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龍山道教石窟

龍山道教石窟

龍山道教石窟



龍山道教石窟,主要開鑿於元太宗六年(一二三四年),大道人宋德芳主持營造。宋德芳號披雲子,山東萊州掖城人。金大定二十二年(—一八二年)生,丘處機弟子。興定四年,隨師赴西域乃蠻國(今內蒙古科不多地區)拜見元太祖成吉思汗,三載還燕,師封「國師」,弟子受寵,後提點教門,往返於大都、平陽、終南山之間,主持醮事。

元代以前龍山即已有道教造像兩窟,為宋德芳游太原西山時所發現。宋德芳重建昊天觀,並開鑿三洞石窟。現存第四、第五兩窟,面型衣飾、線條手法,極富宋風,似為宋人開鑿,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五窟面型方圓,衣飾厚沉,皆為元初風格。第八窟規模甚小,石雕軀體之外敷以泥塑,為後人補造。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窟,實則一窟三層,與第六、第七兩窟同為宋德芳所主持開鑿。


石窟自上而下,由西向東分為三組,虛皇龕位於龍山之頂,洞內雕有道教元始天尊及兩壁20尊諸虛皇道君神像;三清龕位於虛皇龕之下,龕中正面居中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石雕坐像,通高1.5米,兩壁6尊真人和6尊侍者雕像;卧如龕位於三清龕東側,洞中石台上雕披雲子宋德芳卧像,神態自然,泰然安詳,後有2侍者作肅立狀,龕頂雕有4龍盤旋,乃為道教全真龍門派修道用氣之法「玉龍盤體法」的寫實性雕塑。自西向東巨石之間三天大法師龕內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及其子張衡、孫張魯石雕塑像,各高1.35米,另有8侍者像作肅立狀。其雕像形態、技法均具有唐代特徵。玄真龕內有雕像3尊,主像玄真子張子和為道教正一派中著名人物,其雕法、形態與三天大法師像相同。無鑿辯道龕內雕有披雲子與其師弟李志全、門人秦志安講經論道的3尊石像,龕右側小門有一持書童子側面而立聽道不忍離去的情景,極富生活情趣。龕壁有保存完好的讚頌披雲子功績的讚詞和自贊詩的題記,完全是元代道教徒修行生活的真實寫照。龍山石窟中最有遊覽和探古價值的是七真龕,也稱玄門列祖龕。有9尊雕像,門側各雕青龍、白虎、仙鶴、雲龍,既象徵神山仙境,又真實地反映了道教全真七子講經論道的情景。


龍山石窟之虛皇龕


第一窟名虛皇龕,窟平面圓形,正面雕龕,龕內雕有元始天尊坐像,頭已不存,衣飾披垂於座上,自然流暢,兩旁各雕有侍者像十尊,腳下流雲纏繞,頭上刻有光環,似為道府諸神作朝拜儀式。洞頂雕盤龍兩條,已風化。

第二窟叫三清龕,中為玉清元始天尊,左為上清靈寶天尊,右為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正面主像,左右有真人和侍者像。面型端莊,衣著沉厚,雙手捧圭拱於胸前。


