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心理所發現皮膚健康受腸-腦-皮軸影響

心理所發現皮膚健康受腸-腦-皮軸影響

已有研究表明,皮膚疾病與精神疾病具有共病性,基礎和臨床研究發現精神心理因素對皮膚病發病有影響作用。如心理應激會加重多種皮膚疾病,特別是特應性皮炎、銀屑病、脂溢性濕疹、結節性痒疹、扁平癬、慢性蕁麻疹、斑禿和瘙癢等。此外,腸道微生物可影響皮膚疾病的發生,並且精神狀態與腸道微生物狀況可反映皮膚健康狀況。反之,皮膚狀況也可作為精神狀態和腸道微生物狀況的評估參照。但是,皮膚疾病、精神疾病與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係有待進一步研究。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金鋒研究組通過研究發現:患有心理和精神疾病的人群同時患有皮膚問題的比例非常高,通過檢測腸道微生物組成發現這些人的腸道共生微生物的組成與健康人存在明顯不同。在實施了針對腸道微生物的干預措施後,隨著腸道共生微生物良好狀態的恢復,患者的精神狀態和皮膚癥狀均會隨之改善。科學家將腸道狀態、腸道微生物以及心理疾病與皮膚疾病的關聯稱作腸道-大腦-皮膚軸(簡稱腸-腦-皮軸,gut-brain-skin axis)(圖1)。

心理所發現皮膚健康受腸-腦-皮軸影響


圖1:腸-腦-皮軸


他們從人體共生微生物的角度分析了皮膚病的發病機理,提出圍繞腸-腦-皮軸來尋找皮膚病的發病原因,並以此進行皮膚疾病的預防和干預,或將成為未來治療此類疾病的重要方向(圖2)。

心理所發現皮膚健康受腸-腦-皮軸影響


圖2:腸-腦-皮軸的影響因素


飲食是通過腸-腦-皮軸影響皮膚的重要因素。不當飲食可直接引起痤瘡,而通過服用乳桿菌可抑制由壓力引起的皮膚炎症。益生菌具有改善腸道屏障功能、恢復腸道微生態健康、刺激宿主免疫系統和對抗炎症等作用,在皮膚疾病的防治方面有一定作用(圖3)。

心理所發現皮膚健康受腸-腦-皮軸影響


圖3:飲食與腸-腦-皮軸的關係


該研究提示,皮膚不僅是人的第一道免疫防線,也是精神狀態和腸道微生物健康狀況的晴雨表。腸道微生物、腸道、大腦和皮膚並不各自獨立,而是相互密切關聯的複合系統。未來皮膚病的治療趨勢是採取多種影響腸-腦-皮軸的干預措施,綜合運用飲食、益生菌、益生元、藥物和心理干預等方式。該研究為日益增多的皮膚和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穎而清晰的干預和治療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該研究為中國博士後基金(2013M541072)和日本未來生命科學研究院資助項目。該論文發表於《科學通報》(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論文信息:段雲峰,金鋒,腸道微生物與皮膚疾病-腸-腦-皮軸研究進展,科學通報,2016.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JAND:吃飯的時候別看電視,能夠降低肥胖發病風險
關注身邊的前沿科技:石墨烯,有驚喜
英生物銀行啟動大規模基因測序計劃
Current Biology:早期觸摸經歷塑造嬰兒大腦
普通人也能練就「最強大腦」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扁虱難以置信的粘附力:科學家發現扁虱粘在受害者的皮膚上的秘密
休·傑克曼胸肌發達直逼C罩杯 皮膚癌複發鼻子貼膠布氣色佳
皮膚得了公主病 敏感肌膚怎麼護理
皮膚出現腫塊不是好事小心皮膚癌發生
暖心的彩色系.適合於白皮膚黃皮膚紅皮膚...
皮膚敏感還要作?小心護膚變毀膚
皮膚健康指南
緊緻肌膚緩解皮膚鬆弛的食物
敏感肌膚為什麼要修復皮膚屏障?
女子打玻尿酸致鼻部皮膚變薄 鼻內現泥沙狀異物
小腿皮膚乾燥魚鱗狀 魚鱗病皮膚如何護理
嬰兒皮膚敏感 椰子油可治皮膚疾病
教你保養敏感肌膚,擁有白皙、細嫩皮膚
美公司發明治燒傷「皮膚槍」 4天長出健康皮膚
新發現 一種高血壓藥物可以治療皮膚癌
心理皮膚:會呼吸的痛
腸胃好,皮膚才好
拔罐後皮膚變色了?拔罐後皮膚顏色診斷疾病
皮膚科醫生:性生活不潔,皮膚長紅疹,小心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