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薛永年:書法當代標準的「三性」

薛永年:書法當代標準的「三性」

薛永年:書法當代標準的「三性」

薛永年,1941年11月生。著名美術史學家、美術評論家。現任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會員書畫碑帖組召集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書法作為一種藝術,這些年一直很熱,書家蜂起,作品紛呈,展覽頻仍,評獎不斷,市場流通尤為活躍。無論展覽評選、報刊發表、評獎活動還是市價評沽.都有一個標準,或隱或顯,左右著人們的認識。由於書家有流派之異、評選專家有主張之別、市場評估專家更有特殊的著眼點,於是評價標準也就出現差異或政義。在這種情況下,《美術觀察》組織書法標準的討論,完全必要,大大有利於推動學術和藝術的發展。儘管書法家和愛好者均可以為各地參政議政的委員和書法組織的主席副主席,井不太高明的漢字書寫也可以當成書法,甚至獲得市場高價,但書法學畢竟是學術,書法藝術畢竟是藝術。評量的標準自然是針一對書法藝術的。四十年前,舉凡評論藝術,主流認識都講兩個標準,一個是政治標準,一個是藝術標準。當代的書法品評,政治標誰也還會用於考察書寫的文辭,而人們討論的著眼點則是這一獨特藝術的藝術標準。

藝術標準的重要一條自然是創造性。值得注意的是,書法藝術作為一種積澱深厚的傳統藝術,其創造性的體現有著自己的軌跡。自從書體演變完成之後,書家的創造始終是風格的創造。可以被稱為書法家的人們,都在既定的漢字框架之內,依賴既有的點畫運轉,與時俱進地推出了千姿百態各不相同的風格。儘管古代極少專門的職業書法家,但在評家心目中,絕不是能寫漢字的都算書法家(缺乏創造性的拓書人和寫經的經生就不算書法家),也決不是作品有個人特點的都算好書法家。歷來對書法的品評,首先看入不人品,所謂的神、妙、能、逸,都是針對入品者而言,不入品的作品也在書寫漢字,也有個人特點,甚至在司法鑒定中,也完全能區別真偽,作為證據,但不具備書法藝術之美,從來不屬於藝術。當下的問題是,在一些傳媒中,不入品的漢字書寫也成了書法藝術品,評價標準的模糊不清,可見一斑。

討論書法標誰問題,第一要區分的是:屬於書寫的漢字還是真正的書法藝術,這是夠不夠書法藝術的問題.入不人品的問題。第二要區分的是:書法藝術作品的高下。自從毛筆被硬筆接著被電腦取代以來,能拿毛筆寫漢字的人日益減少,於是出現第一種混淆,以為毛筆寫的漢字就是藝術.能拿毛筆寫漢字的人就是書法家,不去講求有無藝術性,這是天大的誤解。第二種混淆也出現了,那就是以為寫得與別人不同就是有藝術個性,就是創造,只要異不要好,不去區分風格與習氣,不去區別什麼是非書家也具備的個人特點,什麼才是經過訓練接受積澱理解了藝術美又有創造的書法藝術的個人風格。這又是當代某些論書者進入的誤區。當代選評書法者或者說掌握評選話語權的人.有些並沒有從誤區中超脫出來。

考察歷來堪稱書法藝術的作品,大多具有三性:一是歷史積澱性,二是所處時代性,三是本人藝術個性。當代書法的品評,似乎也不能不從這三個方面著眼。不過書法藝術早已被視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從漢字的造字,到書法的自覺,到書風的創造,書法藝術早已積澱了的體現藝術美的諸多要求,除去個人性情的表現外,特別看重生命意識和宇宙意識的表現,如傳為衛夫人《筆陣圖》所稱的「筋骨肉」,孫過庭所稱的「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隱慘本乎天地之心」。思考當代書法的品評標淮,在三性之中,歷史積澱性是非常重要的。所謂歷史積澱性,就是超越了時代性的恆常性,反映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本質,非此不足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書法藝術的表現力,不足以求得點畫結構像自然一樣地實現了多種矛盾的統一和諧。

劉勰說:「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一個時代的物質條件、審美好尚都必不可免地影響到書法,沒有時代性的書法作品實際上從來沒有過。「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都是對書法時代性的描述。但是20世紀以來,中國的社會、文化、審美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徹底改變『j』書法藝術生存發展的主客觀條件。其實用性減弱了,獨立的審美價值更加彰顯了,書法成為了與繪畫、雕塑甚至觀念藝術等並駕齊驅的藝術。以書法為文化人「立德、立言、立功」餘事的歷史被翻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以書法為業的書法家日益增多,近三十年來尤為明顯。於是探討書法現代性的人們,開始把書法看做抽象藝術、視覺藝術,從書法家感知的現代節律、現代視覺經驗汲取源頭活水,向西方現代藝術借鑒當代性,並使用古人沒有見到的現代出土的書法資源,這是很有道理的。但書法又無法割斷傳統。