第三、卧如龕:中為一道者卧像。一說為老子卧像,一說為宋披雲卧化像⑸。我認為均不確切。道教宮觀奉祀的老子,都是端莊肅穆的坐像,從未見卧像,亦未聞有老子卧像之說;再者,老子像皓髮銀鬚,而此卧像無鬚,足見並非老子刻像。在第七龕中有宋披雲座像,現雖損壞無頭,但日本《中國文化史跡》中有宋披雲座像完整照片,面龐園而豐滿,有鬚,宋披雲在《自贊》中說這是「假像真容」,將座像與卧像相對照,面貌近似,無鬚乃取「童」意。所以我認為此龕是宋披雲卧像,但並非「卧化」之像。其理由,一、道教追求長生久視,對去世者只稱「羽化」、「仙游」、「蟬蛻」、「屍解」,少見「卧化」之說;二、此龕系宋披雲主持修鑿,當時他在世,怎麼能說「卧化」呢?我認為,說這是披雲子卧如像較確切,而且《山西通志》便說這是卧如龕。何謂「卧如」?尹志平(邱長春弟子)弟子范守元著《性命圭旨》,論述了全真道龍門派修持的方法,其中談到了「卧禪」,「卧如」即卧如處常之意。其卧像姿勢也是《性命圭旨》中所說「五龍盤體法」,即「東首而寢,側身而卧,如龍之蟠,如犬之曲,一手曲肱枕頭,一手直摩臍腹,一隻腳伸,一隻腳縮」。宋披雲是全真龍門派十八宗師之一,是繼邱長春之後弘揚全真道最得力的一位宗師,他照自己的面貌修刻卧如像,既是宣揚卧禪,也是宣揚自己的修持功夫。《嘉靖太原縣誌》卷二中說:宋披雲「宋之真仙也,隱居昊天觀,鑿石洞七龕,為修鍊之所」;當地人相傳,也說是宋披雲卧像。所以說這是宋披雲自刻修持像,是較確切的。


第四、三天法師龕:三天法師即張道陵。《仙鑒·張天師》中稱張道陵為「漢天師正一真人扶教輔元大法師」;陶弘景《登真隱訣》卷下:「正一真人三天法師張諱告南嶽夫人口訣」;《真靈位業圖》中第四、左位有「正一真人三天法師張諱道陵」;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經疏》前《道德真經疏外傳》:「想爾二卷,三天法師張道陵所注」。《雲笈七籤》卷六:「漢末有天師張道陵,精思西山,太上親降,漢安元年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又授正一科術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又授正一盟威妙經三業六通訣,重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三天法師龕中主要刻像為三尊座像,中位為三天法師張道陵。那麼左位、右位是誰?是否張道陵弟子、《真靈位業圖》中所謂的「三天都護」王長、趙升?我認為不是,道書中雖說「王長、趙升得真人九鼎之要」,「功行滿備」,「飛升成仙」,但刻座像陪祀,仍欠地位不夠。我認為左右座像是嗣師張衡與系師張魯。張陵、張衡、張魯祖孫三人,道教稱為「三師」。他們是道教徒所尊崇的創教者和早期道教的領袖人物。


三天大法師龕


第五、三皇龕:原為 「辯道龕」,後因中座三尊塑像為神農、伏羲、黃帝,故人們稱為「三皇龕」。實際上此龕應名「藥王龕」才較確切。道教有藥王廟,主要奉祀伏羲、神農、黃帝。傳說伏羲嘗草砭,以制民疾;神農嘗草木而正名,葯正三百六十有五,爰著本草,黃帝咨於岐伯、雷公而作《內經》。三皇創醫藥,故人稱藥王。左右兩邊以秦漢以來十大名醫陪祀。此龕塑像完全符合上述規制。道教藥王廟中之十大神醫是:一、神醫華真君,即華陀⑹;二、先醫和真人,名和,秦人⑺;三、先醫緩真人,名緩,秦人⑻;四、先醫太倉公淳于真人,即淳于意⑼;五、先醫岐伯天師⑽;六、葯聖雷公真人⑾;七、先醫扁鵲秦真人⑿;八、先醫張仲景⒀;九、先醫葛洪⒁;十、藥王孫思邈⒂。「三皇龕」中所祀十大神醫,可能便是上述十位。

第六、玄真龕:清康熙後因避 「玄燁」諱,改稱「元真龕」。刻像三尊。主座為玄真子,即唐張志和。他字子同,婺州金華人,自稱「煙波釣徒」,著《玄真子》,亦以自號。他又著《太易》十五卷。《新唐書?張志和傳》中說:「李德裕稱張志和『隱而有名,顯而無事,不窮不達,嚴光之比 。」《仙鑒》卷三十六中有傳,描述了一些他的神異事迹,說他飛升成仙。《雲笈七籤》卷一百十三亦有傳。《道藏輯要》危集中有《玄真子》。龕內玄真子刻像左右有二像,是否是童子「神」與「易」?⒃《玄真子?碧虛》虛構有「紅霞子」尋覓「造化」之神的故事。紅霞子在玄原之野迷途,遇到童子「神」與「易」「浴乎玄川而遨」,於是問津而找到了「造化」之神。


