中說:「陽明頭痛,自汗發熱,白芷;少陽頭痛,脈弦,往來寒熱,柴胡;太陽頭痛,惡風,惡寒,川芎;太陽頭痛,痰實,體重,腹痛,半夏;少陰頭痛,三陰三陽經不流行,足寒逆,為寒厥頭痛,細辛;厥陰頭痛項痛,脈微浮緩,欲入太陽,其疾痊矣,然而亦當用川芎;氣虛頭痛,黃芪;血虛頭痛,當歸;諸氣血俱虛頭痛,黃芪、當歸;傷寒頭痛,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太陽經所發陽明頭痛,白虎湯;少陽頭痛,柴胡湯;太陽頭痛,脈浮桂枝湯,脈沉理中湯;少陰頭痛,脈沉,微熱,麻黃附子細辛湯。」此辨治條文,每句前面講辨證,後面講對應藥物,既合經旨,又樸實無華。細細玩味,可以看出大致分證用藥的原則、綱領,確實勝過繁瑣的分型列方。


國醫大師何任的臨床案例


案例一外感風熱頭痛

陳某,男,43歲,1978年4月14日初診。感受風邪,頭痛不已,牽及目眶,右側為甚,身熱聲濁,脈浮弦而洪,苔微黃。治宜疏風清熱,平肝蠲痛。


處方:桑葉9克,菊花9克,黃芩9克,薄荷6克,連翹12克,夏枯草9克,白芷9克,藁本6克。4劑。服藥後,身熱除,頭痛亦愈。


按:此為外感頭痛之屬風熱者,故以祛風散熱解痛為主。桑、菊、薄荷散上焦之風熱,以利頭目,黃芩除中上焦之火邪,連翹解熱清氣分,夏枯草散結熱,白芷通竅發散,藁本上達顛頂。何老常用此方治療屬於內熱的偏正頭痛,甚為應手。


案例二厥陰頭痛

秦某,女,38歲,1981年2月18日初診。食後乾嘔,口乾,心下痞滿,脘腹痛。頭痛甚劇,及於顛頂,作則四肢涼,面微赤,舌質淡苔白滑,脈細。治宜溫中益虛,降逆止痛。


處方:吳茱萸9克,党參9克,川芎15克,藁本9克,女貞子9克,白芷9克,石楠葉12克,生薑9克,大棗9克。3劑。服藥後頭痛減其大半,乾嘔痞滿亦解。再服3劑痊癒。


按:此例出現脘有虛寒,心下痞滿之象,而肢涼、面赤、口乾,有寒熱錯雜之狀,邪氣上犯至顛,閉阻於厥陰而痛不止。乃以《傷寒論》吳茱萸湯為主,配以何老自擬之芎芷貞石湯(川芎、白芷、女貞子、石楠葉)加藁本,故得效頗捷。


案例三血虛頭痛


唐某,女,38歲,1979年11月4日初診。夙患崩漏,近又產中出血過多,面色萎黃,神倦乏力,頭痛頗甚,目眩時作,視力減退,大便乾燥,時有微熱,舌淡脈虛。治宜補氣養血並潤益之。


處方:黃芪20克,酒炒當歸9克,川芎12克,女貞子15克,白芷9克,炒谷芽15克,桑麻丸12克(分2次吞服)。7劑。服後頭痛微熱見輕,大便較潤。又續服半個月,頭痛目眩痊癒,乏倦好轉。


按:本例為素有崩漏又產時大出血,所見癥狀均是氣虛血少,肝腎不足,臟腑虛燥表現。血脫者,益其氣,氣能生血,故以當歸補血湯為主,加芎芷貞石湯中3味以解痛,並以桑麻丸補益肝腎,清頭目,潤臟腑。


何老用以治療頭痛的芎芷貞石湯,有解表、祛風、止痛、行氣、活血、滋陰、養肝、強筋的功用,對於外感、內傷各種頭痛,辨證施治中適當加減配合,頗見效用(此湯4味葯均用常用量,其中川芎在9~18克,視情而斟酌之)。


輕度頭痛自己治


1. 放鬆肌肉法


沿著頭骨部位,放鬆頸部肌肉並使神經系統平靜。做法:站立或坐下,放鬆身體,然後吸氣並伸展雙肩,盡量使雙肩向耳部靠攏,保持兩秒鐘,呼氣放鬆。重複做3次。


2. 鼻嘴呼吸法


當感覺有壓力時,身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會上升,這時深呼吸能擴張頭部血管,從而緩解疼痛。做法:用鼻子吸氣5秒鐘,用嘴呼氣5秒鐘,重複做10次。


3. 冷熱敷法


將熱水袋或冰袋放在前額或者任何疼痛部位,可以緩解痛苦。使用冷敷還是熱敷,由個人自主選擇,但是如果選擇冷敷,應該先用毛巾包裹冰袋,然後再放在痛處。


4. 步行法


輕鬆緩慢步行,能擺脫日常壓力,這是預防、緩解和治療頭痛的關鍵。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安享天年——首屆國醫大師何任養生防病治病術略》(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何若蘋,何永生,徐光星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仲景學術與《黃帝內經》有關係嗎?
震驚世界:黃帝玩直播?這麼浪的事必須圍觀~
誤食了相剋的食物怎麼辦?這些解救法要知道
痤瘡糾纏不舍,這個方法可恢復容顏!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二十餘年的頭痛頑疾,國醫大師藥到病除!
患者頭痛,醫生更頭痛
頭痛
一側腦袋疼,是偏頭痛嗎?丨有請大醫生
中醫養生五招 讓您遠離頭痛
讓人頭痛的「偏頭痛」!
壞牙的大熊被麻醉放倒 獸醫掰熊口幫治「頭痛」
國醫大師任繼學,以祖方加減,辨治無誘因的頑固頭痛
泰國女生整唇失控,痊癒後的古怪嘴型連醫生都頭痛啊
偏頭痛 VS 竇性頭痛
頭痛醫腳 奇怪但有效
老年人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多病纏身」看病有訣竅
高血壓頭痛吃什麼加重頭痛
頭痛,真的讓人很「頭痛」
阿明老師支招——高血壓頭痛
醫生總結的N種危險頭痛,一旦出現請馬上去醫院
頭痛、眉棱骨痛、太陽穴痛找:頭維穴
風寒頭痛、風熱頭痛、肝陽上亢頭痛,中醫拔罐幫你搞定
血壓高頭暈頭痛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