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老人有4個特徵,最好別把孩子給他們帶

老人有4個特徵,最好別把孩子給他們帶

在很多家庭中,從寶貝出生開始就由姥姥(或奶奶)協助照料,特別是父母都在職忙碌的家庭尤其如此。可是有的老人適合帶孩子,有的老人並不適合帶孩子。爸爸媽媽可要考慮清楚,過度依賴老人,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下面4種老人不太適合帶孩子,看看你家老人是這種情況嗎?
老人有4個特徵,最好別把孩子給他們帶

1、過分寵愛孩子

老人寵孩子這很正常,但是太過度的溺愛就不行了。家裡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切不可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出面袒護。教育要一致性,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就妥協。有的老人還會當孩子的面責怪父母的不是,覺得孩子小,不應該受這樣的懲罰。長此下去,孩子會拿老人來威脅父母,沒有是非觀念,拿爺爺奶奶當靠山以後成了小霸王,性格會發生扭曲。

TIPS:爸媽實在太忙,可以考慮和公婆處一起,可以讓老人幫著照顧孩子,與老人協商怎麼做才是真正對孩子好。老人能幫著給孩子洗澡、餵奶,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顧。

2、愛說家人壞話

家庭的戰爭,往往都止步於孩子。孩子是家庭關係的底限,即使父母矛盾激化到水火不容,讓家庭關係維持下去的最後一根稻草,往往都是孩子。而孩子,也是家庭關係的粘合劑,在不斷發生的衝突之中,往往都是孩子把家庭關係進行了彌補,讓父母的傷口得到癒合。

小孩子很單純,大人教什麼就學什麼,如果自家老人愛說別人壞話,會傷害孩子與親人之間的感情,還會導致孩子沒安全感,所以家中有這樣的老人,最好別讓他們帶孩子。

3、老人行動不方便

孩子都好動,如果家裡老人行動不方便的話,就會很少帶孩子出去活動,特別是老人年紀大了,將會更少帶孩子有戶外運動,這對孩子身體發育影響特別大,而且孩子會缺少小朋友玩,對心理發育以及社交都會有影響。

TIPS: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戶外活動,爸爸媽媽不能都只望老人帶孩子活動,節假日要多開車帶孩子去戶外玩。

4、老人存在不良習慣

很多老人都有沉積數年的壞習慣,比如晚上不刷牙、愛念叨東家長西家短,去超市拚命的佔小便宜,這些壞習慣,孩子耳汝目染,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好。長期下去,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待人接物方式,不利於養成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

最重要的,老人帶孩子,有些不科學的「陋習」,這些對孩子的傷害更大,爸媽一定要制止。

◆錯誤1:蠟燭包◆

姥姥將新生寶貝緊緊地捆成粽子狀,認為這樣能阻止寶貝的小手亂動,睡得安穩,並將寶貝的小腿壓直,防止日後變成「O」型腿。

●錯在哪?

如果強行將寶貝上肢固定、雙腿扳直包裹,不僅使四肢活動功能受限,還可造成寶貝的髖關節脫位,骨骼發育異常。包裹得太緊也限制了寶貝胸部和腹部的機能活動,影響呼吸和肺部的發育,腹部受壓會使胃腸蠕動變慢、消化力減弱,逐漸食慾下降,增加便秘的幾率。

●試試這樣做:

不要束縛寶貝的手腳,寶貝對環境刺激的許多反應都是通過肢體運動變化而完成,抓握、蹬腿等動作可直接反饋給大腦,腦細胞正是通過接收大量類似的「信息」相互聯結而發達的。因此,不僅要放鬆寶貝的手腳,還提倡多做些肢體運動,使運動及協調能力得到良好發展。

◆錯誤2:把尿◆

姥姥認為:寶貝大小便訓練越早越好,聰明的寶貝不會尿褲子。經常看到有老人給襁褓中的寶貝把尿,並且很得意地誇耀:我家寶貝很少尿褲子。

●錯在哪?

想讓寶貝健康,就必須接受飲食、排泄、清潔等基本生活習慣。然而,要養成這些習慣,寶貝必須有自身生理性、心理性的成熟以配合管教才能達成,這是非常重要的。寶寶1歲之前,穿紙尿褲就好,不必把屎把尿。

過早、過頻地「把尿」只是大人的願望和行為,而非出自寶貝自發性控制排泄行為。寶貝若對排尿、排便過分關注,易變成神經質或潔癖而影響未來生活。如「把尿」方式不當,還會造成寶貝髖關節受損。

TIPS:小寶寶經常尿褲子、把排泄物弄到衣服上是很正常的,大人勤換洗就好,沒必要神經緊張地時不時給寶寶把把尿。

●試試這樣做:

要順應寶貝基本性的發展,引導寶貝按照自己的意願養成排泄習慣,大約一歲半到兩歲,就是說,寶貝已經學會了語言,感受到來自身體內部的壓力,能夠支配自己的身體,會把排泄的需求用語言傳達給大人時,才是訓練排泄習慣的最佳時期。在訓練過程中,注意到每個寶貝的感受性如何也是不可忽視的。應循序漸進,不要比較其他寶貝,更不能呵斥、責怪,保持寬容、多鼓勵的態度,不可操之過急。

◆錯誤3:搖晃著睡覺◆

姥姥總是喜歡在寶貝哭鬧時,將寶貝抱在懷裡前後搖晃來換取片刻的安寧,甚至在哄寶貝睡覺時,用力搖晃搖籃。

●錯在哪?