第七、披雲子龕,亦稱 「辯道龕」:中座刻像為披雲子宋德方。披雲子像左右兩邊各有一立像,我認為不是一般侍者,而是宋披雲門人秦志安與李志全。「辯道」即宋披雲在為其門人講道。宋披雲、秦志安、李志全是龍山石窟的主要修建者,是金元時著名全真龍門派道士。關於宋披雲生平事迹,後文將扼要介紹。秦志安,字彥容,號通真子,陵川人,來披雲弟子,是宋披雲刊刻《玄都寶藏》、修鑿龍山石窟的得力助手,早來披雲三年卒。他編有《金蓮正宗記》,著有《林泉集》二十卷⒄。李志全,字鼎臣,號純成子,邱長春曾「授以道妙暨諱名」,但在石窟銘文中,李志全皆自稱為宋披雲門人。他曾協助來披雲修建龍山石窟及刊刻《玄都寶藏》,歿於元中統二年,後卒子宋披雲十四年。他著有《酎泉集》三十卷,編有《修真文苑》二十卷⒅。披雲子龕是他們三人為自己立像留世。


第八,玄門列祖龕,亦稱七真龕:


龍山石窟之七真龕


《甘水仙源錄》卷二有徐琰撰《郝宗師道行碑》,碑中說: 「重陽唱之,馬譚劉丘王郝六子和之,天下之道流祖之,是謂七真」。據王粹《七真贊》,也說七真是王重陽及馬譚劉丘王郝,沒有孫不二。但後來全真道創五祖說,五祖即王玄輔、鍾離權、呂雖、劉海蟾、王重陽。因王重陽列為五祖之一,於是乃增孫不二為七真之一。那麼石窟中的七真刻像究竟是哪七位呢?我認為是:馬鈺(號丹陽)、譚處端(號長真)、劉處玄(號長生)、邱處機(號長春)、王處一(號玉陽)、郝大通(號廣寧)、孫不二(號清靜散人)。依據有二:(一)、《金蓮正宗記》倡五祖七真之說,該書編者亦即修鑿此洞的秦志安,他刻石立像不會違背他自己所倡導之說;(二)、日本《東洋文化史大系》、《中國文化史跡》中所載道教石窟七真刻像照片,最後一位為女像。這七位都是王重陽弟子,而且以後又都各創道派,即邱處機傳全真龍門派;馬鈺傳全真遇仙派;譚處端傳全真南無派;王處一傳全真嵛山派;劉處玄傳全真隨山派;郝大通傳全真華山派;孫不二傳全真清靜派。他們都成為各自道派的祖師,因此石室門額題謂「玄門列祖洞」規模甚小。現存為明、清泥塑三皇、關羽等像。八個窟現存道教造像七十八尊。

龍山石窟規模雖不大,但雕鑿技術奇特,面型方圓。衣飾沉厚,線條簡練,風格粗獷,生活氣息濃郁。我國石窟造像多為佛教題材,此窟甚異,內容全為道府諸神和立門列祖,截至目前所知,尚屬海內孤例,亦可稱之為元代道教雕像的代表作。一九五七年公布為省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造像形式編輯本段回目錄造像組合多襲取佛教造像形式,無明顯特徵。如三清洞,正壁雕刻道教的最高神祗——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兩旁分別圍攏著坐立相間的值日神,西壁刻有李志全祝文。


