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Modern Art Base入駐黃竹坑,「居住的機器」降落南島藝術區

Modern Art Base入駐黃竹坑,「居住的機器」降落南島藝術區

香港。3月23日,現代傳播新開 Modern Art Base 攜新展「居住的機器:非凡時代生活在藝術」開幕,有別於美術館或商業畫廊的展出形式,該藝術空間採取辦公室畫廊的形式,作為現代傳播香港總部的收藏展。

Modern Art Base入駐黃竹坑,「居住的機器」降落南島藝術區


▲ 「居住的機器:非凡時代生活在藝術中」展覽現場


展覽策展人、《藝術界》編輯總監岳鴻飛(Robin Peckham)從集團創始人邵忠和現代傳媒的藝術收藏中,精選出部分重要的中西作品,展覽標題為:「居住的機器:非凡時代生活在藝術中」(A Machine for Living In: Inhabiting Art in Extraordinary Times)。

Modern Art Base入駐黃竹坑,「居住的機器」降落南島藝術區


▲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中軍(左)、雲鋒基金創始人及主席虞鋒(中)與現代傳播集團創始人邵忠(右)

Modern Art Base入駐黃竹坑,「居住的機器」降落南島藝術區



▲ 現代傳播形象顧問施養德(左),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中)與現代傳播集團創始人邵忠(右)

Modern Art Base入駐黃竹坑,「居住的機器」降落南島藝術區


▲ 《藝術界》和《藝術新聞/中文版》出版人曹丹(左)與藝術家喻紅(右)


展覽的名稱來自於建築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名言「住宅是居住的機器」,力圖呈現藝術即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作為建築師的柯布西耶在一生中始終堅持畫畫,像是每天的例行公事。「柯布西耶本人就是把藝術作為生活的機器。」岳鴻飛在接受《藝術新聞/中文版》採訪時表示,「很多人認為過度關注藝術是逃避,在我看這並非壞事。」與其跟著大時代在混亂中前進,不如去掉藝術作為職業的表徵,讓藝術回到生活的一種方式。


正如人類需要有一個居住或工作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13位藝術家的13件作品由3個主題構成:「藝術創造空間」(The Space that Art Makes)、「異性相吸」(Opposites Attract)以及「絕爽」(Jouissance)。「藝術創造了空間」的部分中有柯布西耶的繪畫、劉韡的裝置、豐子愷的水墨,探索著藝術和空間之間的關係。而在「異性相吸」和「絕爽「中,則可以看到「男性」和」女性「在藝術創作中是如何被呈現的。

Modern Art Base入駐黃竹坑,「居住的機器」降落南島藝術區

Modern Art Base入駐黃竹坑,「居住的機器」降落南島藝術區



▲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作品《加勒比海飲茶時間》(Caribbean Tea Time),1987年

「絕爽」中的藝術品透露著酷兒本色(Queerness):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為歌劇所做的《加勒比海飲茶時間》(Caribbean Tea Time)屏風作品,敘述了一種同性曖昧的生活情境;赫南?巴斯(Herman Bas)的屏風作品《給同性戀製作的家的裝飾屏風》(Decorative Changing Screen for the Home of A Homosexual Who Made It Out)以及仇曉飛的男性肖像《桃花樹後的時間暫停》(Frozen Time Beneath of the Peach Tree),均充滿了溫柔和隱喻的想像,將身體感官的歡愉和頭腦智性的歡愉並置。


對比於「絕爽」,「異性相吸」中男性和女性的衝突和高低顯得異常強烈,充斥著性暴力、身體的束縛和控制,劉小東的《家庭聚會》(Family Party)中描繪了一群女人,而荒木經惟的捆綁系列同樣審視了「創造性暴力」的可能性,塔提亞娜·圖薇(Tatiana Trouvé)和 Jin Meyerson 的作品均呈現了建築與身體之間的關係。有趣的是,空間中所呈現的男性作品充滿著溫暖和曖昧,而女性的作品反而更著重呈現暴力的一面。


「居住的機器:非凡時代生活在藝術中「是 Modern Art Base 以特展形式舉辦的開幕展,之後計劃以春秋兩季作為展覽規劃的周期,部分展覽或從香港空間巡展至上海,並邀請藝術家參與制作委託作品等。


