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太監為何要蓋家廟呢?
很多人聽說當大官的會蓋家廟,考取功名的蓋家廟,對某地做出傑出貢獻的,也會蓋家廟。但是很少人會聽說,當太監的也要蓋家廟的,怎麼回事呢?
在宋代,官僚士大夫流行功德寺(墳寺),祭祖多由功德寺僧人代為進行,國家賞賜或士大夫出資,以田養寺、以寺安僧、以僧祭祖的模式頗為盛行,這對中國佛教寺院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此風延至元代。
明代以降,特別是嘉靖「大禮儀」風波之後,平民百姓祭祀始祖、建立祠堂正式合法化,「宗祠遍天下」的局面開始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士紳祭祖由功德寺轉移到祠堂,盛行數百年之久的功德寺徹底衰落。
但是綿延數百年的功德寺,明、清以來並非沒有餘緒。我們知道,太監沒有直系血緣後代,而且往往被人蔑視,死後不能埋入祖墳。明、清太監死後的祭祀,仍主要依靠功德寺。明代太監勢力極大,他們捐助興建或重修的寺廟數量是十分驚人的。
所以,太監與僧人交往,利用寺院養老、安葬於寺院墳地的情況,比較普遍。據晚清民國時期的大太監信修明記敘:「太監養老組織有二:一是當和尚或當老道;一是加入養老義會。太監之有信念者,差不多皆在寺觀中掛一和尚、道士名,積蓄資財,作老來歸宿之準備。有志者聯合同類多人,創建自主之廟觀,開山傳派,延長本門之香煙,結宗傳代,故舊都寺廟,多與太監有關係。」
考察歷史,太監單獨或集體以義會名義出資,或購買田地,或購買出租房,以租金、利息、份子錢甚至下層太監數年廟中勞役,作為寺廟香火費用,由寺廟負責太監墳地包括祭祀在內的各項事宜,這是非常普遍的。
後來,太監墳地多依傍佛寺,到了晚清民國大約20 余個太監廟(民國政府登記類別為「太監道廟」,俗稱「老公廟」)基本上由太監道士自主經營。
所以,我們從王振發家經歷結合當時的社會民俗可以得知,王振蓋家廟其實就是為彌補自身的「缺陷」。


※這個博物館藏有中國國粹,明朝因此物滅亡,人工智慧無法超越
※世界最沒有隱私的國家,房子不建牆壁,混血美女如雲
※故宮僅有兩座洋樓:一座藏23萬件國寶,一座邪門無比成爛尾樓
※來這些地方賞花,才不辜負春天的北京
※一個牛可以殺死人的非洲小國,人與牛同吃住,用牛尿洗澡
TAG:百代文保 |
※清朝當太監也要拜師?清朝的太監為什麼無法專擅朝政?
※明代宮廷里太監為何如此吃香?
※太監為何熱衷娶老婆?晚清太監孫耀庭說:其中這三個原因很關鍵
※太監為什麼也想娶妻?
※鄭和是個太監為何子孫滿堂?
※西漢時期的太監為何不凈身?太監結婚,姿勢一定要正確?
※宋朝的太監為什麼沒有霍亂超綱的?
※古代太監為何能娶妻,娶妻又有什麼用呢?
※太監與後宮女人,都有那些潛規則,太監為什麼要娶妻?
※明朝太監為什麼權力這麼大?皇帝不怕他們產生異心嗎?
※宋朝的太監為何能披掛上陣當英雄?
※太監為什麼要凈身?太監凈身的程序
※古代太監為何壽命很長?
※在道教文化中,拂塵是道士常用的器物,太監為何要拿著它呢?
※太監為何手裡都要拿著拂塵,不拿皇帝還生氣
※官場出沒:太監為什麼要娶妻納妾?
※古代太監為什麼要凈身?不僅僅是為了防止妃子給皇帝戴綠帽!
※太監為什麼還能淫亂後宮?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閹人嗎?
※太監為什麼不能叫宦官,宦官與太監之間有怎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