正面主尊(元始天尊)高1.7米,其左右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各高1.65米;兩旁之值日神高1.6、1.5、1.4米不等 。雕像多已殘破 ,完好者僅1/3 。卧如洞(或曰升仙洞)正中為呂祖升仙 ,呂洞賓著道士服裝,枕右脅而卧,如佛涅盤,二道童恭立左右。三大法師龕、七真龕中頂部鳳紋、龍紋藻井,頗為精緻,堪稱佳品。整個龍山造像雕刻樸實,形象敦厚,但缺少變化,較呆板。


開鑿年代編輯本段回目錄龍山道教石窟,主要開鑿於元太宗六年(一二三四年),大道人宋德芳主持營造。宋德芳號披雲子,山東萊州掖城人。金大定二十二年(—一八二年)生,丘處機弟子。

興定四年,隨師赴西域乃蠻國(今內蒙古科不多地區)拜見元太祖成吉思汗,三載還燕,師封「國師」,弟子受寵,後提點教門,往返於大都、平陽、終南山之間,主持醮事。


石窟分布編輯本段回目錄石窟自上而下,由西向東分為三組,虛皇龕位於龍山之頂,洞內雕有道教元始天尊及兩壁20尊諸虛皇道君神像;三清龕位於虛皇龕之下,龕中正面居中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石雕坐像,通高1.5米,兩壁6尊真人和6尊侍者雕像;卧如龕位於三清龕東側,洞中石台上雕披雲子宋德芳卧像,神態自然,泰然安詳,後有2侍者作肅立狀,龕頂雕有4龍盤旋,乃為道教全真龍門派修道用氣之法「玉龍盤體法」的寫實性雕塑。


自西向東巨石之間三天大法師龕內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及其子張衡、孫張魯石雕塑像,各高1.35米,另有8侍者像作肅立狀。其雕像形態、技法均具有唐代特徵。玄真龕內有雕像3尊,主像玄真子張子和為道教正一派中著名人物,其雕法、形態與三天大法師像相同。無鑿辯道龕內雕有披雲子與其師弟李志全、門人秦志安講經論道的3尊石像,龕右側小門有一持書童子側面而立聽道不忍離去的情景,極富生活情趣。


龕壁有保存完好的讚頌披雲子功績的讚詞和自贊詩的題記,完全是元代道教徒修行生活的真實寫照。龍山石窟中最有遊覽和探古價值的是七真龕,也稱玄門列祖龕。有9尊雕像,門側各雕青龍、白虎、仙鶴、雲龍,既象徵神山仙境,又真實地反映了道教全真七子講經論道的情景。


藝術特色編輯本段回目錄山石窟規模雖不大,但雕鑿技術奇特,面型方圓。衣飾沉厚,線條簡練,風格粗獷,生活氣息濃郁。我國石窟造像多為佛教題材,此窟甚異,內容全為道府諸神和立門列祖,截至目前所知,尚屬海內孤例,亦可稱之為元代道教雕像的代表作。一九五七年公布為省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淵源編輯本段回目錄山西是南宋、金、元之際歸蒙古族統治較早的地區之一,也是道教的一支全真道早期得到較大發展的地區之一。龍山石窟造像題材,除少數道教普遍敬奉的三清尊神外,大多是該支派尊為開山祖師的造像。在丘處機住持的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前身)等元代造像久已不存的今天,龍山石窟相當完整地保存著具有全真道特色的雕刻品,是很可寶貴的。


歷史地位編輯本段回目錄龍山石窟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元代道教發展史以及道教石窟藝術等方面,提供了珍貴資料。


龍山石窟文化編輯本段回目錄龍山石窟與山西道教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古老宗教,它與儒、佛並立於封建社會,合稱為「三教」。道教文化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的社會聲勢及其信奉人數不及儒、佛,但它以獨特的宗教文化體系頑強地生存了近2000年,並向國外傳播,影響深遠。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歷史搖籃。山西的名勝古迹中,不乏道教名山、名觀、名跡。


