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能拯救中医吗?

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能拯救中医吗?

——一梦/文

近年来,因为中医发展青黄不接、西化严重的现状,以至使很多学者认为,这种局面的产生是因为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相去甚远造成的,今人不理解古代文化,就无法理解中医学。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传统文化。在教育上,加大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力度,开设了大量的宣传中国文化的课程。在中医界掀起了抢救、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潮。

中医学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不等同于传统文化

应该说,通过加大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力度进而促进对中医大学生培养,这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仅仅将发扬传统文化作为拯救中医的有力武器,笔者认为还远远不够。

众所周知,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因为中医具有兼容并蓄的优势,在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都能够主动地适应政治、文化、经济、科学等环境的变化,积极吸收先进的文化和科技资源,紧跟各个时期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科技步伐,从而也保证了中医学能够适应各个时代的要求。正是因为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紧密联系,从而也使中医药学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标签。

但是,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同时,很多人简单地将两者等同了起来,在一些中医文化课程上,常常用中国传统文化代替医学文化。对于其中的一些观点,诸如「天人合一」思想,这是谁的思想?一直以来,就有不同的版本。是谁借鉴了谁的理论?至今缺乏一个权威的观点。在此情况下,说成中医学继承了别人的观点本身就有不恰当之处。如此案例,不胜枚举。而与此同时,我们又要看到,中医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儒学、道学、易学、释学等文化的同时,采取的是批判继承的做法,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之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对比中得出以下观点。

与易学相比,中医学在采用了阴阳、五行等当时先进理论的同时,更多的采用了实践和实证的思路。中医学避免了易学机械的、无条件套用的观点,而是将这些理论有条件的来进行生理、病理的解释和说明。从阴阳五行学说、经络脏腑学说、辨证论治、药物学理论等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医学的一些观点,比如肾阴虚证,所表现出的一些症状通过阴阳学说、脏腑学说、药物学说的综合处理,既能够充分的解释病症,又能够很好的治疗疾病,保障健康,达到了一个医学学科的终极目的。这就使医学从易学的玄虚缥缈中解放了出来,使医学与易学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与儒学相比,儒学重理论轻实践,视科学技术如雕虫小技,奇技淫巧。在学术上,注重咬文嚼字,重思辨,易守古,不敢越过传统。自诞生并成为正统思想以来,延续到清朝末年废除科举,一直沿用的是四书五经,这就使得学术思想受到了禁锢,导致学术死气沉沉。而中医学则不然,中医学具有很强的探索精神,虽然也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但是历史上,从早期的人体解剖到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间就是对儒家身体来自于父母、不能侵犯教条的超越;从内经学说到伤寒论、再到金元四大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的瘟病学派,以及到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学派等等,中医学一直在不断进行着疾病的探索和研究,并不断发展完善着医学体系。

与道家相比,道学崇尚无为,被动的顺从自然的力量,而这一点儿,中医则是一个完全的超越。中医治病,讲究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防微杜渐」、「有病早治」,在治疗的各个时期,都要求患者和医生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对抗疾病,而不是被动消极。

与法家相比,中医显得十分仁慈,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法家主张用严格的法律制度治理社会,处理具体的事务,法律面前不徇私情。然而,这些情况中医并没有给予继承,这除了中医学受儒家学说影响外,还与自身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中医向来力避无情法治,直到现在,即使发生了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紧张等,也是更过的追求和平解决途径,而对法律法治并不热衷。许多医院发生了医疗纠纷,不是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而是私了居多。正是因为缺乏一种法制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既纵容了一些医闹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一些医务工作者的不法行为开了绿灯。

与佛学相比,中医学摒弃了佛教的一些有神论思想,形成了中医学无神论思想,在疾病治疗上,不再相信魂魄,而是采用科学的医疗技术来积极的治疗疾病。在对待动物性药物上,也不秉承不能杀生的训诫,而是以人民群众健康保障为首要原则,积极采集药物救治疾病。

当然,上述的对比,不过是一些简单的例子而已。纵览浩瀚的中医药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就很容易发现,中医学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其中表现了许多古代文化的一些特征。然而由于古代医生职业的不专一化,许多道士、佛家弟子、儒家、文学家等都可以从事医疗活动,在这种复杂的职业环境下,致使人们忽略了医学自身的一些本质特征,简单的将其归于古代文化的范畴,而这导致了近代史上中医的坎坷命运。

要科学评价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对于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必须给予科学的认识和评价。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简单的复制到中医上来,必须突出中医学自身的特征。中医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科学在医学上的体现,虽然有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依旧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环境之下,中医学摒弃了片面的观点、有神论的观点,告别了玄虚学说,注重实证,具有整体观、人文观适应这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应该给予科学的定位和认识。

当前,中医药事业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时间有关中医文化的宣传铺天盖地,在其中就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像一些反动教派打着中医旗号对群众进行蒙昧;算命算卦盛起,打着医学和易学旗号进行疾病预测和治疗;还有一些盗用中医学说,进行一些玄乎的说教活动,等等。对此,我们必须擦亮眼睛,给予充分的甄别,要在批判这些反动迷信腐朽文化的同时,积极加强中医科普知识的宣传和真正的中医医疗实践,用真中医驱逐伪中医。

回顾历史,虽然也有「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的说法,肯定了医学与古代文化操作者之间的联系,但是必须看到对中医学信任与否与古代文化操作者之间似乎并没有很直接的联系,中间也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例子。想来古代那么多文学家都懂医吗?梁启超、胡适、陈独秀、汪精卫等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底子不够深厚,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充当了反中医的旗手?而那些国外的一些学者、一些西医工作者,不懂中医和传统文化却能深刻认识到中医的魅力,对中医深信不疑?这说明了什么?因此,我们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兴起固然有着一定的意义,但是我们必须科学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单纯的把振兴中医的宝押在中国文化上。中医之所以出现发展困局,并不是本身科学性质的迷茫,也不是理论的贬值,而是受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医的振兴必须多管齐下。这一点,对于中医界自身来讲,必须给予充分的认识,必须更多地关注自身存在的一些违反自身规律的行为,加强对自身错位的救赎,在国家大力支持的基础上,促进中医更好的发展。

欢迎关注中原医生微信公众号,也可加小编微信:zyystuandu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文化中醫:中醫文化
中医文化的命运与复兴
中醫撥筋弘揚傳統中華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中龍圖騰是怎麼來的?
中醫文化的命運:尋根求源 中醫文化的魅力
中醫文化:簡便實用!地震後中醫藥急救、疾病防治方法
歷史資訊:韓國政治生態中的「家臣文化」
中醫文化「大咖」談 | 中醫文化「喚醒」記
中華文化中的大一統思想如何形成?
重磅消息:格林美 中裝建設 中化岩土 名家匯 大晟文化 長青集團 中信證券 中毅達
中華文化的精華——中醫
茶文化將是傳統文化中最頑強者!
中法文化交流再添生力軍,華中科技大學成立法語文化研究中心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風水文化
(中醫文化「大咖」談)中醫文化「喚醒」記
中國水墨在文化建構中何為?
中華文化魅力
寧夏啟動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
解讀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