黃竹坑藝術之風漸起


- ? -


除了中環和上環以外,深耕多年的黃竹坑區域也是香港的藝術區之一,在地鐵南島(South Islands)的開通後,此地的藝術生態發展更為迅速。除了即將告別舊址、在黃竹坑紮根5年的 Spring Workshop 之外,在過去數年間大量酒店與新式大樓的建設也吸引了諸多商業畫廊的進駐。而每年兩次的南島藝術日(South Island Art Day),也聯合了黃竹坑的眾多藝術和創意空間,讓觀眾可以一次欣賞到更多不同類型的藝術創作。

Modern Art Base入駐黃竹坑,「居住的機器」降落南島藝術區



3月23日,共有4家位於環匯廣場的畫廊舉辦展覽,其中德薩畫廊和龍門雅集的展覽也同樣是空間開幕。德薩畫廊位於環匯廣場的全新空間佔地約3048平米,與傳統商業畫廊狹小的空間形成鮮明對比,旨在通過更為開闊的空間呈現更具視野的展覽,新空間開幕首展「儀式逆轉」中呈現了幾位年輕藝術家具有動態效果的裝置作品。龍門雅集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期間同期開展的「投入與映射:亞洲世代」展覽,同樣有著超出展售陳列的單一目的,試圖將展覽策劃更好地融入到商業畫廊的運作中。在鄰近的大洋中心內的全黑概念空間空廊(The Empty Gallery),則展出了日本藝術家村田武(Takeshi Murata)在亞洲的首次個展,由藝術家本人參與設計的展覽空間也是其作品實驗的一部分。(撰文、採訪/翁浩原)

Modern Art Base入駐黃竹坑,「居住的機器」降落南島藝術區



▲ 龍門雅集「投入與映射:亞洲世代」展覽現場,圖片來源:TANC

Modern Art Base入駐黃竹坑,「居住的機器」降落南島藝術區



▲ 德薩畫廊「儀式逆轉」展覽現場,圖片來源:TANC


南港島正在發生的藝術展一覽


居住的機器:非凡時代生活在藝術中


Modern Art Base | 展至8月


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7樓


投入與映射:亞洲世代


龍門雅集 | 3月25日正式開幕


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9樓


儀式逆轉


德薩畫廊 | 展至5月13日


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20樓


畫廊珍藏展


白石畫廊 | 展至3月30日


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28樓


這是一種呈示,不是一個展覽


Spring 工作室 | 展至4月7日


黃竹坑道42號利美中心3樓


Takeshi Murata: Infinite Doors


Empty Gallery | 展至5月27日


田灣漁豐街3號大洋中心19樓


不知羞恥:蔣鵬奕


刺點畫廊 | 展至5月6日


黃竹坑道28號保濟工業大廈15樓


Siah Armajani


Rossi & Rossi | 展至4月15日


黃竹坑業發街6號益年工業大廈3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芒 的精彩文章:

我和這些第一次來巴塞爾香港的鮮肉們聊了聊,他們竟然是……
誰才是塑造腹肌的黃金動作
200多頭座頭鯨匯聚南非海岸!專家說是在進行社交活動
全球最美混血雙胞胎,長大後變成了這樣…
腦子進水買了兩雙亞瑟士跑鞋,附帶女性夜跑小tips

TAG:輕芒 |

您可能感興趣

Blue Origin 开发中的新火箭「New Glenn」也有返回降落的能力
Airvada Diodon充氣型六翼無人機可水面降落
四方框框|Rinze van Brug~「降落傘」人像攝影
Blue Origin 開發中的新火箭「New Glenn」也有返回降落的能力
流星尋獲記—蘇丹Almahata Sitta隕石降落8周年紀念專刊
天降 「水坑」——秘魯Carancas隕石降落9周年紀念專刊
無人機炸機不是事兒 降落傘SafeAir保駕護航
DJI大疆創新推出「曉」Spark無人機,可在掌上起飛降落
老化厄運降落之前 Theory趕緊從內部孵化出了2.0版本
隕石造成的傷亡事件—委內瑞拉Valera降落45周年紀念專刊
DARP的ALIAS飛機自動飛行系統完成波音737模擬降落
法航一A380客機引擎嚴重「受損」 緊急降落加拿大軍用機場
F-35B「滑行垂直降落」,可攜油料和彈藥返航
穩穩地降落海上平台!SpaceX火箭再次成功回收
一架中國空軍Su27SK正在降落,其機腹中線下攜掛一神秘裝備
SpaceX 再次回收火箭成功,達成第四次海上降落
法國兩小鎮,一個禁止UFO降落,一個建UFO機場
NASA下大血本,為登陸火星六十人專攻降落傘設計
奇異8:「UFO專屬降落場」啟航 位於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