道教名山馳名中外


道教歷來崇尚自然,崇拜名山大川,山西山多,備受道家青睞。主峰位於山西省渾源縣的恆山,是海河支流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氣勢雄偉,道教稱第五小洞天叫「北嶽常山洞」,人稱北嶽,又稱太恆山、元岳等,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齊名天下。中國歷代帝王對恆山的祭祀十分重視,唐宗、宋祖等都曾到過恆山巡視、祭奠,或差使臣到恆山朝聖。這裡不僅是國家級著名遊覽風景名勝區,更是歷史悠久的重要道教活動場所。


五台山號稱「華北屋脊」,被譽為「清涼勝境」,是馳名中外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五台山早期為道家所據。五台山別名紫府山,是道教對五台山的尊稱。


在五台山最早活動的宗教是道教,留有豐富的道教文化遺存,演繹出許多道教神話傳說。佛教傳入五台山後,佛、道兩教為了各自的發展,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最後佛教獲得了勝利,統治了五台山。對道教予五台山的美稱「紫府」,佛教採取了保留與改造的辦法,使之披上了佛教的色彩。紫府也就成了佛、道共認的五台山之別名。


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位於呂梁山脈中段,方山縣境內。其陡壁懸崖上只有一條千級石蹬如天梯般直達峰頂。沿途廟宇,各抱態勢。靈官廟懸於崖畔,魯班亭立於老母窪廟頂端。至南天門,「武當山」三字躍然入目,穿過南天門即是北武當山峰頂。每逢農曆三月初一至初三,這裡香火繚繞,遊人雲集。隋唐時就是華北、西北頗有影響的道教聖地。相傳湖北武當山真武大帝出巡至此,將行宮選建在這裡,始名真武山,後按「非玄武不足以當之」之意改為武當山。為不與湖北武當山混淆,故名為北武當山。它以奇險俊秀而馳名,素稱三晉名山。


道教宮觀舉世矚目


山西在宋元時期是全真教龍門派的重要基地,是道教文化傳播的重要地區之一。南宋時,山西所處的北方為金朝所統治,其間主要有全真道、大道教、太一道等。至元明時代,全真派與南方的正一派並列為道教北南對峙的兩大道派。丘處機開創的全真龍門派最為盛行,累代不衰。丘處機十八弟子均受封為「真人」,弟子李志常所撰《長春真人西遊記》,對丘處機西去雪山見成吉思汗事記述頗詳。


位於山西最南部的芮城縣城北2.5公里龍泉村五龍廟附近的著名道觀永樂宮,就是龍門派弟子們在上述背景下創立的業績,相傳是八仙之一呂洞賓的故里。


道教全真道派尊呂洞賓為北宗五祖(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之一,奉為純陽祖師,世稱呂祖。他是八仙中影響最大、民間神話傳說故事最多的仙人。唐代時就將他的故居改建為呂公祠,金朝末年改祠為觀。元代重建擴建後,改稱大純陽萬壽宮,因地處永樂鎮,故又稱為永樂宮,與天都天長觀(明以後稱白雲觀)、終南山重陽宮齊名,成為元代以後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1958年,因國家在黃河上修建三門峽水庫,位於黃河北岸的永樂宮正處在水庫蓄水區。從保存這一珍貴文化遺產出發,經國務院決定,自1959年開始,至1965年結束,將永樂宮全部建築及其壁畫,歷時7年從原永濟縣永樂鎮遷移到芮城縣新址,按原貌復原,為中國美術增添了令世界矚目的光彩。


永樂宮是我國古代一座藝術寶庫。除宮門外,在500米長的中軸線上聳立著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四座規模宏大的元代殿宇。整個修建工程和壁畫的繪製,前後費時約100餘年,據壁畫題記所示,到至正十八年(1358年)才全部完工,差不多與元代共始終。


永樂宮的元代道教壁畫,滿布在四座元代建築物里,總面積達960平方米,其中以三清殿的值日神像及純陽殿的「純陽帝君仙游顯化圖」最為精美。它題材豐富,畫技高超,繼承了唐宋沿流下來的道教人物畫優秀傳統,又進行了大膽變革和創造性的發揮。600多年前藝術匠師們的精心傑作,堪稱中國美術史中精美絕倫的精品,不能不令當今中外畫師嘆為觀止。


