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回暖,銀行業貸款卻加速下滑,他們到底有何憂慮?
撰文:Lisa Abramowicz
拜這種全新的樂觀情緒所賜,投資者正在狂熱地追求股票和更具風險的公司債券
「儘管特朗普希望銀行發放更多的貸款,但銀行顯然減少了貸款」
據說每位美國人現在都感覺良好。
消費者手頭寬裕。首席執行官信心爆棚。失業率下降,薪酬上升。拜這種全新的樂觀情緒所賜,投資者正在狂熱地追求股票和更具風險的公司債券。
在這種欣欣向榮的背景下,多少有點不協調的是,各大銀行似乎越來越不願意給個人和企業發放貸款。根據美聯儲近期晚間公布的數據,在截至3月8日的一周內,它們大幅減少了未償商業和工業貸款數量,降幅為2010年以來最大。
經過多年穩定的信貸擴張之後,各大銀行開始削減貸款
儘管這可能只是數據的短暫性異常波動,但此前幾周未償商業和工業貸款規模就幾乎沒有任何增長。彭博社記者羅伯特·伯吉斯(Robert Burgess)不久前進行了這樣一種解釋:企業正在通過公司債券市場發行大量長期債券,以至於它們開始迅速償還銀行的浮動利率貸款。
這種說法可能不無道理,但它並不能完全解釋近來銀行貸款的加速下滑。多年來,大公司一直在發行創紀錄的債券數量,顯示出它們更願意背負長期債務,而不是短期債務的傾向。
不僅如此,美聯儲的調查顯示,大型金融機構基本上都在收緊面向美國大小企業和消費者的信貸標準。
美國銀行一直提高尋求貸款的公司的門檻
鑒於大公司正在以高於收入增長的速度增加債務,從而使得它們更容易遭受降級或債務違約,所以金融機構收緊信貸標準的做法可以說完全合乎情理。對於消費者,銀行發現信用卡和汽車貸款的拖欠和損失增多。
2月份信用卡壞賬率增幅為2015年來最高
發放貸款時,銀行顯然變得更加謹慎,這一點值得讚揚。但這個做法對最近的一些假設構成了挑戰。首先,它對購買高風險債券和股票的合理性提出了質疑,而這恰恰是個人投資者自年初以來一直在做的事情。
其次,它削弱了自2016年11月美國大選以來表面上推動市場高歌猛進的「動物精神」概念。據稱,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減稅和去監管政策將引發一個良性循環:企業投資興建新廠,招聘新人,生產新產品,由此帶動經濟增長。
銀行似乎正在從多個前沿陣地退縮,而個人投資者則爭先恐後地湧向高風險證劵
但這一幕還沒有發生。恰恰相反,儘管特朗普希望銀行發放更多的貸款,但它們顯然減少了貸款。
雖然這些跡象並不一定意味著經濟衰退迫在眉睫,但它們的確彰顯了一些並沒有反映在許多高價股票和高估值債券上面的擔憂。銀行似乎正在從多個前沿陣地退縮,而個人投資者則爭先恐後地湧向高風險證劵。現在有必要停下來,仔細想想哪些是銀行知道而普通投資者無視的事情。
(本文內容不代表彭博編輯委員會、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商業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編輯:馬傑、劉馨蔚
翻譯:任文科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超級富豪丨倫敦恐襲丨阿迪達斯丨汽車內飾
桃源鄉丨樂天丨阿聯酋航空丨梅琳達·蓋茨比
......
百度無人車總經理離職
百度為對付黑客分秒以待|視頻
盡在《商業周刊/中文版》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速速下載吧!
※任天堂發布Switch新機,遊戲市場將步向「三足鼎立」時代?
※討厭千禧一代的新理由:他們正讓美國互聯網不堪重負
※科技改變珠寶商命運,橫空出世的3D列印珠寶正帶來利潤
※「支付寶還是微信?」 鮮有問津的蘋果支付在中國處境好尷尬
※YouTube開啟付費電視新時代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
※支付寶再次出手!傳統銀行業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會面臨著大變革!
※銀行業醜聞不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目光投向了加密代幣
※銀行業持續衰敗:非銀機構存款持續上升!
※亞歷山大,在英國從事投資銀行業。有天,他朋友慫恿他去看一位占星專家
※中國銀行業貸款發放寬鬆,年輕人負債纍纍
※法國銀行業就業人數持續下降
※中國銀行業開始瘋狂裁員撤店?淡定點,也沒那麼誇張
※銀行業變天,銀行員工堅守or跳槽?好去處是哪裡?
※億寶貸:新金融衝擊下,銀行業的發展痛點是什麼?
※銀行業務受衝擊急需轉型,看銀行如何出招應對
※支付寶未來的可能性,銀行業是等死還是像物流業一樣幫阿里打工?
※高盛中國銀行業:手術費及傭金收入報告-增長不再輕鬆但機會猶在
※董希淼:銀行業績回暖仍需正視壓力
※終於,我還是離開科研投身銀行業
※脫歐了還想要銀行業「國民待遇」?盧森堡前財長怒斥英國痴心妄想
※經濟學家:德國銀行業面臨困境,但德國官員似乎並不關心
※勝在未來,銀行業必須從移動先行轉向 AI 先行
※路透:脫歐後何去何從?英銀行業呼籲與歐盟相互承認監管規定
※想進投資銀行業應該如何選專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