由之.在當代書法品評中,對於恆常性與當代性關係的理解,至少出現了兩派。一派側重當代性,推崇強化視覺效應與強化藝術個性的作品。為了突出藝術個性,提倡實現創作書寫中的精神自由和天真發露,便引導疏離千百年來被視為經典的書法,主張從民間書法碑刻中汲取突破古法的自由生機。為此高度評價視覺衝擊力,力倡重視章法結構勝乾重視筆法,肯定視一幅為一字的整體意識,在結構上的誇張變形,在筆法要求上有所簡化,不再要求一點一畫之功,不再講求「無往不復,無垂不縮」、「欲左先右」、「一波三折」等古法,甚至推動書法的書寫性向繪畫性和構成性靠攏。另一派更側重恆常性,此派持論者出於對近百年來社會文化變革中傳統一定程度斷裂的憂慮,雖不反對當代書法應有當代性,但更看重書法的文化性與穩定性,把天然看作「功到自然成」,講求「書法有法」,力主對經典性作品的充分理解和學習,重視「功力」,更強調書內功夫與書外功夫的統一,重視在繼承的基礎上吸收新機。

我覺得,在當下情勢下,文化趨干多元化,藝術家創作更加個人化,公眾精神需求更加多樣化,制定統一的當代書法品評標準,實際上是一種理想化的願望,並不是可以付諸實現的措施。而最有益干普遍提高當代書法品評的舉措,則是開展聯繫實際的討論,各派品評者均可兼聽則明,有效地在本文前述的三性的內在聯繫中,損益原有考慮過於簡單的標準。比如側重當代性的品評者,可以多思考一些歷史的聯繫,多考慮一下如何使當代性與歷史積澱性統一起來。不要簡單地以為古代書法只有實用性沒有藝術性,當代的書法只有藝術性沒有實用性,請看諸多牌匾不是仍然在請書法家揮毫嗎?也不要以為古代的書法都在案頭把玩,當代的書法唯一可以展示的場所就是適干大幅作品的展廳,請看住宅、賓館不是已經在布置小幅作品了嗎?側重干傳統恆常性的品評者,可以多注意一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人們審美領域的擴展,特別是當代所獲得的前所未有的感覺經驗。更多思考一下傳統在新變中的發展,須知傳統是在發展中延續的,有些具有往昔時代性的小傳統,已經被歷史揚棄了。

不過,從總體上看,從多數書法家的素質、他們對西方藝術文化的了解往往勝干中國傳統而言,他們對當代審美心理的認識多非來自新的感覺經驗而是別人的理論而言,我個人認為深人研究並認識經過歷史反覆檢驗真正屬干書法標準中的恆定性因素,以此為基礎吸收新機,也許是由書法熱走向中國書法偉大復興的當務之急。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法書欣賞」明 · 文徵明 草書《重九》詩
「盛世藝拍」傅志偉 篆書書房聯專場(3月23日10:00——3月24日22:00)
楹聯展來了,對聯應該怎麼寫……
「金石齊壽」海派大家吳昌碩自用印欣賞
「法書欣賞」明 · 張瑞圖草書杜甫《渼陂行》詩卷

TAG:中國書法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看古代帝王選妃的奇葩標準
宋神宗選駙馬的三個奇葩標準?
性道德標準的四個原則
解密: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那些休妻的幾條標準!
陰謀論:吳亦凡的雙重標準!
解密:中國古代歷史上休妻的7條標準!
判斷真假佛法的標準:三法印
黃金腎臟的標準 冬日裡的護腎法寶
于右任與沈尹默,一個推行標準草書,一個寫下標準楷書!
賢二看世界 | 抉擇的標準
古代皇帝基本的選妃標準:15歲的處女
標準的文章標準的標題
淺論當代中國畫文化標準及語言標準的定位問題
小莫の說:非常標準的一字馬
《歡樂頌》里的關關的扮演者喬欣身份不簡單,標準的富二代!
古代對美女審美的標準
選妃秘聞:古代各個時期皇帝選妃的標準是什麼?
印光法師:「忠」是基本道德標準
二十一世紀新文盲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