搖晃著哄寶貝入睡的習慣很不好,嬰兒的頭相對較重,腦部含水量較多,神經髓鞘未完善,頸部支撐力也不夠,被用力搖晃後易發生意外:如腦震蕩,顱內壓升高,腦血管破裂等。長時間搖晃或用力過度,寶貝經常表現出煩躁不安、嗜睡、吐奶、抽動、呼吸加速、體溫下降等一系列癥狀,甚至昏迷——又稱嬰兒搖晃綜合征。

●試試這樣做:

最好讓寶貝自然入睡,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睡前要將寶貝餵飽,光線變暗,讓環境安靜下來,營造睡眠環境。有的寶貝睡前常哭鬧,俗稱「鬧覺」,姥姥可以講一些有趣味的小故事或童謠,語速要慢而輕柔。睡前給寶貝輕聲哼唱一些催眠小曲,或輕輕地、有節奏地拍拍寶貝都是不錯的方法。

◆錯誤4:給寶貝穿得太多◆

姥姥常說:「嬰兒沒有六月天」,「寶貝怕冷不怕熱」,為了避免著涼感冒,總是給寶貝穿得很多,甚至在室內也戴著帽子,天氣稍微涼一點兒,就全身裹得像個小粽子。

●錯在哪?

小嬰兒的新陳代謝是非常旺盛的,近乎是成人的兩倍,產熱較多,由於體溫調節中樞不健全,體溫調節機能較差,體溫很容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波動,如果給寶貝穿得多、包得厚,體內產生的熱量散發不出去,體溫就會升高,甚至「中暑」。

●試試這樣做:

寶貝的體溫易受環境影響,姥姥給寶貝穿衣時,要依據環境冷暖變化而增減。一般而言,大人覺得冷,必須多穿時,就給寶貝多穿一件,大人覺得熱,必須少穿時,就給寶貝脫掉一件。早晚可適當多穿點兒。在室內溫度適宜的情況下,不要給寶貝戴帽子或包裹手腳,頭和手腳的活動受限,將影響發育。

◆小貼士◆

爸爸和媽媽最好是育兒的主導,在科學育兒方面可能比老人擁有更多的信息資源。當與老人的陳規陋習發生分歧時,要遵循科學的育兒方式。

爸爸媽媽多與祖輩溝通,達成共識。只有兩代人統一認識、明確目標、步調一致,寶貝的教育才會成功。鼓勵老人多閱讀一些現代育兒書刊,接受新的育兒理念與方法,學習科學育兒,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適度、理性的愛才會使寶貝身心健康成長。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蝸 的精彩文章:

分娩後短短1小時,身體發生4大變化!
別被電視劇騙了,這才是懷孕的第一反應!
大寶厚道,二寶精明,出生順序決定個性?
寶寶出生後,老人要做5件事,一定製止!
生完娃子宮擴張數10倍!還能恢復如初嗎

TAG:小蝸 |

您可能感興趣

有這3個特徵的老人,別讓他們帶孩子,寶媽們要想清楚了
有這4個特徵的男孩兒,長大後絕對有出息!快來看看你家孩子有哪幾種,父母別不信
女生臉上有這5個特徵,看上去比別人更老!特別是第4個!你有嗎?
把孩子交給有這些特徵的老人他們帶吧,一定不會有問題
能夠娶到有這5種特徵的老婆,是你這輩子的福氣!你的她有幾個?
他們因為有這樣特徵,很多人都想吃這個部位,還被人們關在籠子里
有這幾個特徵的孩子都是績優股,快看看有沒有你家孩子
有這4種特徵的絕世好男人,你可以把自己託付給他了
女人嫁給具有這樣五個特徵的男人,一輩子別想有出頭之日
優秀孩子都有這3大特徵,你家孩子有幾個?現在看到還不晚
孩子有這三種特徵,將來到哪裡都能得貴人相助,你家孩子有幾個?
孩子有3個特徵很難再長高,家長要注意,別讓孩子從小就成矮個子
「別傻了,男人有這5個特徵,說明只是在玩你」
你家孩子有這5個特徵?恭喜你,孩子長大後將會很有福氣
「別人家的孩子」有這四個特徵不要羨慕,可能對孩子不好!
好老婆才有的5個特徵,中3個以上,你就是最幸福的男人!
孩子有這6個特徵,天生有福氣!快看看有沒有你家孩子吧~
孩子這4個特徵,竟是有出息的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不愛你的男人,都有這兩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