三清殿,又名無級殿,面闊七間深四間,建築規模最大,為永樂宮的主殿,是供奉道教「三清」的神堂,原來殿中央台上的塑像早已毀壞。「三清」是道教崇拜的至高無上的尊神。道教有「一氣化三清」之說,指「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


純陽殿,又名混成殿,俗稱呂祖殿,面闊五間深三間,是為奉祀呂洞賓而建。分布在純陽殿東、西、北三面壁上畫的是「純陽帝君神遊顯化圖」。從呂洞賓降生起,擇取有關他的傳說故事,繪成組畫52幅,合起來構成一部畫傳。


明萬曆和清乾隆、嘉慶年間先後進行過大規模的修建擴建,形成了沿中軸線布置主要建築宮門、呂祖殿、方形單間迴廊亭、靈寶洞、玉皇閣等,一連四進院落。道教常有「仙人好樓居」之說,木結構建築體系的樓閣成為道教建築的特點之一。該院落建築群非同一般傳統習慣布局,而是按道教「天宮瓊宇」藝術構思而設計的。形式奇巧別緻,風格獨特絕妙,道教建築藝術特色極其鮮明,是我國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


道教古迹豐富多彩


道教為多神教,所信仰的神祗很多。玉皇大帝是民間(漢民族)崇拜的最高神,故在道觀中無觀不在。山西省內奉祀玉皇大帝比較著名的有晉城玉皇廟、長治玉皇觀、汾陽太符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東13公里金村鄉府城村后土崗上的玉皇廟,以300尊道教諸神塑像藝術地展現了我國道教神仙系統而聞名中外,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有三處院落,殿堂樓閣廂房110餘間。其中,藝術成就最高的是十二元辰真君塑像和二十八宿星君塑像,是我國僅存水平極高的元代雕塑珍品。這些塑像和歷代碑刻是研究道教史和道教雕塑藝術的寶貴資料。


位於山西洪洞縣城北17公里霍山腳下的霍泉水神廟,是傳說中霍泉水神的祀祠。始建於唐,元大德七年(1303年),洪洞一帶大地震,水神廟被震塌,延祐六年(1319年)重建,至今保存完好。


水神廟內主體殿宇大郎殿,亦稱明應王殿。殿堂上覆重檐,下繞迴廊,氣勢雄偉。殿內供霍泉水神大郎李冰塑像,殿下有4位侍臣立像。殿內的元代壁畫是元泰定元年(1324年)的作品,繪畫技法非常嫻熟,人物游逸生動,線條流暢有力,構圖章法巧妙,至今完好無損。其規模雖不如永樂宮壁畫宏大,但它的藝術價值卻不相上下。是研究元代社會水利、煤炭、冷藏、戲劇史的珍貴資料。


提起關聖帝君、盪魔真君或伏魔大帝,知道者可能不多,一說關公、關羽或關雲長,那就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不過後者是人,而前者是神。眾所周知,文廟即孔廟,武廟則為祭祀關公的廟,常稱為關帝廟、關聖廟、關王廟、關聖帝君廟。


解州關帝廟,位於關羽故里,即山西運城市以西20公里處的解州鎮,是國內規模最大、最為壯觀、保存最完好的關帝廟。始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進行擴建,後又經歷代多次增建或重建,恢復、保持了隋代的形制。前後兩院自成格局,並有100多間廊房連接,布局嚴謹,排列對稱,主次分明,氣概非凡,是一座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宮殿式廟宇建築群。


山西交城卦山著名的天寧寺大雄寶殿,一旁建有關帝廟,另一旁為觀音殿,意味著關帝與觀音可平起平坐。佛教許多寺院中將關羽列為伽藍(寺廟護法神)。道教把關羽奉為「盪魔真君」「伏魔大帝」,具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乃至招財進寶、庇佑商賈等多種法力。歷代統治者為了維護封建秩序,很樂意用集忠、孝、節、義於一身的關羽來教化臣民,這也是武廟遍天下的原因所在。


