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很多人寫書法都是中規中矩,不懂得變化,甚至認為很多人的」變化「是所謂的「丑書」,事實上,「丑書」與「俗書」只有一字之差,差別在哪裡?書法,書法,就差在一個「法」字。

所謂取法乎上,方得其中,這是學習書法,國畫入門時,老師經常會講到的一句,這裡的「法」尤為重要,無「法」之作即為「俗」。古往今來,所有書法大師比如:王羲之、王獻之、懷素、張旭、黃庭堅、董其昌等學習書法,都是「用最大功力打進去」,學習傳統經典碑帖,再用「最大功力打出來」,成就自身的書法風格,而當今很多所謂的「大濕」,了解一些皮毛,就開始以書法家自稱,這才是真正的「丑」。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下面,就中國書法家協會歷任國展評委張旭光先生在《行書八講》中,單單「橫畫」的部分變化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對眾位書友,有所啟發。


-敬告-

以下主要內容摘自張旭光所著,乙莊主編的《行書八講》並由書法網重新編撰,版權屬於原作者。查看詳細內容,請參照原書。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由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的《行書八講》被書壇泰斗歐陽中石先生力薦,學習行書必備教材,書法網為答謝廣大書友的支持,特向張旭光先生爭取到了《行書八講》限量簽名版,並可題寫上款,先購先得:

張旭光【毛筆簽名 題寫上款】行書八講 限量版

¥198
微店
購買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張旭光先生受聯合國邀請在美國紐約弘揚中國書法藝術

張旭光

字散雲,長期擔任國展評委,現為墨品定製書法大家,榮寶齋書法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副主任,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的客座教授,清華大學張旭光書法藝術工作室導師,聯合國特聘書法教授。長期擔任國家級展覽評委,張旭光先生是當代書壇公認的行草書領軍人物,被稱為「破解王羲之密碼」的書法大家。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書者散也。放其懷也,達其性也。情在筆端,萬種風情全賴筆端之萬千變化也。故筆法之道,全在變化二字,起收、方圓、速度、虛實之道隨機而變也……

行書沒有變化,就沒有性情,沒有感染力。

楷書講究點畫的形態變化,但楷書主要是固有形態的對比。而行書重要的不是點畫原有形態的變化,而是由使轉呼應造成的原來面貌的變形。

行書中之所以點畫形態變化較多,主要是使轉呼應的需要和書家即興發揮的結果。對此,一方面要臨習前人的寫法,一方面要懂得這個道理,以便我們也能舉一反三,及時應用於將來的創作之中。


1.俯仰橫

(1)俯橫。俯橫就是向上弧,向下俯的橫畫,有俯抱的感覺。俯橫往往在一個字中作主筆。

要點:a.主筆;b.俯下;c.長橫。

如圖中「所、要、無、菩」等字。「所」字是上橫,其他三字均為中間橫,也叫腰橫。俯橫作為主筆起了重要的平衡作用。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2)仰橫。仰橫形態較短,靈巧,向下弧,兩頭向上翹。起筆為圓筆,要輕鬆下筆,收筆時向右上帶一下,多數不出鋒。靈巧自然,便於銜接下一筆畫,如:「而、下、上、大、正、於、天」等字的第一橫,「仁」字的最後一橫,如圖。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2.左右尖橫

(1)左尖橫。左尖橫在行書裡面順勢起筆或承上起筆,應用最多。

(2)右尖橫。右尖橫主要是用在.左右結構的左半部分。


3.承上啟下橫

(1)承上橫。承上橫即承接上一筆的橫。行書中因使轉呼應,出現了大量的承上橫。承上橫的入筆與其上一筆的出鋒相呼應,有時相連接,保證了運筆的連續性。

(2)啟下橫。凡是行筆結尾時出鋒,引領下一個筆畫的橫畫都可以認為是啟下橫,包括收尾處向左下出鋒和向左上出鋒兩種情況。

(3)承上啟下橫。承上啟下橫就是既承接上一筆又引領下一筆的橫畫。寫這一橫必須胸有全局,運筆流暢,氣韻相連,才能生動自然。

另外,應當注意,在行書中凡先橫後撇和先撇後橫的字多數連寫,這是行書的特徵之一。如「基、不、教、庸」等字是先橫後撇,「生、有、橫,無、昨」等字是先撇後大大減少了筆畫。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4.橫的組合變化

(1)形態變化。形態變化就是橫畫的樣式變化,主要表現在起筆上,如「寺、書、遵、翹」等字,多條橫線,起筆形態都不一樣,可謂「數畫並施,其形各異」,十分了不起。

(2)方向變化。多橫並列時,方向不同,大大增加了靈動和流暢。凡是橫畫並列的字,如方向一致必然方挺庄靜而欠靈動和流美之韻。

(3)空間變化。多橫排列時,空間比較均勻,容易需同,做適當的疏密變化,即可生出很多神采。如「陰」字四橫中間密上下疏,「桂」字四橫也是中間密,同時橫畫之間還發生了方向之改變,更有奇特之效。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唯」字更見大師之高妙,四橫中間左側部分三個方塊空間,眼看就一模一樣了,突然來了個出鋒連寫,打破了第三個方塊,及時抓住了機會,真可一謂神來之筆。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墨」字在一堆橫線的最後拉大了空間,也很有調節的效果。當代有的書家不懂這一點,到處講課,吹噓自己的功夫好,三橫或四橫的空間一樣寬,用尺子量不差毫釐,此乃大謬也!

書法中「丑書」與「俗書」「大師」與「大濕」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4)化直為曲。在行書中化直為曲,也是打破楷法的一種表現。尤其是在連寫比較多的情況下,會出現曲線的連接,甚至出現圓圈,大大增加了流暢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靠這4點讓後代人才濟濟,也是想贏得人生最有效的捷徑
寫書法能長壽,曆數史上長壽書法家,看看有你祖上的人嗎?
你以為書法很簡單?王羲之《聖教序》中的橫畫就有最少11種變化
3句話,幫你處理好人際關係!
柳公權和趙孟頫的學生,應該寫成這樣!

TAG:書法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丑書」是「俗書」的天敵
丑書俗書傳統書法三足鼎立,江湖書法不入流,這算百花齊放嗎?
沃興華:「丑書」是「俗書」的天敵,是「俗書」的剋星
「丑書論」是俗書派理論
沃興華|「丑書論」是俗書派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