此外,蒲縣的東嶽廟、平遙縣的清虛觀、柳林縣的玉虛宮、介休縣的后土廟、新絳縣的稷益廟等都是著名的道教建築遺存。


宋、元以來至明朝以後,統治階級為了調和宗教矛盾,提倡三教歸一。道教全真教主張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恰恰迎合了統治階級的需要。因此,三教合一成為我國明清時期宗教文化發展的趨向。


位於北嶽恆山入口處的翠屏峰東側絕壁上的懸空寺,是北嶽恆山的第一奇觀。全寺建築均為木結構,共有大小殿閣20多處。既有佛教的觀音殿、地藏殿、五佛殿,又有道教的三官殿、純陽殿,其中著名的三教殿,內塑釋迦牟尼、老子、孔子像,佛、道、儒三教鼻祖共居一室,完全體現了「三教歸一」的宗教思想。


道教石窟稀奇罕見


為了適應社會需要和自身的完備,佛、道彼此之間不斷相互融攝,相互協調,取長補短。佛教融吸道教的養生、長生之術,道教則融吸佛教因果業報、生死輪迴及心性之理論。道教是在不斷吸收佛教及儒家的理論及儀典中逐步完善起來的。


石窟寺的開鑿是佛教經由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傳入我國的一種宗教藝術,到宋以後,隨著泥塑彩塑的發展,石窟寺的開鑿逐漸式微。位於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石窟,是我國稀有的一處以道教內容為題材的石窟。石窟的主要部分為元代全真教道士披雲真人宋德方主持營建。


龍山道教石窟著重描寫了道教祖師、道教神仙的形象。這些雕像有坐、有卧、有動、有靜,個別石窟內的石雕造像表情含蓄,耐人尋味,有著誘人的藝術魅力。造像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具有濃郁的漢民族風格。這些石雕,風格樸實、莊重,手法凝鍊,衣帶雕飾簡潔、素靜。三層窟洞層疊及在窟頂部大量應用龍鳳雲紋和蓮花圖案雕飾,與佛教石窟的雕塑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兩側及前壁還保留著許多元代道家的題詞和鏤書,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山西道教活動及傳播歷史悠久,名勝古迹及文化遺存豐富多彩,在古代建築、繪畫、雕塑、石刻等領域有獨特的成就,為我們研究道教文化和藝術及其發展史提供了大量實物例證和寶貴的資料。它澆灌了華夏古代文明,是一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的文化遺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從佛陀的鬍子說起 佛像應該有鬍子嗎?
北宋供奉的道宣佛牙
食「艾」好時節 三月艾草的食用良方
明清時期的滿族人如何取暖
武當道士「神」在何處:傳道弘法 修身養性 弘揚文化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龍山寨高山茶的傳說
后街連著石佛街-上龜山與龍山寺
秀美龍城——黃龍山
接龍山王廟
湖南龍山裡的割漆人
玉泉寺前三園門北側青龍山餘脈岡地上有玉泉鐵塔一座
因建於半山腰的仙堂寺而得名,該山原名「九龍山」
神龍山泉風景區
九龍山上九龍禪 紫竹庵下紫竹仙
開璞識玉——黃河中下游龍山文化玉器
湖北旅遊:青龍山風景區
寧安系:「丹江赤壁」——神秘「火龍山」
龍山恐龍化石發掘啟動 「地球年輪」蘊含遠古信息
龍山土家族九子鞭《十二月》武當山奪金
唐山灤縣青龍山景區:養生避暑福地
溯舜名郡,文物大邦——九浸畈、龍山公園和多寶講寺
天龍山石窟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典範
山東龍山時期農業與玉器
古生物及恐龍化石專家聚焦延吉龍山恐龍化石挖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